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2篇 |
免费 | 292篇 |
国内免费 | 21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3篇 |
儿科学 | 41篇 |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237篇 |
口腔科学 | 54篇 |
临床医学 | 659篇 |
内科学 | 576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88篇 |
特种医学 | 2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6篇 |
外科学 | 474篇 |
综合类 | 1764篇 |
预防医学 | 816篇 |
眼科学 | 45篇 |
药学 | 578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637篇 |
肿瘤学 | 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10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49篇 |
2020年 | 137篇 |
2019年 | 105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11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75篇 |
2012年 | 230篇 |
2011年 | 211篇 |
2010年 | 214篇 |
2009年 | 262篇 |
2008年 | 214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277篇 |
2005年 | 278篇 |
2004年 | 309篇 |
2003年 | 246篇 |
2002年 | 249篇 |
2001年 | 249篇 |
2000年 | 252篇 |
1999年 | 198篇 |
1998年 | 182篇 |
1997年 | 176篇 |
1996年 | 170篇 |
1995年 | 174篇 |
1994年 | 161篇 |
1993年 | 139篇 |
1992年 | 103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92篇 |
1989年 | 95篇 |
1988年 | 57篇 |
1987年 | 61篇 |
1986年 | 51篇 |
1985年 | 38篇 |
1984年 | 40篇 |
1983年 | 4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25篇 |
1980年 | 25篇 |
1977年 | 7篇 |
1965年 | 10篇 |
1960年 | 8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闭合性腹部外伤肠破裂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肠管破裂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临床拟诊肠管损伤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与手术对照,超声提示符合率93%(28/30),漏诊7%(2/30)。结论:超声直接征象加间接征象,可正确判断肠管损伤,仅见间接征象,超声只能提示肠管损伤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经体外高热联合液体培养净化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体外高热联合液体培养净化骨髓移植物后作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7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和1例骨髓受侵的霍奇金病,移植后除1例早期死于败血症,其余皆造血重建。6例持续完全缓解(CCR),中位缓解188天,1例CCR4个月后死于非病意外,作者认为本法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尚需更多病例的长期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治疗中的临床实际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肛裂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则给予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侧位纵切横缝术在慢性肛裂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孙军弟梁春光井小会李维霞张艳何涛达婷杨小霞牛见升赵腾蛟陈丹 《中医临床研究》2021,(7):135-137
目的:探讨手法及膏药外敷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肩袖损伤机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关节腔注射,治疗组40例采用手法及消定膏外敷配合关节腔注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 相似文献
17.
18.
19.
王云云 曹英娟 傅荣 傅侃达 范仲凯 高维杰 靳英辉 刘玉峰 毛智 裴斌 戎萍 施月仙 谭力铭 王芬 王颖 许大国 许庆安 谢文忠 肖政 杨简 杨启文 杨志平 周波 翟晓文 张昀 钟燕军 朱小平 王行环 顾晋 《医学新知杂志》2020,(2):124-138
目的目前关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是否需要戴口罩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意在评价和总结针对这一问题的现有最佳证据,以期为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使用口罩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指南数据库平台及相关专业学会组织,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0月27日,以获取相关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应用国际公认的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汇总现有证据对医疗机构人员是否需要戴口罩这一问题的相关推荐内容。结果共纳入35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27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证据质量整体较高。现有证据均推荐使用口罩作为个人防护措施之一,且与不使用呼吸防护设备相比,戴口罩在预防院内感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根据不同的应用情景如手术区域、实验室区、产科等提出多项推荐意见。结论现有证据充分认可戴口罩作为个人防护措施之一在医疗机构中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作用。但本研究纳入的证据质量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医务工作人员应当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临床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规范使用口罩。 相似文献
20.
皮肤渗透促进剂桉叶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桉叶素促进5-氟尿嘧啶渗透通过离体大鼠皮肤的作用,其增加药物渗透系数约达93倍。桉叶素提高了分配系数,但对扩散系数的增加更大。去除角质层,药物的渗透障碍完全消失。与全皮相比,角质层去除后药物的渗透系数增加166倍,表明影响极性药物渗透的主要障碍是角质层。促渗效果可能是扩散和分配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扩散是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