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5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基因C-399T和T-287C多态性,探讨TFPI基因多态性与VTE形成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VTE组110例(其中深静脉血栓患者75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35例),116例正常人对照组的C-399T和T-287C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VTE组和对照组C-399T和T-287C基因型频数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VTE组患者C-399T具有纯合突变型(TT)个体的频数(23.6%)高于正常对照组(12.1%,P<0.05);杂合突变型(CT)和野生型(CC)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VTE组患者TFPI T-287C具有纯合突变型(CC)及杂合突变型(TC),个体的频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TFPI基因C-399T多态性与我国人群VTE易感性有关,纯合突变基因型可能是VTE的重要危险因素.而TFPI基因T-287C多态性与我国人群VTE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32.
To investigate the in vitro and in vivo proangiogenic effect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primary culture. The effect of BDNF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UVECs was examined by MTT assay. The effects of BDNF on HUVEC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were studied by modified Boyden cham- ber assay and tube formation assay, respectively. Matrigel plug assay and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assay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BDNF on angiogenesis in vivo.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BDNF substantially stimulated the migration and tube formation of HUVECs in vitro, although it did not induce HUVEC proliferation. BDNF also induced angiogenesis both in matrigel plug of mouse model and in chick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 In conclusion, BDNF can promote angiogenesis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and may be a proangiogenic factor.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合成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 ,观察其对阿霉素耐受性细胞株K5 6 2 (K5 6 2 /DOX)耐药性逆转效果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纳米粒 ,透射电镜观察计算粒径 ,分光光度法计算包封率 ;以梯度浓度的阿霉素纳米粒处理培养的K5 6 2 /DOX细胞 ,噻唑蓝比色法 (MTT)检测K5 6 2 /DOX细胞的半数生长抑制浓度 (IC50 )并计算逆转倍数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药物浓度 ;TUNEL法检测药物诱导后凋亡的发生及凋亡率。结果 阿霉素纳米粒平均粒径 (98 5± 3 7)nm ,包封率为 95 % ;MTT结果显示阿霉素纳米粒对K5 6 2 /DOX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较单纯阿霉素显著增高 ,阿霉素纳米粒对K5 6 2 /DOX的耐药逆转倍数为 6 2 ;TUNEL检测经 10 μg/ml阿霉素纳米粒处理后的K5 6 2 /DOX平均凋亡率为 38 7%。结论 以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为载体的阿霉素可增强诱导K5 6 2 /DOX细胞凋亡的效率和有效逆转其耐药性。  相似文献   
34.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HIT)及血栓形成(Heparin-InducedThrombocytopenia and Thromobosis,HTIT)是肝素治疗的并发症,可分为二型:Ⅰ型为非免疫机制介导的,不伴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临床上不需特殊处理;Ⅱ型为免疫机制介导的(以下所述HIT均指Ⅱ  相似文献   
35.
亚甲蓝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疼痛科自1991年~1993年,用亚甲蓝阻滞治疗三叉神经痛80例,现报告如下。1 治疗方法 根据疼痛部位和神经定位常规消毒后,用7号针头寻找患支神经孔(落空感),针尖进入  相似文献   
36.
一氧化氮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TNF-α刺激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后,用流氏细胞术Annexin V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结果:低浓度N抑制TNF-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而高浓度NO能促进内皮细胞凋亡,结论:低浓度NO对HUVEC有抗凋亡作用而高浓度NO则有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7.
对24例Ⅱb-Ⅲb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并与36例术后化疗患者作随访对照。结果:术前新辅助化疗组总体有效率(CR+RP)75%,区域淋巴结缓解有效率(CR+PR)60%。化疗前后肿瘤平均体积缩小56.83%(P<0.05)。24例术后随访2-6年,死亡2例,局部复发1例,无瘤生存21例。对照组36例,死亡8例,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3例,肺胸膜转移2例,锁骨上转移1例,无瘤生存20例。无瘤生存率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术前新辅助化疗能使局部晚期乳腺癌原发灶缩小,肿瘤临床降低,减少肿瘤的远处转移,提高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C57BL/6J小鼠双肺照射12Gy后,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α(IL-1α)和白介素-6(IL-6)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实验组小鼠给予双肺单次照射12Gy,对照组小鼠在相同条件下双肺假照射0Gy。分别于照射后0·5、1、3、6、12、24、48和72h,1、2、4、8、16和24周处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定量检测肺组织中TNF-α、IL-1α和IL-6蛋白的表达。结果胸部照射后数小时,上述炎性因子蛋白表达即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在随后的急性放射性肺炎阶段,支气管上皮以及肺间质的炎性细胞产生了大量的TNF-α(最大值出现在全肺照射后第4周,9·74%±1·78%)、IL-1α(最大值出现在全肺照射后第8周,14·76%±7·77%)和IL-6(最大值出现在全肺照射后第8周,4·28%±1·33%)。结论肺部照射以后,在胸部照射的最初数小时以内,支气管上皮是上述炎性因子最重要的来源,这些炎性细胞因子进一步通过征集和激活炎症细胞来促进和放大放射性肺炎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9.
既往,人们用测微器或显微镜观察血小板大小作为判断某些血小板质或量异常的一种辅助手段,由于上述方法测得的血小板大小难以精确定量,其可靠性及应用均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流式细胞计数器的出现,用电阻抗测定细胞体积,辅以微机处理,血小板体积测定又重新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与重视。本文就这方面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母体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ibronectin,Fn)在妊娠期间的序列变化以及对疾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80例妊娠前正常的孕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母体血Fn在妊娠10~14、20~24、30~34周的水平,观察孕妇孕期的变化并随访妊娠结局;同时选取50例正常未孕妇女作为未孕对照。结果:①180例中有12例发生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组),10例子痫前期,4例重度、6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58例孕妇妊娠结局正常(正常妊娠组)。②正常妊娠孕妇,母体血浆Fn在妊娠10~14、20~24周维持正常未孕水平,而在妊娠30~34周明显升高,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妊娠10~14周,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与正常妊娠母体血浆Fn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妊娠20~24、30~34周,子痫前期与其他2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妊娠期高血压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通过ROC曲线分析,母体血浆Fn在妊娠20~24、30~34周预测子痫前期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846(均P〈0.01),妊娠20~24周最佳切入值为388.65mg/L,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分别为100.00%、78.24%、21.28%、100.00%、4.85;妊娠30~34周最佳切入值为416.95mg/L,值分别为100.00%、77.06%、20.00%、100.00%、4.25。结论:子痫前期中晚期母体血浆Fn明显升高,而妊娠期高血压保持同期正常妊娠水平;妊娠中晚期母体血浆Fn对预测子痫前期有较好的特异性,妊娠20~24周的预测价值优于妊娠30~34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