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2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研究乳腺癌组织MDM2和p53蛋白质的定位、表达水平及其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类、分级、癌周浸润程度、纤维组织反应和淋巴细胞反应等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和链霉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6例乳腺癌组织石蜡切片标本mdm2和p53蛋白质的定位和表达水平,比较其与各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乳腺癌组织mdm2和p53蛋白质均明确定位于细胞核;(2)106例乳腺癌组织mdm2表达阳性率为81.1%,p53为75.3%,mdm2与p5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系;(3)乳腺癌组织mdm2和p53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学分级、癌周浸润程度和纤维组织反应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病理分型、分类和淋巴细胞反应无关(P>0.05)。结论检测乳腺癌组织p53蛋白质和mdm2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细胞分级、分化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2.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乳腺癌患者手术标本86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VEGF-B、VEGF-C、VEGF-D和flt-4表达含量.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B高表达44例(51.2%),低表达42例(48.8%);VEGF-C高表达46例(53.5%),低表达40例(46.5%);VEGF-D高表达43例(50.0 %),低表达43例(50.0%);flt-4高表达48例(55.8%),低表达38例(44.2%).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与flt-4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C、VEGF-D、flt-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但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型、肿瘤大小和分级无关.VEGF-C、VEGF-D高表达组总生存率较差.结论VEGF-C、VEGF-D和flt-4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VEGF-C、VEGF-D可作为提示临床预后较差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3.
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常见药物和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4.
肿瘤新生淋巴管调控机制与淋巴道转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 ,也是肿瘤难以彻底根治的主要因素。淋巴道与血道转移是肿瘤最重要的两条转移途径 ,统计表明 :大多数上皮起源的肿瘤以淋巴道转移为主 ,且发生较早。如 5 0 %以上的乳腺癌有淋巴道转移 ,且早期以淋巴道转移为主 ,区域引流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评估预后和制定治疗策略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 ,前哨淋巴结活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对肿瘤淋巴道播散与转移机制的研究甚少 ,新近研究表明许多肿瘤存在新生淋巴管机制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 C)、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D(VEG…  相似文献   
165.
赫赛汀在转移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乳腺癌患者中 ,约有 2 0 %~ 3 0 %可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HER2 )基因的扩增及其编码蛋白的过度表达 ,提示乳腺癌的浸润性强 ,预后不良。赫赛汀 (herceptin)是近年新研制开发的抗HER 2的单克隆抗体 ,对于HER 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 ,其与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或环磷酰胺联合应用时 ,有显著疗效 ,可延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迄今为止 ,赫赛汀 (her ceptin)与紫杉醇 ( 1次 /3周 )联合应用已是国际上公认的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本文通过综述有关赫赛汀 (her ceptin)的一系列临床试验 ,阐明赫赛汀 (herceptin)在转移性…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化疗方案以及患者年龄对化疗诱导停经的影响,为进一步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绝经前乳腺癌患者接受化疗后月经变化情况,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及患者不同年龄段月经状态变化的差异。结果:在103例患者中,蒽环类与紫杉类化疗组的月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在不同年龄组中,大于45岁患者永久性停经者的比例明显高于45岁以下患者(P<0.001)。低龄患者发生停经要晚于高龄患者(P=0.001)。结论:年龄是化疗诱导停经的重要影响因素,小于45岁的患者月经受化疗影响较小,停经多为可逆性,则内分泌治疗不适宜直接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紫杉类化疗药物并没有比蒽环类药物对月经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7.
汉族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Duffy表型多态性与乳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DBG(Dufly blood group)血型系统包括基因型和表现型。其表现型由红细胞表面携带血型抗原的蛋白决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DBG表型分布;不同民族在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也有所不同。本文旨在验证DBG表型是否与乳腺癌的发生和恶性程度有关。方法:应用的抗-Fya和抗-Fyb,采用了非直接抗人球蛋白法:我们检验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的连续253例女性患者的DBG表型,根据凝血情况分为Fya+Fyb-、Fya—Fyb+、Fya+Fyb+和Fya—Fyb-四种表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DBG表型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有乳腺疾病的汉族女性患者和普通汉族人群在DBG表型分布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乳腺癌的发病方面,Fya—Fyb-和Fya-Fyb+有更高的乳腺癌的发病倾向,但差异无显著性,Fya-表型的患者群和Fya+表型的患者群相比有更高的恶性率,差异无显著性(两昔分别为57.14%和39.02%.P=0.28)各表型之间在ER、PR、Her-2、P53、PCNA、PS2、nma23和P450状态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在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方面差异也无显著性。表型Fya-的患者比Fya+的患者有更高的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100%和39.13%,P〈0.05,FisHer精确检验)。结论:本研究表明,对于乳腺癌患者的腋淋巴结转移,Dufry血型表型体系中的Fya抗原比Fyb抗原更加重要。Fya-表型对于发现潜在的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8.
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绝经前和围绝经期乳腺癌患者中,无论其淋巴结状态如何,卵巢去势辅助治疗均有利于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的改善。药物性卵巢去势与手术或放疗卵巢去势疗效相当,可有效地取代传统去势方法。对于激素敏感(ER/PR阳性)的患者,药物性卵巢去势与CMF化疗方案等效,且与三苯氧胺联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已有大规模前瞻性临床随机研究证据表明在常规的辅助治疗后加用药物性卵巢去势可以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9.
大量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表达β受体,而一些神经递质、药物和社会心理因素可能通过β受体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β受体激动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抑郁等社会心理因素可加强或削弱这种作用。这为表达β受体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0.
目的研究我国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研究在本院手术治疗并且资料完整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共2214例,对其进行生存分析及复发风险分析。结果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均提示,肿瘤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及孕激素受体(PR)状态是无复发生存率的预后因素(P〈0,05)。全组患者年复发风险曲线呈现双峰型,即该复发风险存在两个高峰期,分别位于术后第2年及术后第9.5~10年左右;肿瘤大小、腋下淋巴结转移状态、绝经状态或激素受体状态不同的患者均存在术后双峰型复发模式,但不同亚组间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该复发模式在肿瘤较大及淋巴结阳性的亚组中更为明显,以及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复发双峰较阴性患者在时间上有所延迟。结论乳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时间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针对性制定术后随访和辅助治疗的新策略,可能有助于改善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