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液体治疗与术后早期预后的关系,为肝移植围手术期合理的液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的62例肝移植受者资料,根据术后早期是否有肺部并发症(包括肺水肿、急性肺损伤、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将受者分为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应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受者围手术期中的23项参数,然后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一些变量;并比较这些变量对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受者的23项参数比较发现:术前肺功能、术中入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出入量差、术后第1天入量、术后第1天的液体平衡≤-14 ml/kg和术后第1天及术后3 d内的另1 d液体平衡均≤-14 ml/k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术后并发症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术前肺功能、术中出入量差>62 ml/kg、术后第1天入量≤44ml/kg和术后第1天及术后3 d内的另1 d液体平衡均≤-14ml/kg为影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因素.结论 肝移植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中,术中和术后维持液体平衡是减少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尤其是术后前3 d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的液体负平衡有利于受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2.
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彭力辉蒋国庆邓小红周兆锋(江西省赣州地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赣州341000)肝叶切除最常用的阻断入肝血流的方法是常温下肝门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由于肝细胞对缺血极为敏感,因肝细胞缺血而导致的肝细胞继发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查肺腺癌的差异基因,分析其在肺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参与的信号传导通路,寻找肺腺癌的关键基因并评估其对肺腺癌预后的意义。方法从GEO数据库中获取肺腺癌基因表达芯片数据集GSE10072、GSE32863、GSE43458和GSE116959,将四组数据集整合后获得肺腺癌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构建肺腺癌蛋白-蛋白互相作用网络,通过在线网站DAVID对差异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用Cytohubba筛选关键基因,并利用GEPIA分析关键基因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初步筛查得到214个差异基因,包括42个上调基因和172个下调基因,最后筛选得到6个关键基因。生存分析显示PECAM1、SPP1和KIAA0101的表达对肺腺癌的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Diseasemeth分析显示SPP1、KIAA0101、COL3A1、GNG11和FOS基因在肺腺癌组织中的甲基化水平异常(P<0.05)。结论这6个基因可能参与了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对肺腺癌的诊断、靶点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4.
蒋国庆  何玉琼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627-1628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在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大多数小儿哮喘为变应性哮喘。西医对于哮喘缓解期的治疗是以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为主,但该疗法仅仅是一种局部抗炎治疗,而哮喘病则是一种伴有全身免疫功能紊乱的气道炎症性疾病,长期治疗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依赖性。中医中药在防治哮喘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其治疗方法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我们通过检测三伏天穴位药物贴敷哮喘缓解期患儿贴敷前、后血清IgE、皮质醇含量、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水平,进一步探讨三伏天穴位药物贴敷治疗哮喘的作用机理和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50例患儿均为我院儿内科门诊患儿,符合小儿哮喘诊断标准[1-3]。男28例,女22例,病程6个月~8年,均为哮喘缓解期患儿,年龄4~12岁,在此之前未进行其他任何缓解期治疗。排除病例:(1)对贴敷药过敏者;(2)在一年观察期内不遵医嘱乱用药者;(3)不避免接触过敏源者;(4)哮喘缓解期合并全身性严重内外科疾病及心脏病、肺结核、肺炎活动期、高热患者;(5)不能坚持治疗及合作者。2治疗方法将炙白芥子21 g、元胡21 g、甘遂12 g、细辛12 g碾为细末,每次取适量,用生姜汁调成稠膏状(每次用鲜生姜100 g,洗...  相似文献   
35.
134例乳腺癌患者妇科并发症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妇科并发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判断其与服用三苯氧胺(TAM)的关系。方法 对90例术后服用TAM的乳腺癌患者(TAM组)及另外44例同时期无TAM服药史的乳腺癌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就诊原因有明显的差异,TAM组B超检查发现异常占68.9%,对照组中阴道淋漓出血或月经改变的比率明显增加为3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组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为25.6%,明显高于对照组9.1%(P〈0.05);TAM组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率为30.0%,明显高于对照组13.6%(P〈0.05)。TAM组及对照组出现子宫内膜癌的情况为1:3例。TAM组子宫肌瘤/腺肌症的发生率为66.2%,明显高于对照组44.1%(P〈0.05)。两组患者的宫颈及卵巢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其中宫颈的病理改变以慢性宫颈炎为主(82.8%),卵巢的病理改变以功能性卵巢囊肿为主(34.2%)。服用TAM时间的长短与某些妇科异常情况出现的频率相关,如随着TAM服药时间的延长,子宫内膜息肉与宫颈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服用TAM时间的长短与肌瘤的发生、肌瘤变性无明显关系(P〉O.05)。134例乳腺癌患者妇科手术治疗以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为主,TAM组为68.9%,对照组为61.4%,上环治疗分别占10.0%与2.3%。结论 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后子宫内膜病变与子宫肌瘤/腺肌症的发生增多,前者与服药时间长短有关。对所有乳腺癌患者应进行规律的妇科TVB监测或官腔镜检查,并接受有效的低刨治疗。  相似文献   
36.
早期明确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已成为临床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选择自1996年8月至1998年8月的36例原发性肝癌住院患者,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血清甲胎蛋白(AFP)、透明质酸(HA)、唾液酸(SA)三者联合测定,用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显示了一定...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microRNA-21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胎盘滋养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不同剂量维生 素D刺激HTR-8/SVneo细胞24、48、72 h后,RT-qPCR 检测microRNA-21表达情况;将miR-21 mimic、miR-21 mimic-nc、miR- 21 inhibitor和miR-21 inhibitor-nc分别转染至HTR-8/SVneo细胞,或将miR-21 mimic、miR-21 inhibitor联合维生素D共同刺激 细胞,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 检测E-cadherin、Fibronectin、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维 生素D刺激HTR-8/SVneo细胞后抑制了micoRNA-21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增强。单独转染miR-21 mimic抑 制HTR-8/SVneo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E-cadherin表达水平增加,Fibronectin、MMP9表达水平降低;联合维生素D共同刺激细 胞则可以减弱该作用。单独转染miR-21 inhibitor 促进了HTR-8/SVneo 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E-cadherin 表达水平降低, Fibronectin、MMP9表达水平增加;联合维生素D共同作用与单细胞独转染miR-21 inhibitor相比,细胞迁移、侵袭能力以及蛋白 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维生素D可能通过下调microRNA-21的表达来影响子痫前期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8.
腹腔镜胆道探查87例临床经验总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e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在治疗胆石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对87例胆道结石病人施行腹腔镜胆管探查取石和/或“T”管引流术,其中5例肝内外胆管结石,3例同时行左肝部分切除,12例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病人中有3例行胰腺包膜切开清创,并放置引流管引流。结果87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87&#177;38.08min,无中转开腹。术后2例发生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10天后痊愈。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病人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合并乳头肿瘤漏诊。结论LCBDE可广泛应用于胆总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及胆源性胰腺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各40例,疗程8周,在用药前及治疗后1、2、4、8周应用PANSS评定疗效,应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疗效相当,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0.
国产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国产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2例门诊抑郁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国产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的病情严重程度(CGI-SⅠ)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国产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抑郁症疗效相当,但前者起效更快,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结论 国产帕罗西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