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4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体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在妊娠期间的序列变化以及对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80例妊娠前正常的孕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母体血Fn在妊娠10~14、20~24、30~34周的水平,观察孕妇孕期的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同时选取50例正常未孕妇女作为未孕对照。结果:①180例中有1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组),10例子痫前期,4例重度、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58例孕妇妊娠结局正常(正常妊娠组)。②正常妊娠孕妇,母体血浆Fn在妊娠10~14、20~24周维持正常未孕水平,而在妊娠30~34周明显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妊娠10~14周,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母体血浆Fn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妊娠20~24、30~34周,子痫前期与其他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妊娠期高血压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通过ROC曲线分析,母体血浆Fn在妊娠20~24、30~34周预测子痫前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46(均P〈0.01),妊娠20~24周最佳切入值为388.65mg/L,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0.00%、78.24%、21.28%、100.00%、4.85;妊娠30~34周最佳切入值为416.95mg/L,值分别为100.00%、77.06%、20.00%、100.00%、4.25。结论:子痫前期中晚期母体血浆Fn明显升高,而妊娠期高血压保持同期正常妊娠水平;妊娠中晚期母体血浆Fn对预测子痫前期有较好的特异性,妊娠20~24周的预测价值优于妊娠30~34周。  相似文献   
42.
目前,由血栓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而血栓病、脑梗死、心肌梗死之类的名词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这类疾病的巨大危害性.血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哪些人容易患上血栓病?如何防治?这些已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43.
胡豫 《中国卫生》2020,(5):59-60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武汉这座千年古城封闭了76天。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中央指导组的靠前指挥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全国范围内征调4.2万精兵强将,基本打赢"武汉保卫战"。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按上级指挥部的安排,医疗资源正在逐步转向非新冠患者的救治。武汉协和医院本部院区和肿瘤院区分别自2月26日和3月20日起,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至西院区,致力于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 研究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危重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9例因 COVID-19需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危重型患者,根据患者拔管是否成功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气管插管时相关实验室检查动态变化,并利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拔除气管插管的因素。结果69例COVID-19患者中,有46例(66.7%)拔管失败。拔管失败患者插管当天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D-二聚体明显高于拔管成功患者(P<0.05)。住院期间,拔管失败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插管当天LDH>400 U/L、D-二聚体>4 g/L,住院期间血小板和肌红蛋白水平恶化是拔管失败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水平下降是拔管失败的独立预后因素(OR=6.05,P=0.012)。结论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影响COVID-19危重患者拔管结局的重要因素。LDH>400 U/L和D-二聚体> 4 g/L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早期预测拔管失败的患者。此外,住院期间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或肌红蛋白水平升高可以用来预测拔管的结局。  相似文献   
46.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优化医疗供给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按照国家规划,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改革将在未来5年普遍实施。在分析高质量发展阶段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新要求基础上,以国家首批DRG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城市的某样本医院为例,从控成本、增效益、强支撑3方面探究DRG支付方式改革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7.
48.
长期的临床实践结果表明,获得传统意义完全缓解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有很大差异,有的患者在2年内很快复发,甚至死亡,而有的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因此,对微小残留病(MRD)的评估应运而生,实现了对个体治疗的严密监控和对预后更加精确的判断.MRD可用基于免疫表型的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杂交法聚合酶链反应、二代测序技术实现对骨髓内部情况的监控,也可用敏感的影像学技术对骨髓外部情况进行监控.文章就MM中MRD检测的临床意义、不同MRD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49.
Bortezomib, the first potent therapeutic proteasome inhibitor,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standard care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and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 (MM). However, evidence bearing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bcutaneous (SC) versus intravenous (IV) administration of bortezomib for MM patients is controversia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were enrolled in our meta-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rtezomib via SC vs. IV administration on MM patients. Sixteen trials with a total of2575 patients with MM (SC, n=1191; IV, n=1384) were included in our meta-analysi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arms regarding 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 complete response (CR), or 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 (VGPR). The pooled RRs for rate of adverse events (AEs), such as thrombocytopenia and bortezomib-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BIPN), were 0.79 (95% CI: 0.68-0.92) and 0.63 (95% CI: 0.51-0.79),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re was much more largely decreased incidence of grade 3 and higher thrombocytopenia and BIPN in bortezomib SC administration than IV route. In general, alternative SC administra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instead of IV administration in use of bortezomib for patients with MM. Key words: bortezomib; multiple myeloma; meta-analysis;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相似文献   
50.
唐亮  卢惠  胡豫 《血栓与止血学》2022,(5):1139-1145
遗传性易栓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因此抗凝治疗在遗传性易栓症患者血栓形成的防治管理中至关重要。传统的抗凝药物肝素以及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等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给药途径不便利、需要频繁监测等,影响长期用药的依从性。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目前已广泛用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应用中展示出其独有的优势。然而NOACs应用于遗传性易栓症这一特殊人群的研究和报道相对较少,关注程度较为缺乏。本文总结了NOACs的基本特点及其优势与劣势,以及应用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述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