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3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7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正>宫颈机能不全(CIC)是孕中期宫颈无痛性扩张致反复妊娠中晚期流产和早产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1%~2%[1]。尽管围产医学在不断进步,但早产仍是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2]。有研究表明极早产婴儿,即28周前出生的婴儿,其报告的死亡率约为50%[3],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CIC,尽可能延长妊娠孕周,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的治疗和康复成本。宫颈环扎术是目前治疗CIC的唯一手术术式[4],宫颈环扎术可分为预防性环扎术及紧急环扎术,紧急环扎的成功率低于预防性环扎,其在妊娠28周前分娩率更高[5]。  相似文献   
342.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加耳穴贴压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晨起口服和开塞露肛门给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刺天枢加耳穴贴压治疗,5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排便间隔时间评分、单次排便时间评分、排便性状评分、排便难易评分、便秘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5项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针刺天枢加耳穴贴压治疗习惯性便秘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43.
祝由是一种中医疗法,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以祝由治疗正邪中人。《灵枢·贼风》中以祝由治疗宿邪因精神情志因素诱发的疾病。历代医家对祝由多有阐发,将祝由训为“祝说病由”或“祝断病由”。祝由的原理是“移精变气”,是通过胜其病因、调畅气机,改变人体的精气状态从而治疗疾病。祝由与巫术有别,巫术将无法解释的客观世界的现象,朴素地归纳为“鬼神”作祟,而祝由所言“鬼神”是指人神志出现偏倚时,心中所生的邪念。目前,祝由主要应用于精神疾病,但根据其作用机制仍能够拓展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44.
目的 探讨血清和胆汁CA72-4对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因梗阻性黄疸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需行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检查或治疗患者,最终纳入67例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术前抽取血清标本,ERCP术中抽取胆汁标本检测进行肿瘤标志物CA72-4检测。结果 肿瘤标志物CA72-4在胆汁中明显高于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组胆汁及血清CA72-4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所示血清、胆汁CA72-4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最佳临界值为1.84、7.10 U/ml。血清CA72-4诊断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0%、86.50%,胆汁CA72-4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0%、89.20%。良性组和恶性组中血清和胆汁CA72-4与总胆红素无相关性(P> 0.05)。结论 血清和胆汁CA72-4检测可以作为判断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方法,其中胆汁CA72-4诊断效能优于血清CA72-4。  相似文献   
345.
邱丽  么楠  苗温  邹伟  蔡晓红 △ 《天津医药》2016,44(5):625-628
摘要: 目的 B (A) 02 等位基因的鉴定及分子机制的研究。方法 对 1 例 B (A) 02 等位基因者 ABO 血清学定型 使用标准血清学实验方法, 对 ABO 基因 7 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做 PCR 扩增、 基因克隆和测序分析; 使用 PyMOL 软件建立 B 糖基转移酶 (GTB) 的空间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 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 B (A) 亚型特点, DNA 克隆和测 序分析显示被检者为 B(A) 02/O01 杂交基因, 在 B101 等位基因上存在 700C>G 错义突变, 导致 GTB 发生 P234A 氨 基酸置换。通过对 GTB 空间结构的分析, 认为 P234A 置换影响了第 234 位氨基酸与 Met-266 的分子间作用力, 从 而改变了 GTB 识别供糖体的结合凹槽的结构, 使 GTB 能够结合并转移 N-乙酰氨基半乳糖 (GalNac) 至底物 H 抗原, 从而在红细胞膜上形成弱 A 抗原。结论 P234A 的置换影响了决定 GTB 识别特异性的 Met-266 与 Ala-268 所组 成的特异性识别区域的空间结构, 从而改变了 ABO 血型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346.
<正>微生物组(microbiome)是指微生物的总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原生动物等连同由微生物群及其相互作用的环境所涵盖的所有基因的总和。既往受检测技术限制,普遍认为肺部是无菌的,而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相关转录组、蛋白质组学、代谢和免疫学分析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了健康或各种疾病状态下微生物组的变化,也已证明了肺部存在与上呼吸道不同的微生物群[1]。近年来,  相似文献   
347.
目的 了解浙江省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消除先天梅毒"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浙江省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直报信息系统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上报的3 738例梅毒感染流动孕产妇相关数据,分析其抗梅毒治疗和规范治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浙江省3 7...  相似文献   
348.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时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9例,男14例,女65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瑞马唑仑0.2 mg/kg(R1组)、0.3 mg/kg(R2组)和0.4 mg/kg(R3组)。根据分组分别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0.4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MOAA/S评分为0分时,将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TCI)给药,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由序贯法确定,初始剂量为3.0 ng/ml,剂量梯度为0.2 ng/ml,并根据插管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瑞芬太尼剂量。记录入室后安静状态下、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的HR、MAP、BIS。记录意识消失时间。采用Probit法计算Cp50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入室后安静状态下比较,麻醉诱导后R1组HR明显增快、BIS明显降低(P<0.05),R2、R3组HR明显增快,M...  相似文献   
349.
目的通过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模型,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胶原增生的影响。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手术组、通心络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手术组均术后6周予蒸馏水3mL/(kg·d)灌胃,通心络大剂量组予通心络1.0g/(kg·d)灌胃,通心络小剂量组予通心络0.5g/(kg·d)灌胃。用ELISA法检测各组术后6周I型前胶原羧基肽(PIP)、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水平,病理形态学观察细胞增殖情况,计算机图像分析内膜、中膜厚度及其比例。结果动脉球囊损伤后6周,药物治疗组与手术组比较,可抑制内膜增生、降低内膜/中膜厚度、降低PIP、ox-LDL含量(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血管内膜胶原增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50.
目的分析海南省2009-2010年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死亡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收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实验室检测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 845例,其中死亡病例11例,病死率0.93‰;2010年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5 142例,其中死亡病例5例,病死率0.19‰。16例死亡病例主要分布在乡镇、农村,均为散居儿童,年龄均在3岁及以下。早期临床表现多为先发热,后出疹,病情进展迅速,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发病至死亡平均间隔3.2天。14例病例首诊单位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早期诊出率低(21.43%)。县级医院手足口病危重病例抢救成功率低(0/15)。12例病例经实验室检测,EV71阳性8例(占实验室阳性比例为88.89%)。结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防控重点人群仍为3岁以下儿童。县级医院是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防控工作中的一道重要关卡。应加强对县级医院重症救治的支持,强化危重症早期识别和救治能力的培训,做到早期识别、有效抢救,降低海南省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