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了解不育男性解脲脲原体(UU)的感染率,分析UU感染对常规精液参数的影响;探讨不育男性合并UU感染者抗精子抗体(AsAb)及其不同类型的分布。方法:选取2016年4~11月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662例,25例生育者为对照组,检测UU、精子质量参数和AsAb及其类型的分布情况。结果:不育组(阳性率52.87%,350/662)较对照组(阳性率16.00%,4/25)UU感染率明显增高(χ~2=11.68,P0.05)。UU阳性不育组患者,精液量、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均0.05)。UU阳性不育组患者精浆总AsAb阳性率为43.4%,比UU阴性不育组的36.5%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3.25,P0.05)。UU阳性不育组精浆AsAb-IgA、AsAb-IgM、AsAb-IgG,与UU阴性不育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UU阳性不育组血清AsAb-IgA、AsAb-IgM、AsAb-IgG阳性率分别为23.6%、16.9%、32.7%,UU阴性不育组血清AsAbIgA、AsAb-IgM、AsAb-IgG阳性率分别为17.0%、20.5%、28.9%,AsAb-IgM、AsAb-IgG无显著性差异,但UU阳性组AsAb-IgA的阳性率明显增高(χ_(IgA)~2=4.03,P0.05;χ_(IgM)~2=1.22,χ_(IgG)~2=0.99,P0.05)。结论:男性不育患者UU的感染率更高,UU感染者精液量、精子总数、活动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显著降低,并导致血清AsAb-IgA阳性率升高。  相似文献   
32.
程洪波  原英姿  王昆  齐红霞 《护理研究》2008,22(29):2666-2666
75%乙醇是医院外科手术前后所必需的一种皮肤消毒用品.过去使用的乙醇包装为每瓶500 mL,使用白色天然橡胶塞,虽然胶塞开启使用方面很方便,但是天然橡胶塞成分复杂,存在引起注射剂热源、澄明度和不溶性微粒等检查不合格的异性蛋白等杂质[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注射液用卤化丁基橡胶塞>及<注射用无菌粉末用卤化丁基橡胶塞>规定在2005年7月1日以前淘汰以前所用的"白色天然橡胶塞"[1].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分析不孕症女性生殖道常见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比较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与培养法或乳胶法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和生殖支原体(MG)检出的差异。方法 2016年6月~9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467例女性不孕患者,年龄20~48(31.52±6.83)岁,分析UU,CT,NG和MG的感染分布状况。选择其中352例行辅助生殖技术的女性患者,年龄21~46(30.67±6.67)岁,取生殖道拭子标本,一份以培养法或乳胶法检测UU或CT。另一份用SAT法进行检测,根据实验结果评估两种方法检测相应微生物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结果467例不孕女性生殖道拭子检测结果中UU阳性率最高62.53%(292/467),CT阳性率1.93%(9/467),NG阳性率0.21%(1/467),MG阳性率1.71%(8/467)。与正常对照组[23.81%(25/105)]相比不孕女性组UU感染率更高(χ2=52.01,P<0.01)。对352例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孕女性患者用不同检测方法检测UU,CT,UU拭子培养的阳性率为48.9%,UU-SAT检测阳性率为63.9%,SAT法阳性率高于培养法。拭子培养和SAT检测结果经配对四格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93,P<0.01),显示SAT法检测UU具有更高的敏感度。CT-SAT检测阳性率为1.71%,CT乳胶法检测阳性率为0.28%。乳胶法检测结果与SAT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分析,P<0.05),SAT阳性率和敏感度更高。结论 不孕女性生殖道常见病原体以UU最为多见,其次为CT和MG。SAT法与培养法或乳胶法检测UU和CT相比较,前者具有更高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OTOF基因在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听神经病家系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听神经病家系中现存9名成员、3例散发听神经病患者和3名听力正常者为研究对象,用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对1例家系患者DNA进行OTOF基因全部编码区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标准序列对照进行突变筛查;针对发现有突变的外显子,对其余受试者DNA样本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在OTOF基因相同部位上检测到10个新的碱基变异,但均未引起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结论:该家系成员OTOF基因未发现有意义的突变位点,提示新基因参与家系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对比观察3种压迫止血方法 对于出凝血异常患者血管穿刺后压迫止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出凝血异常的300例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手指压迫、传统点压式加压止血带和T型血管压迫止血器进行止血.