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2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24篇
预防医学   9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正肩关节韧带损伤会引起肩关节疼痛。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关注肩峰形态变化对肩关节韧带的影响,而对于喙突变异所致的疾病研究较少。喙突是肩胛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神经血管的重要保护结构,也是多个肌腱韧带组织的附着点。喙突的解剖形态变化可导致肩关节周围一些韧带结构的损伤,这也是导致肩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喙突形态变异与相关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长病变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冠脉)小血管、长病变是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的强预测因子,E-SIRIUS、C-SIRIUS研究表明,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内径2.5~3.0mm、长度15.0~32.0mm冠脉的疗效显优于普通支架,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Supreme喉罩在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年龄75~92岁,ASAⅡ或Ⅲ级,均合并心血管和/或呼吸系统疾病,随机均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导管组(T组)。术中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入室后(基础值,T0)、插管(喉罩)即刻(T1)、插管(喉罩)后1min(T2)、3min(T3)、5min(T4)、拔管(喉罩)即刻(T5)、拔管(喉罩)后1min(T6)、3min(T7)、5min(T8)时的MAP、HR和BIS。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用量和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后1h、术后24、48h采集患者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术后咽痛、声嘶、低/高血压、心律失常、哮喘、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T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1时和L组(P<0.05),T6、T7时T组MAP明显高于、HR明显快于T5时L组(P<0.05)。L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维库溴铵使用量明显少于T组(P<0.05);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T组(P<0.05);T组术后24h的pH值、PaO2明显低于、PaCO2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48h的pH值、PaO2明显低于、PaCO2明显高于术前和L组(P<0.05)。L组术后咽痛、呼吸衰竭例数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 Su-preme喉罩应用于合并心肺疾病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效果比气管插管更好,保持循环、呼吸平稳所需麻醉性镇静、镇痛、肌松药较少,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赵红武  胡健  陈杰 《实用骨科杂志》2013,(11):1023-1024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致骨盆倾斜下肢不等长诊断治疗体会。方法本组6例臀肌挛缩致下肢不等长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在3~28岁,平均12岁。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配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4年,6例骨盆倾斜完全矫正,腰椎侧弯消失,髋关节内收内旋正常,双下肢等长。结论对于臀肌挛缩引起骨盆倾斜致下肢假性不等长的患者,术前临床分析、术中正确松解以及术后恰当的物理锻炼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靶区分割式放射治疗计划(target segmented plan,TSP)、与TSP优化参数相同但未分割靶区计划(Non-TSP)与常规8野调强计划(8fields IMRT,8F-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疗科收治的30例左侧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资料,所有胸壁靶区两侧后界连线切肺最大深度均>2 cm。将连线切肺最大深度按照<3 cm、3~4 cm、>4 cm分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设计3种(TSP、Non-TSP和8F-IMRT)治疗计划,然后对比分析3种方式计划的剂量学参数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的治疗计划都达到了处方剂量要求。TSP的D98%明显低于Non-TSP和8F-IMRT (Z=-3.294,-3.266,P<0.05);3种计划的均匀指数(HI)和适形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on-TSP的加速器治疗的跳数(monitor unit,MU)明显高于TSP和8F-IMRT (Z=-3.04,-2.669,P<0.05)。TSP的Dmean高于8F-IMRT (Z=-3.181,P<0.05)。对于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TSP较Non-TSP和8F-IMRT计划明显降低了所有患者患侧肺和心脏的V5 GyV10 GyV20 GyDmean(肺:V5 GyZ=-3.408、-3.408,V10 GyZ=-3.408、-3.408,V20 GyZ=-3.408、-3.124,DmeanZ=-3.408、-3.408,P<0.05;心脏:V5 GyZ=-3.408、-3.408,V10 GyZ=-3.408、-3.408,V20 GyZ=-2.499、-3.067,DmeanZ=-3.408、-3.408,P<0.05)。Non-TSP健侧乳腺的Dmean明显高于TSP和8F-IMRT (Z=-2.954、-2.215,P<0.05),但Dmax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计划的脊髓D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F-IMRT肱骨头Dmean明显高于TSP和Non-TSP (Z=-3.01、-2.442,P<0.05)。分组的患侧肺V5 GyV10 GyV20 Gy和心脏的V5 GyV10 GyDmean的Non-TSP和8F-IMRT计划与TSP的幅度差均值均满足D (N-T,A)< D (N-T,B)< D (N-T,C)和D (8F-T,A)< D (8F-T,B)< D (8F-T,C)。结论 TSP能在保持原有靶区剂量充分的同时,在不增加高剂量照射体积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小左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放疗患侧肺和心脏的低剂量区照射体积;随着靶区后界连线切肺最大深度的增加,TSP对患侧肺和心脏的低剂量保护优势愈明显。  相似文献   
36.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与血尿酸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血尿酸增高不仅参与风湿性关节炎,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的发病过程,而且与高脂血症的发病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7.
