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整体护理在烧伤患者心理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章霞  解敏 《淮海医药》2004,22(1):58-58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介入烧伤治疗的全过程,通过对烧伤病人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康复治疗,有效地帮助病人稳定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树立重返社会的自信心,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和心理上的康复。我院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通过对42名Ⅱ度以上烧伤病人的护理过程,深感心理康复比生理康复更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检测重症肺炎患儿血清中可能靶向抑制胰岛再生源蛋白3A(REG3A)的miRNA表达情况,并探究miR?137与miR?342?3p对肺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qRT?PCR检测重症肺炎患儿和健康儿童血清样本中相关miRNA和REG3A mRNA表达;将肺上皮细胞A549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iR?1...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P2X2/3受体在三叉神经痛(TN)模型大鼠三叉神经节(TG)神经元内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采用行为学观察、HE染色评价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眶下神经模型造模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每组TG神经元不同时期P2X2/3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P2X2/3在中、小直径神经元中有阳性表达;P2X2/3的表达量在手术侧组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假手术组术后早期,P2X2/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晚期两者无明显差异;手术对侧组与假手术组相比,P2X2/3表达量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术后晚期明显增多(P<0.05)。结论TG神经元中P2X2/3参与了TN的诱发、痛觉传递过程,其中P2X2主要参与急性痛或炎性痛,而P2X3对急性痛及痛疼的维持都起重要作用;手术侧的痛觉神经传导对对侧TG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44.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术前诊断中的地位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心动图在心脏外科术前诊断中的地位转变解敏张运张薇张梅葛志明胡燕燕创伤性的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在心脏外科术前诊断中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近10年来,随着超声心动图技术(超声)的迅速发展,在国内外绝大多数医学中心超声已逐渐成为心脏外科术前诊断的主要手...  相似文献   
45.
为了评价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所测量的肺动脉收缩压对确定心脏外科手术预后的价值,我们回顾性地研究了1987年到1994年8月间在我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后住院死亡率。共有1607例以及外科手术患者于我院心内科应用连续波多普勒技术无创地测量了肺动脉压力。这些患者的术前诊断主要是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46.
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清醒俯卧位治疗的最佳证据, 旨在指导护理人员规范实施COVID-19患者清醒俯卧位治疗。方法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重症监护护士协会、英国重症监护协会、欧洲呼吸学会、世界卫生组织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 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 包括1篇专题证据汇总、1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专家共识, 总结了组织管理与培训、风险评估、操作准备、实施要点、风险控制5个方面共30条最佳证据。结论清醒俯卧位治疗有利于COVID-19患者改善低氧血症, 且简单易行。医疗机构应基于循证证据构建清醒俯卧位治疗的护理管理制度、操作规范、最佳实践等, 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揭示喂养困难新生儿的遗传学病因,探讨全外显子组测序对该患儿人群的临床诊疗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1日至2023年4月30日就诊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且存在喂养困难合并至少一种基础疾病(如胃肠道、肺部、神经、先天性结构异常和先天性功能异常等)的患儿及其临床资料,完善全外显子组测序,并进行多维度数据分析和文献综述。结果 共纳入9例患儿,基因检测结果阳性共6例,包括2例1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例神经发育障碍伴有新生儿呼吸功能不全-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1例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例口面指/趾综合征1型和1例2型脊髓性肌萎缩症。根据疾病类型,基因检测阳性患儿进行了药物及康复干预等治疗,检测阴性患儿2例对症治疗且随访结局较好,1例重度窒息放弃治疗死亡。结论 出生早期出现喂养困难合并基础疾病的新生儿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对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我们对33例麻醉前接受留置尿管护理腹部手术患者的血压、心率及舒适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并与麻醉后插管患者比较,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2007-10/2008-04在我院普外科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病例纳入标准:(1)有腹部手术适应证;(2)年龄≥18岁。排除标准:(1)术后发生严重合并症患者;(2)术前存在泌尿系统疾病患者;(3)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患者。本文共入选87例腹部手术患者,男51例,女36例,年龄20~82(54.70±15.16)岁。1.2方法1.2.1留置尿管护理及分组方法按接受手术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麻醉前插管组和麻醉后插管组,麻醉前插管组均在麻醉前5 m in留置尿管;麻醉后插管组中,硬膜外麻醉插管在置入硬膜外导管并注药3~10 m in后留置尿管,全麻插管在麻醉诱导结束和气管插管时留置尿管。采用双腔气囊12F乳胶导尿管,按患者留置导尿方法消毒外阴和尿道口,插入尿管12~15 cm,有尿液流出后在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8 m l内固定以避免回拉损伤尿道黏膜。1.2.2舒适度评估方法舒适度判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并根据患者主观感受记录疼痛发生率与程度评估,留置尿管期间若无尿频、尿急、尿痛...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基于GWAS分析方法发现的9个哮喘易感基因位点IL1RL1(rs1420101)、TSLP(rs10455025)、HLA-DQA1(rs9272346)、IL33(rs992969)、SMAD3(rs2033784)、ERBB2(rs2952156)、ZPBP2(rs11557467)、GSDMB(rs2290400)、ORMDL3(rs4795405)及4个既往成熟的儿童哮喘易感基因4位点IL13(rs20541)、IL4(rs2243250)、ADRB2(rs1042713)、FCER1B(rs569108)在宁波地区儿童哮喘的分布研究,探索易感基因位点的相关性并建立新的儿童哮喘易感基因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荧光探针熔解曲线法对哮喘实验组293例和正常对照组214例(134例健康儿童和80例健康成人)进行13个易感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宁波地区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比较13个基因位点与宁波地区儿童哮喘IgE阳性组(n=81)和IgE阴性组(n=79)的相关性;应用R语言运行REGENT建立新的儿童哮喘易感基因预测模型,并验证准确性。结果 IL1R...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2例KMT2D基因变异所致Kabuki综合征(KS)的患儿, 并总结其临床特征与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以分别于2021年8月19日和11月10日就诊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的2例K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收集其临床资料, 对其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并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测序家系验证。结果 2例患儿均表现为运动、语言发育迟缓、特殊面容、智力障碍等。WES检测发现其分别携带KMT2D基因的c.10205del(p.Leu3402Argfs*3)及c.5104C>T(p.Arg1702*)杂合变异, 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学会相关指南均评估为致病性变异(PVS1+PM6+PM2Supporting+PP4)。结论 KMT2D基因的c.10205del(p.Leu3402Argfs*3)和c.5104C>T(p.Arg1702*)新发变异可能是2例KS患儿的遗传学病因。上述发现不仅为临床确诊和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并且丰富了KMT2D基因的变异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