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64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90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11.
医用合成材料在妇产科领域里的应用改变了盆底修复手术的传统观念,除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TOT等)外,近年来Prolift网片对盆底三腔室的手术修复兴起,其全新理念成为不同于任何其他术式,践行盆底解剖结构整体理论的划时代手术方法.随着该类手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现就目前用于妇科盆底手术的医用合成材料的主要类型、特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它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影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超声诊断技术在诊断SUI中显示其独特优势。本文现对超声诊断技术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孵育时间、二相性、pH环境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M27-A方案的微量液基稀释法,测量5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抗102株白色假丝酵母菌24h、48h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在pH7.0和pH4.0环境下特比奈芬抗60株白色假丝酵母菌孢子相和菌丝相的MIC值。结果:(1)pH7.0环境下的孢子相液基中,咪康唑、伊曲康唑、克霉唑、氟康唑和制霉菌素24h与48h的MIC值基本符合率为91.2%~100%;(2)5种抗真菌药的药敏符合率均达80%以上。伊曲康唑24h与48h的药敏符合率稍低,为81.4%,其他4种药物药敏符合率为96.1%~100%;(3)pH7.0环境下,特比奈芬抗白色假丝酵母菌孢子相和菌丝相的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pH4.0环境下,孢子相液基的MIC值比菌丝相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无论孢子相还是菌丝相液基,特比奈芬在pH4.0环境下的MIC值高于pH7.0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孵育时间、二相性、pH环境对白色假丝酵母菌药物敏感性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干预治疗对胎膜早破(PROM)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妊娠合并VVC治疗组30例,妊娠合并VVC未治疗组10例,足月非阴道炎胎膜早破组30例,足月正常妊娠组30例,观察前两组的妊娠结局并取羊水及胎膜做假丝酵母菌培养及分型鉴定;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组胎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表达率.结果:①未治疗组羊水和胎膜培养结果显示有1例克柔假丝酵母菌感染,治疗组羊水和胎膜培养结果均阴性;②胎膜早破组和未治疗组的MMP-9 PU值及MMP-9/TIMP-1 PU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的MMP-9 PU值,MMP-9/TIMP-1 PU比值(P<0.05);③4组的TIMP-1的PU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VVC时,胎膜中MMP-9升高,MMP-9/TIMP-1失衡,增加了发生胎膜早破的危险性,治疗对预防妊娠合并VVC所致胎膜早破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中期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即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值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孕期产前检查并资料齐全的HDCP患者78例,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3组,选择同期无任何妊娠合并症的正常孕妇7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孕24~28周子宫动脉PI、RI值与母儿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子宫动脉血流PI、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P<0.01);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生儿预后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差(P<0.01);HDcP中孕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侧子宫动脉PI、RI值与新生儿出生时体重、分娩孕龄及1分钟Apgar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妊娠24~28周右侧子宫动脉PI、RI在最佳切点预测子痫前期的特异性分别为92.3%、92.0%;敏感性分别为47.4%、56.3%.结论:孕24~28周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是一种有效预测HDCP严重程度及新生儿预后的方法,其预测子痫前期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因此,应用该指标指导I临床进行早期预防性药物干预值得商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移植到子宫切口瘢痕缺陷(PCSD)模型大鼠体内,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取雌性SD大鼠50只、将其随机分为3组:正常手术组(N-O组)10只、模型对照组(M-C组)20只和模型治疗组(M-T组)20只。孕第19天N-O组剖宫取胎后连续缝合子宫切口;M-C组与M-T组剖宫产术后子宫肌壁注射脂多糖(LPS)联合电凝(功率为10 W)子宫切缘,间断缝合切口。M-T组分A、B亚组(各10只),A组静脉注射0.5 m L+阴道灌注0.5 m L(1×10~9/L)WJMSCs,B组阴道灌注1 m L同浓度WJMSCs,每周1次,共3次;M-C亦分A、B亚组(各10只),与M-T组同样方法处理,仅将生理盐水替代WJMSCs。各组治疗后第1和4周,分别处死6和4只,留双侧子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肌动蛋白(actin)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通过体视学分析,检测子宫肌层和内膜的修复情况。