总结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定点收治医院一线医务人员的生活管理方法。医院对一线医务人员实行生活照顾与隔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成立生活保障组,对一线医务人员实施床位安排、消毒隔离、体温监测、营养保障及心理支持等生活照顾和生命体征监测管理,未发生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不同频率下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NMES)在ARDS相关性ICU获得性衰弱(ICU-acquired weakness, ICU-AW)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8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8只。分为:空白对照组(C1)、气管内注入无菌水组(C2)、ICU-AW模型组(ICU-AW)、ICU-AW+AMPK激动剂A-769662组(ICU-AW-A)、ICU-AW+A-769662溶剂对照组(ICU-AW-V)、NMES 20 Hz组(ICU-AW-20)、NMES 40 Hz组(ICU-AW-40)、NMES 60 Hz组(ICU-AW-60)、NMES 80 Hz组(ICU-AW-80)、ICU-AW-40+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ICU-AW-40-C)、ICU-AW-40+Compound C溶剂对照组(ICU-AW-40-V)。检测小鼠四肢抓力和存活状态,7 d后收集小鼠肺组织和腓肠肌标本,采用HE染色观察肺和肌肉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以及qRT-PCR的方法检测小鼠腓肠肌中Atrogin-1、MuRF-1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与C1、C2组相比,ICU-AW小鼠出现肺损伤及腓肠肌萎缩,四肢抓力及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腓肠肌组织中MuRF-1、Atrogin-1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值分别为<0.001和<0.05);和C2组相比,ICU-AW组p-AMPK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ICU-AW-V组相比,ICU-AW-A组小鼠腓肠肌肌肉萎缩改善,四肢抓力显著提高,Atrogin-1和MuRF-1蛋白及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相比于ICU-AW组,ICU-AW-20组、ICU-AW-60组、ICU-AW-40组四肢抓力均显著提升(P<0.05),其中,ICU-AW-40提升最为显著(P<0.05);ICU-AW-40组Atrogin-1和MuRF-1蛋白及基因表达量也较其它四组显著降低(P<0.01);而AMPK抑制剂Compound C干预后能够显著逆转NMES 40 Hz方案的ICU-AW肌无力的保护作用(P<0.05,ICU-AW-40-V vs. ICU-AW-40-C)。 结论早期应用40 Hz NMES能够显著改善ARDS相关性ICU-AW小鼠肌肉萎缩无力,其保护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9.
〖HT5”H〗摘要 目的 了解某精神专科医院院内感染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和制定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的1 93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所有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特征和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 结果 1 932例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45例,感染率为7.51%;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最多见,占52.41%。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72.00%),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为32.00%;多重耐药菌占比高达84.00%。 结论 精神专科医院的住院患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发生几率最高,医院感染的有关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应根据医院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0.
突触可塑性是大脑可塑性的重要组成,也是脑卒中后功能恢复机制研究的重要方向,而沉默突触作为没有传递功能的突触,存在于大脑的各个时期和各个部位,其与功能性突触的转化是突触可塑性的重要表现,对进一步研究脑卒中后功能恢复的机制以及其他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献综述表明,沉默突触存在于大脑的任何阶段(发育期、成年期或老年期),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而沉默突触的形成、激活和消除机制对于研究和干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