对比3种止血方式的止血效果和止血相关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使用T型血管压迫止血器的100例患者中,发生出血、瘀斑或血肿1例,操作人员接触血液0例,引起末梢血运异常2例,引起舒适度改变共6例.A组发生例数分别为11、8、1、14例,B组分别为15、2、9、28例.以上指标C组明显好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型压迫止血器极少发生出血、瘀斑或血肿,使用过程中可杜绝血液接触,对末梢循环影响较小,大多数患者舒适度良好,是一种方便、高效、值得推广使用的压迫止血工具.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52例不能排外MDS病人的VEGF水平做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通过研究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与精子常规和形态之间的关系,评估其在男性不育诊疗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活性,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测精液常规参数、精子形态精子。结果顶体酶异常组与顶体酶正常组的精子浓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顶体酶正常组与顶体酶异常组精子头部畸形百分率、颈和中段畸形百分率、主段和尾部畸形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子顶体精氨酸酰胺酶对判断精子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作为评价精子功能,辅助诊断男性不育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血友病髂腰肌血肿的CT 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7例血友病髂腰肌出血患者均进行1次或多次CT检查,并对血肿的发病部位、大小、形状、密度、与周围组织间关系、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7例患者CT检查均可见髂腰肌内不同密度的块状或结节状血肿影,其中左侧髂腰肌出血9例(53%)、右侧5例(29%),双侧出血3例(18%)。共发现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血肿20个,其中急性期血肿10个(50%),呈高密度影,CT值为66~70 Hu,平均(68.54±3.27)Hu;亚急性血肿8个(40%),呈稍高密度影,CT值为51~65 Hu,平均(59.1±7.95)Hu;慢性期血肿2个(10%),呈低或等密度影,CT值为38~50 Hu,平均44 Hu。经CT测量计算,初发血肿血量为68~766 mL,平均(222.74±166.40)mL。结论 CT不但可以诊断血友病髂腰肌血肿,而且可以为临床正确诊疗提供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人微小病毒B19(HPVB19)与成人血液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139例血液病患者血清中HPVB19抗体IgG、IgM;与正常对照35例进行分析。结果:2组数据方差齐性Levene检验结果显示方差不齐,相应得到2组人HPVB19抗体IgG和I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血液病患者HPVB19抗体IgG、IgM都高于正常人。免疫性血液疾病(36.67%)及血液肿瘤(29.51%)HPVB19感染率较高。而再生障碍性贫血(18.18%)、缺铁性贫血(12.5%)HPVB19感染率则较低。结论:对于免疫性血液疾病及血液肿瘤,当出现治疗效果不显著时,建议检测HPVB19,对有HPVB19感染患者,加用免疫球蛋白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0.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双侧输精管缺如(CBAVD)患者超声分型在临床取精方式选择中的意义。 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97例CBAVD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临床体格检查、精液分析、血清性激素水平检测、CFTR基因△F508突变位点检测、经阴囊与经直肠超声检查、双侧肾脏超声检查后穿刺取精并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 结果 97例CBAVD患者经阴囊与经直肠超声检查显示输精管道缺如的部位不尽相同,依据附睾结构是否完整对CBAVD患者行超声分型,可分为附睾完整的CBAVD和附睾不完整的CBAVD两种类型,其中附睾不完整的CBAVD又可分为四种亚型,即双侧附睾均缺如;双侧附睾体、尾部缺如;双侧附睾体截断征,附睾尾部缺如;一侧附睾体、尾部缺如。依据不同超声分型选择合适的穿刺取精术,并以行ICSI治疗后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妊娠囊及心管搏动为临床妊娠标准,不同超声分型的CBAVD患者穿刺取精后临床妊娠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行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的患者和行睾丸穿刺取精术(TESA)的患者在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CBAVD超声分型显示了输精管道缺如的具体部位,为临床行ICSI治疗前选择合适的穿刺取精术提供了依据,避免因不必要的临床操作而增加患者痛苦。不同超声分型的CBAVD患者穿刺取精并行ICSI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