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人类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是DNA合成的关键酶,它在DNA合成与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S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Ts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酶的活性及功能,导致个体对癌症易感性的差异,甚至影响癌症患者对化疗的疗效及总体预后。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它的确切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  相似文献   
62.
目的:明确按时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校准的必要性。方法:查阅国产BJ-6B 6Mv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结构,以便结合电路分析剂量校准出现偏差的原因。按照IAEA提出的规程校准吸收剂量。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校准系数K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进行回顾,选择连续的201周数据,做出校准系数和时间关系曲线。查阅维修记录,寻找系数变化大的原因。结果:系数变化大时,经过仔细排查,发现了以下比较严重的机器故障:1.电离室信号电缆因破损、漏电,校准系数由1.103变化为1.173,剂量偏低约6.3%。2.电离室击穿,输出剂量偏低约7.7%。3.防漏射铅板滑动,遮挡校准点,剂量偏低约9.9%。4.更换加速管,剂量偏低约4.7%。5.均整位置有偏移,中心轴剂量偏差7.7%。6.调制器稳压器坏,输出电压偏低,剂量偏低3.5%。较小的校准系数变化,与温度、湿度、气压等有关,有以年为周期的变化趋势。结论:元件老化,磨损,一些不容易发现的机器故障有可能影响剂量传递准确;由于加速器所处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变化,也会影响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监测准确性,一定要按国家标准GBZ126-2011规定的频次校准加速器剂量。  相似文献   
63.
目的:评价托烷司琼与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治疗效果及成本-效益比。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经病理学和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食管癌、鼻咽癌)80例,随机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分别应用托烷司琼及格拉司琼联合甲氧鲁普胺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观察止吐效果并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A、B两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7.5%(P>0.05);成本/效益比分别为2.06和0.70。结论:托烷司琼与格拉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相似,但后者成本-效益比好。  相似文献   
64.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较差,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丧失手术机会。对于中晚期肝癌,目前采用放疗结合其他疗法,如放疗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放疗联合基因治疗和放疗联合中成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使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65.
影响鼻咽癌疗效的因素谭榜宪张有望*审校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已成为其主要的治疗手段。随着放射治疗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改进,鼻咽癌的治疗结果有所提高,五年生存率为30%~62%,十年生存率为19%-55%。但总的说来,其疗效并未取得...  相似文献   
66.
X刀是利用加速器X射线形成三维空间多个适用小野 ,或加速器非共面多弧度等中心旋转实现多个小野三维集束照射某一局限性的病变组织 ,使之发生放射性坏死 ,而靶区外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受累及甚微 ,从而在靶区边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损伤边界 ,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1] 。现以TOPSLANE头刀为例 ,剖析头刀在临床中的实施过程及注意的关键。TOPSLANE头刀的硬件结构主要有 :CT适配器 ,治疗床适配器 ,基础环 ,定位框架 ,摆位框架 ,固定面罩等 ,其中基础环分别与定位框架 ,摆位框架形成的坐标系相同[2 ] 。1 面罩的制作 (确定病灶在基础…  相似文献   
6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下腹部包块13年,卵巢肿瘤术后12 年,复发二次术后化疗后1 年,右上腹疼痛不适加重半月"入院.13年前,患者不明原因出现下腹部肿块,逐步长大.12 年前在当地医院以"卵巢肿瘤"而行手术切除,手术情况及术后病检不详.10 年前,腹部包块复发,就诊于我院妇科,以"卵巢肿瘤术后复发"收住入院.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无异常;盆腔左侧扪及一大小20×15×10cm的质硬包块,形态不规则,活动差,其右侧包块位置低,质硬,下方突向直肠,约15×10×8cm,活动尚可,无压痛.  相似文献   
68.
头颈部肿瘤的非常规分割放疗谭榜宪(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疗科637000)放射治疗的早期,在单次照射的基础上发现分割放射能进一步达到治愈肿瘤和最小的正常组织损伤之间的平衡。自30年代以来被认为常规的分割放射治疗方法(ConventionalFracti...  相似文献   
69.
1概述 乳腺癌的激素依赖性现象早在一个世纪前即引起学者关注.1986年Beaston首次报道卵巢可能分泌"某些物质"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发展.1900年Boyd等[1]报告,切除卵巢可使1/3绝经前晚期乳腺癌获得缓解,他认为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有选择性.直到60年代后,Jensen等[2]发现了雌激素受体(即经典的ER,现名ER-α)才得以解释此现象.曾普遍认为只有一种ER介导对靶组织的效应,直到1996年ER-α被克隆之后10年,第二种雌激素受体(即ER-β)才被发现[3-5].近年来,科学家们对ERβ的生物学功能、变异以及它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评估和内分泌治疗方面的可能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ER-β的发现对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可能使人们对雌激素的作用机制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70.
食管肿瘤乏氧细胞的存在是影响食管癌放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杀伤乏氧细胞以提高食管癌的放射敏感性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甘氨双唑钠(metronidazole amino acidum natrium,CMNa)是我国自行研制的5-硝基咪唑类亲电子化合物,具有与氧相同的放疗增敏作用,同时副反应低。研究表明,甘氨双唑钠能够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且不增加患者的副反应,但对于能否够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