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对不同年龄组别胎膜早破病例的母儿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对2006年7月~2006年12月113例胎膜早破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分娩随机抽取的382例无胎膜早破产妇(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在各年龄组段无明显差异,胎膜早破并早产的发生率在低年龄组段高,而胎膜早破并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在高年龄组段高,胎膜早破者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加强宣教、均衡营养、注意卫生、节制性生活可预防及减少胎膜早破的发生,围产儿的病亡率与早产有关,正确的早产处理是提高围产儿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5测定诊断子宫腺肌病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及血清CA12 5测定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 12 0例疑为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肌瘤患者 ,行术前腹部B超和血清CA12 5测定 ;术后切下组织送病理学检查确诊并与之对照。结果 :经术后病理学证实 :子宫腺肌病组术前血清CA12 5检测阳性率 74 .4 % ,特异度 73.5 % ;B超诊断该病的灵敏度5 5 .8% ,特异度 6 1.8% ;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均阳性为诊断标准 ,则灵敏度 5 2 .3% ,特异度 99.9%。结论 :测定血清CA12 5水平 ,对子宫腺肌病是较好的辅助诊断指标 ;B超检查对该病有一定诊断价值 ;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且方法简便、快捷、无创伤 ,是目前较为实用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其抑制因子2(TIMP-2)在子宫腺肌病(AM)在位内膜与异位内膜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2月至2007年9月因AM行全子宫切除术的42例病例(取其在位及异位内膜分为AM在位内膜组和AM异位内膜组)和同期因子宫肌瘤在该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32例病例(取其内膜作为正常子宫内膜组),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M在位内膜、异位内膜及正常子宫内膜中MMP-2、TIMP-2mRNA的表达.结果 (1)MMP-2 mRNA在AM异位内膜组中相对表达量(1.43±0.32)高于AM在位内膜组和正常子宫内膜组(1.22±0.35,0.97±0.37,P<0.05).TIMP-2 mRNA在AM异位内膜组和AM在位内膜组中均低表达,其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0.96±0.31,1.13±0.30,1.29±0.19,P<0.05).(2)MMP-2 mRNA、TIMP-2 mRNA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的表达有周期性,分泌期均高于增生期(P<0.05);而在AM异位内膜组中,两者分泌期与增生期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MMP-2/TIMP-2的比值在AM异位内膜组、AM在位内膜组、正常子宫内膜组中依次递减,其中AM异位内膜组与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M异位和在位内膜组织中MMP-2高表达,TIMP-2低表达,使MMP-2/TIMP-2平衡失调,异位内膜组织侵袭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RNA干扰(RNAi)技术对卵巢上皮癌HO8910细胞株Rho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对HO8910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构建RhoA基因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真核表达载体,以脂质体介导转染卵巢癌细胞HO8910,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NAi后HO8910中Rho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转染RhoA shRNA(质粒1、2和3)组的RhoA mRNA的表达明显弱于未转染任何质粒的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且质粒2组表达最低(27.9%),抑制效率最高(72.1%),具有序列特异性。转染序列特异性RhoA shRNA的细胞(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RhoA蛋白的表达分别为(6.08±2.24)%和(59.25±17.96)%,P<0.05;细胞平均侵袭能力测值为18.82±2.61和35.25±5.12,P<0.05;愈合百分比为(43.80±6.21)%和(69.35±4.42)%,P<0.05。结论:靶向RhoA的shRNA可抑制卵巢癌HO8910细胞RhoA基因的表达,能降低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腺肌病(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本院妇科住院行全子宫切除术的32例AM患者在位子宫内膜细胞为研究组;同期因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行卵巢囊肿剔除术的20例患者正常子宫内膜细胞为埘照组.两组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GnRHa 10-7、10-5mol/L分别作用24、48、72 h后,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镜下可见两组部分细胞固缩、漂浮、核浓缩、碎裂,呈典型的凋亡小体;(2)不含GnRHa培养的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在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都随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P<0.01);(3)GnRHa作用后,两组的凋亡率高于作用前,且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研究组符时间点、各浓度AM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同时间、同浓度的对照组(P<0.01).结论 在位内膜细胞凋亡率异常可能是AM发病机制之一.GnRHa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机制直接作用于子宫在位内膜细胞,提高了AM在位内膜细胞的凋亡率.  相似文献   
26.
VEGF、ENS、MVD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抑素(ENS)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子宫腺肌病(A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AM患者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和4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VEGF、ENS的表达及MVD值。结果VEGF、ENS、VEGF/ENS、MVD在AM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内膜及在位内膜(P〈O.05);VEGF、ENS、VEGF/ENS、MVD在对照组中的表达均为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0.05),在位内膜中VEGF、Ⅵ1GF/ENs、MVD的表达仍为分泌期高于增殖期(P〈O.05),但ENS在增殖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去周期性(P〉0.05),异位内膜VEGF、ENS、vEGF/ENS、MVD在增殖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失去周期性变化(P〉0.05);VEGF、vEGF/ENS与MVD分别呈正相关(r=0.36、r=0.43,P〈0.05),ENS与MVD的表述呈负相关(r=0.22,P%0.05)。结论VEGF、MVD、ENS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在位内膜中呈高表达,提示局部血供丰富和新生血管形成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53(carbohydrate antigen153,CA153)在卵巢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卵巢癌(A组)及6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B组)术前血清CA153及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的检测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对比分析。结果卵巢癌患者术前血清CA153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血清CA153诊断卵巢癌的敏感度为40.82%,特异度为96.77%,其特异性显著高于血清CA125(P〈0.05)。卵巢癌患者分期越晚、组织分化愈差,其血清CA153检测水平越高;早期(I、II期)卵巢癌患者血清CA153的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血清CA125(P〈0.05)。结论术前检测血清CA153有助于卵巢癌的筛查而协助诊断,术前血清CA153的表达水平越高提示卵巢癌不良预后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尿促卵泡素对不孕患者促排卵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无排卵或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及对照组(32例).试验组使用国产尿促卵泡素(珠海产),对照组使用进口尿促卵泡素(瑞士产),均从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的第3~5日开始,每日肌内注射75 IU,监测用药期间2组的卵泡发育情况、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基础体温、有否排卵及妊娠,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和100%,排卵率分别为94%和97%,妊娠率分别为13%和9%,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比较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与进口尿促卵泡素比较,两者临床疗效相近,患者耐受性好,无不良反应发生,而前者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29.
子宫腺肌症1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的发病相关因素,临床表现及临床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11例病理确诊为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1例平均年龄为43.2岁,30~50岁占81.9%,经产妇占91.0%,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痛经(70.2%)、月经异常(63.0%)、子宫增大(95.5%),术前诊断符合率55.9%,B超诊断符合率53.2%,血清CA125检测阳性率70.4%,MRI检测阳性率90.9%。结论:子宫腺肌症的发病与分娩、宫腔操作等造成子宫内膜侵入子宫基层生长有关,其临床表现以痛经、月经异常为主,单靠临床表现诊断该症准确率低,综合临床表现、B超及血清CA125的联合检测能提高子宫腺肌症的术前诊断率,MRI诊断子宫腺肌症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方式、适应症和疗效。方法 :应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5 2例。结果 :术中共发现肌瘤 6 7个 ,肌瘤直径 3~ 10 cm,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93.7min和 79.8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 6 .2 d,肌瘤直径≥ 6 cm者比肌瘤 <6 cm者出血量明显增加 (P<0 .0 5 ) ,但手术时间无明显区别 (P>0 .0 5 ) ,术后无 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肌瘤切除术 ,创伤小 ,恢复快 ,术后患者月经正常 ,不影响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