结果: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C组子宫肌层厚度和actin体积密度(Vv)均显著低于N-O组,肌层胶原纤维Vv和内膜缺陷率高于N-O组(P0.05);WJMSCs治疗后第1和4周,M-T的A和B组的肌层厚度和actin Vv均显著高于M-C组,肌层胶原纤维Vv低于M-C组;M-C组内膜缺陷率高于其它组(P0.05)。结论:WJMSCs可促进PCSD大鼠子宫肌层结构和功能的修复。静脉+局部联合治疗和单纯阴道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全程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VKA)的抗凝方案与妊娠早期短程使用低分子肝素/肝素的方案应用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妊娠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检索截止至2013年10月关于两种抗凝方案比较的研究,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0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全程使用VKA的抗凝方案较之妊娠早期短程使用低分子肝素/肝素的方案:(1)母体栓塞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OR:0.33,95%CI:0.19~0.57,P<0.0001)。(2)胎儿流失发生率增加56%(OR:1.56,95%CI:1.11~2.20,P=0.0106)。(3)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稍增加。结论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孕妇抗凝方案应根据栓塞风险、经济情况、治疗依从性等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脐带Wharton’s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在输卵管炎性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成年雌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输卵管炎症模型组(n=40)和对照组(n=10)。其中,模型组大鼠双侧输卵管注入混合菌后再随机分成5组,急性治疗前组(n=5),于造模后第20日取材;急性治疗组(n=10),于造模第20日,给予腹腔注射WJMSCs(1×106/ml),7 d/次,共3次,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治疗前组(n=5),于造模后30 d取材;慢性治疗组(n=10),于造模第30日开始给予WJMSCs;方法同急性治疗组,疗程结束1周后5只取材;慢性模型组(n=10),造模后不给予任何处理,第51日5只取材,所有余下雌鼠分别与雄鼠同笼。检测比较急、慢性输卵管炎模型大鼠腹腔注射WJMSCs治疗前、后血清INF-γ和TNF-α水平、输卵管超微结构、单位面积输卵管腔上皮皱褶长度(Lu)和分泌颗粒的密度(D),以及各组受孕率及产仔数。结果:急性输卵管炎期,输卵管上皮被破坏,间质水肿,治疗后基本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期,上皮扁平化,黏膜下纤维化,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急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Lu值无明显变化,而D值显著下降,治疗后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Lu、D值均明显降低,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急、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组血清TNF-α和INF-γ水平均明显增高,治疗后急性组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慢性治疗组虽有下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急性输卵管炎治疗组受孕率、产仔数恢复正常。慢性输卵管炎治疗前、后,其受孕率、产仔数均明显下降。结论:WJMSCs腹腔注射治疗大鼠急性输卵管炎,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恢复输卵管结构和功能,恢复生育功能,但对慢性输卵管炎的治疗效果不明显,提示在急性期治疗输卵管炎有可能防止继发不孕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简介 患者,33岁,"侵蚀性葡萄胎合并输卵管病灶破裂,在外院行右输卵管切除术及病灶切除术后3天",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转诊于我院.患者,G2P1,2004年顺产1女.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4岁,4~5天/25 ~ 28天.LMP约为2011年10月14日,尿妊娠试验(+),无明显早孕反应.2011年12月7日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提示"稽留流产",遂行清宫术,清出物未送病理.术后1周患者阴道流血停止,但术后2个半月月经仍未复潮.2012年2月29日患者因"突发下腹痛,伴呕吐及肛门坠胀感"急诊送当地二级医院.查体:T36.5℃,R18次/min,BP 70/50mmHg,P 72次/min.腹稍膨隆,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移动性浊音(+).急查血常规:WBC 14.32×109/L,Hb 70g/L.尿妊娠试验(+),血β-HCG 90054.00mIU/ml.B超示:子宫体积增大,宫腔内未见明显妊娠囊回声;子宫前壁肌层探及约21mm×17mm大的不均质低回声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右附件区探及约74mm×65mm大的不均质回声包块,内部回声呈蜂窝状;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20.
食管高密度异物(鱼刺)的CT诊断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CT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食管异物10例(均为鱼刺),均行常规CT平扫,必要时加CT薄层扫描,再将CT征象与手术及内镜结果比较结果10例食管异物(鱼刺)均为CT所显示,呈大小、形态不一的稍高或高密度影,其中合并食管出血2例,黏膜下血肿1例,脓肿3例及脓胸1例结论常规CT扫描及薄层扫描在食管异物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