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22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于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止血时间、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胎儿死亡率。结果研究组产后0.5、2、24h出血量,以及产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胎儿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对激素无效或复发的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6例初始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成人ITP患者,其中对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者88例,此88例患者中66例患者数据资料齐全可供分析,评估进一步治疗的疗效,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进一步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1%(37/66)。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6组,各组有效率分别为:激素58.3%(14/24),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2.5%(1/8),利妥昔单抗37.5%(3/8),脾切除90.9%(10/11),免疫抑制剂0(0/3),联合治疗75.0%(9/12)。比较6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结论:对于激素治疗无效或复发的ITP,各种不同治疗方案中脾切除疗效可靠,激素仍有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其风险,此外联合治疗也有不错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脂质载体Lipidoid对肝脏的细胞靶向效率,为抗肝纤维化治疗提供一定实验室依据。方法C57BL/6小鼠分别给予CCl_4灌胃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Lipidoid、Lipidoid/siRNA-TIMP-1尾静脉注射,通过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纤维化情况,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ipidoid/siRNA-TIMP-1对TIMP-1表达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GFP)标记的Lipidoid-GFP,取其肝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分别进行Desmin及F4/80染色,评价Lipidoid-GFP对肝脏非实质细胞的靶向作用;通过对小鼠分离的原代肝星状细胞SW-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Lipidoid-GFP,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上述两种细胞中GFP荧光强度。结果通过对肝组织进行Masson染色发现,在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中,给予Lipidoid/siRNA-TIMP-1治疗可显著降低胶原纤维的沉积;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Lipidoid/siRNA-TIMP-1可以显著抑制TIMP-1基因的表达;肝组织冰冻切片Desmin及F4/80染色结果显示,Lipidoid-GFP主要被肝脏肝星状细胞和Kuffer所捕获,肝星状细胞、Kuffer细胞捕获Lipidoid-GFP的阳性率分别为13.4%、43.8%;原代肝星状细胞SW-HSC、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转染Lipidoid-GFP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Lipidoid-GFP的SW-HSC及RAW264.7GFP阳性率分别为66.9%、7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小鼠实验结果表明,Lipidoid/siRNA-TIMP-1可有效降低肝脏TIMP-1水平,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Lipidoid作为一种新型脂质载体可有效感染肝脏非实质细胞(肝星状细胞和Kuffer细胞)。  相似文献   
14.
聚焦声束超声对猴胎儿定位损伤及再孕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探讨聚焦声束超声波对恒河猴胎儿的定位损伤及母体再孕能力。方法:应用GN-Ⅰ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系统,采用0.8MHz,1200W/cm2超声定位于3只中晚孕恒河猴胎儿头部或心脏,辐照90秒。结果:(1)聚焦声束超声在B超引导下能准确损伤胎儿的心脏、脑等靶组织;(2)聚焦声束超声对所经过的皮肤、子宫壁等组织无组织学可见的影响;(3)聚焦声束超声定位损伤猴胎儿后对母猴再孕无影响。结论:聚焦声束超声是一种可行的终止妊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下颈椎后路螺钉技术的拔出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评价下颈椎后路螺钉不同植钉方法的拔出强度。方法:4具新鲜颈椎尸体标本(C3-C6),用侧块螺钉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自设计螺钉植入法及椎弓根螺钉植入法拧入螺钉,测试其最大拔出力、最大拔出能量和钉道长度。结果: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最大拔出力相近,自设计螺钉植入法较Roy-Camille法与Magerl法明显增加,钉道长度也存在明显差异,椎弓根螺钉的拔出力最大。最大拔出力与钉道长度存在相关性。结论:自设计螺钉植入法钉道长,抗拔出能力高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采用从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线性消融方法治疗老年人心房扑动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8例老年人心房扑动(男12例,女6例,平均年龄64 岁)患者采用多电极记录心房激动,分析激动顺序的方法及隐匿拖带的方法确定折返环部位。采用从下腔静脉至三尖瓣环线性消融的方法治疗心房扑动。  结果:18 例均为典型心房扑动。17 例(94.4% )消融成功。1例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者消融成功后安置永久起搏器。随访1~25个月,1 例复发,再次导管消融成功。  结论:射频导管消融术是治疗老年人心房扑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及保守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60例高度可疑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进行跟踪观察。结果:6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临床及实验血β-HCG检查经治疗前后对照符合率100%。结论:经阴道三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高,检查操作简便,是一种无创性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较好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狗骨髓基质细胞(MSCs)的生长特点及诱导条件下的成骨能力,为利用狗的MSCs进行成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从成年狗胫骨取骨髓进行MSCs培养,检测细胞周期;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增殖;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用Von Kossa染色法观察钙化结节。观察在条件培养液中MSCs生长及成骨分化情况。结果MSCs增殖能力强,细胞周期显示有20%的细胞处于G0/G1期。诱导条件下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高,10~12 d达到高峰,并出现钙化结节。结论体外培养狗的MSCs具有分化成骨的潜能,增殖能力强,可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相关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改进措施改善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预后,将经呼吸机治疗的265例呼衰分为3组,以1985年~1989年57例为甲组,1990年~1995年107例为乙组,1996年~2000年101例为两组作对比。3组的基本情况(性别、胎龄、入院体重、异常分娩史)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果显示治愈率甲乙丙3组各为28.1%、52.3%和97.0%,病死率各为63.1%、17.8%和0%(x~2各为86.2,89.4,P均<0.01);在合并症中插管不当、肺气压伤、颅内出血、酸碱紊乱、肺不张、感染加重等,丙组的合并症明显低于甲、乙组,P均<0.01。丙组除做好呼吸管理外,加强对心、脑、肾、循环、胃肠功能受损的防治,使预后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大鼠模型,对基底动脉进行形态学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动态观察SAH的病理演变过程,进一步探讨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AH第1、3、5、7天组,改良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SAH的模型。在相应时段处死取基底动脉,应用光学显微镜进行形态学测定,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基底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光学显微镜检查:与对照组相比,SAH组发生了明显的血管痉挛,表现为血管直径减小、管壁增厚、管腔周长减少、内弹力膜皱褶,同时可见痉挛血管细胞增殖现象明显。尤以第5天组最显著(P〈0.05)。出血第1、3、5、7天组基底动脉直径分别减少了46.34%、33.95%、50.59%、17.21%;管壁厚度分别增加了98.55%、75.58%、159.27%、19.21%;管腔内周长分别减少了56.30%、45.97%、62.50%、25.77%。(2)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对照组比较,SAH组内皮细胞出现类凋亡样变化,包括内皮细胞膜起泡,胞质凝聚,胞浆空泡变,核染色质凝聚、趋边。以第5天组最显著,伴有大量内皮细胞的剥离导致内弹力膜的裸露,平滑肌细胞的坏死。至第7天组,血管痉挛有所缓解,内皮细胞凋亡、坏死减轻。【结论】SAH后CVS的发生与血管周围细胞的增殖以及基底动脉内皮细胞类凋亡样变化相一致,表明凋亡和血管细胞增殖可能是CVS发生机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该大鼠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人类SAH的病理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