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68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了解2005年-2010年湖南省霍乱疫情分离到的O139群霍乱弧菌菌株的病原学特征,研究疫情分离株之间的克隆相关性。方法: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txAB毒力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对疫情分离代表株进行PFGE分型分析。结果:33株霍乱弧菌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9.39%和75.76%,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以及丁胺卡那100%敏感;毒力基因的PCR结果显示为所有疫情分离的O139霍乱弧菌均为产毒株,即霍乱肠毒素基因ctxAB阳性;24株分离自2005年和2010年的7起疫情里的O139霍乱弧菌进行PFGE分型及聚类分析后,共分为3个PFGE带型,所有菌株的带型相似率在83%~100%之间。结论:湖南省2005年-2010年霍乱疫情以O139群为主,引起疫情的全部为产毒株,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之间霍乱疫情的分离菌株之间存在着紧密相关的流行克隆群,对分离菌株进行耐药性监测和进一步的分子分型分析,有助于霍乱的主动监测和传染来源的追踪。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2010年湖南省霍乱弧菌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比较霍乱疫情分离株与常规监测分离株之间的克隆相关性,追溯传染源。方法对疫情与监测分离到的42株霍乱弧菌进行常规生物分型和PCR检测毒力基因,对23株代表株进行药敏试验,对18株代表株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探讨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 2010年从湖南省霍乱疫情中分离10株霍乱弧菌均为O139群,ctxA阳性率100%。常规监测分离霍乱弧菌32株,其中O1群15株,全部为ctxA阴性株;O139群17株,ctxA阳性率94.11%。23株霍乱弧菌耐药结果显示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47.83%、56.52%,发现1株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PFGE方法显示有5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率在82%~100%之间,甲鱼中分离的O139群霍乱弧菌与霍乱疫情分离菌株之间高度同源。结论湖南省霍乱弧菌存在紧密相关的流行克隆群;被O139群霍乱弧菌污染的甲鱼很可能是湖南省霍乱疫情发生的主要传染来源,海、水产品的监测是霍乱防控的重点;要密切关注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变化。  相似文献   
83.
湖南省手足口病发病趋势SARIMA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湖南省手足口病发病趋势的SARIMA模型,为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08年5月-2013年12月湖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数据建模,以2014年1-7月的月发病率数据进行验证,并对2014年8月-2015年7月发病情况进行预测;应用SPSS 18.0中的"Define Dates"模块和"ForeCasting"模块进行分析,建立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结果 湖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发病趋势预测模型为SARIMA(1,0,0)(1,1,0)12,模型自回归参数AR1=0.765,(t=8.789,P<0.001),残差为白噪声(Ljung-Box Q=15.420,P=0.494),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范围为6.90%~46.31%,平均相对误差为20.37%;预测2014年发病率2次高峰分别在5月份和11月份,均高于2013年同月份的发病率;2015年上半年高峰期也在5月份,低于2014年同月份的发病率。结论 SARIMA(1,0,0)(1,1,0)12拟合效果较好,可用于湖南省手足口病月发病率的短期预测。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索湖南省2011年1月~2015年12月手足口病普通病例EV71阳性率与重症率之间的关联。方法 应用SPSS 18.0对2011-2014年的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EV71)阳性率与重症率建立直线回归模型和曲线回归模型,并用2015年的数据验证模型,应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观测值与预测值的一致性。结果 湖南省手足口病普通病例EV71阳性率和重症率的关联,用三次曲线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最高(校正的R2=0.687),二次曲线回归模型次之(校正的R2=0.594),直线回归模型最差(校正的R2=0.420)。三次曲线回归模型对重症率的预测值与观测值之间的两因素混合效应模型单个测量绝对一致ICC值为0.497。结论 利用三次曲线回归模型,用普通病例EV71阳性率预测重症率所得预测值与实际值的一致性一般。  相似文献   
85.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流行面广、感染率高、危害性大的传染病。据1992年湖南省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长沙市东区HBV总感染率为81.7%(其中HBSA阳性率为7.7%)[1],为了解长沙市开福区(原北区)公务员(含区政府及区直机关干部)和trHBV感染情况.我们于1996年10月进行了该项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以长沙市开福区公务员和小学教师1505人为调查对象.其中男568人,女937人。1。2采静脉血2.5ml,分高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再对HBsAg阳性者检测抗-HBs、HBcAg、抗-HBc、抗HBC。试剂盒是中外合资上…  相似文献   
86.
上肢严重创伤的急救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上肢严重创伤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2000年~2005年上肢严重创伤患者45例,采用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术、复合组织瓣移植技术,抢救上肢严重创伤肢体。结果 除3例延期截肢外,其余42例获3月以上随访,42例肢体成活等长。功能评定结果Ⅰ级(优24例)、Ⅱ级(良14例)、Ⅲ级(可5例)、Ⅳ级(差2例),优良率84.4%。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严格掌握好保肢指征,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抢救上肢严重创伤是可行的,效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87.
糖尿病大鼠睾丸损伤活性氧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睾丸损害的活性氧(ROS)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第8周测血清睾酮(T)及睾丸组织中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水平、SOD、GSH-Px活性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1),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ROS增多,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下降,可能是造成睾丸细胞损伤,导致睾丸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性与生殖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的具体做法就是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某单位是一个以销售为主要工作的单位,有员工192人,男性132人,女性57人,年龄最小的25岁,最大的53岁,反映主要健康问题是血压高多,脂肪肝多,超重者多,容易患感冒,对其进行健康管理,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以长沙市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事件为例,分析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的流行特征和传播能力,评价病例隔离、停课、疫苗接种在控制暴发疫情的效果。方法根据病例定义收集暴发事件中所有病例发病日期、隔离日期、返校日期、疫苗接种时间和接种剂次,以及学校停课时间和间隔,计算病例隔离比例、隔离效果指数、停课效果指数、疫苗接种的直接效果VE。采用离散时间模型模拟流行性腮腺炎传播特征以及模拟隔离和停课的效果,采用基于个体随机模型计算再生数R。结果整起暴发事件共发生8代病例,代间距为18 d。未接种疫苗的相对危险度RR=0.92(95%CI:0.48~1.76),VE=-0.08。未接种疫苗相对于接种1次、2次、3次的RR分别为0.93(95%CI:0.48~1.78)、0.94(95%CI:0.40~2.17)、0.42(95%CI:0.09~1.92),VE分别为-0.08、-0.06、-1.38。该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事件在小学部内部、初中部内部、初中部传播至小学部、小学部传播至初中部的R分别为4.35(95%CI:4.22~4.48)、1.11(95%CI:1.04~1.17)、0.03(95%CI:0.02~0.04)、0.06(95%CI:0.05~0.08)。采取所有病例隔离的措施,仅能将小学部的累计罹患率TAR由无干预时的97.80%降低为68.82%,将初中部由20.21%降低为4.20%。采取停课措施在小学部和初中部的效果均不显著,小学部的TAR均在90%以上,中学部的TAR均在10%以上。结论流行性腮腺炎在小学部的传播能力大于初中部,小学部和初中部内部的传播能力大于两个学部之间的传播能力。按照国家接种程序接种疫苗不能预防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所有病例隔离措施仅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效果不理想。停课1周的效果更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