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8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6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1指南的制定过程1.1计划目标人群0~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肛门测温≥38%,发热时间≤1周)。1.2计划应用人群儿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和护理人员。1.3制定原则确定具有儿科临床工作经验和循证医学研究背景的专家作为主要制定人员,参照国际儿童发热的相关指南及规范,制定过程中广泛征询了儿科临床医生、护理和药剂等相关人员意见。对指南中重要或不确定的临床问题,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检测独立生长因子1(GFI-1)在Sézary综合征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的表达,为开发针对GFI-1基因靶点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分离纯化7例Sézary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CD4+CD7-的Sézary细胞(SS细胞)作为实验组,以10例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Sézary综合征来源细胞系Hut78细胞和人急性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Jurkat细胞为对照组.应用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GFI-1 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FI-1蛋白表达.用干扰素α2b(IFN-α2b)诱导Hut78细胞凋亡后,采用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用qPCR检测GFI-1、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Sézary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S细胞GFI-1 mRNA表达水平高于Jurkat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P均<0.05).SS细胞和Hut78细胞的GFI-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Jurkat细胞和正常人外周血CD4+T细胞(P均<0.05).IFN-α2b能够抑制Hut78细胞增殖,且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IFN-α2b处理Hut78细胞12 h和24 h后GFI1 mRNA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降低,P21、TRAIL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IFN-α2b处理Hut78细胞12 h和24 h后细胞的凋亡水平增加(P<0.05).结论 GFI-1基因在Sézary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S细胞中表达增加,IFN-a2b能抑制Hut78细胞GFI-1基因的表达,表明GFI-1基因可能在Sézary综合征患者SS细胞的肿瘤性增殖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能谱CT碘基值(IC)参数术前预测胃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月至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胃镜证实为胃腺癌并行手术切除的266例患者, 根据术后病理分为有脉管侵犯组(150例)和无脉管侵犯组(116例)。于术前1周内行能谱CT增强动脉期(AP)、静脉期(VP)和延迟期(DP)扫描。基于能谱CT碘图测量增强各期胃癌病灶的IC, 并计算标化IC(nIC)。测量肿瘤厚度。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信息, 包括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Lauren分型、神经侵犯、阳性淋巴结数目和阳性淋巴结比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间计量资料的差异, 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分类资料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建立联合参数。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IC参数和联合参数预测脉管侵犯的效能, 曲线下面积(AUC)的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有脉管侵犯组与无脉管侵犯组间肿瘤厚度、有无溃疡、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分化程度、阳性淋巴结数目、阳性淋巴结比例、Lauren分型和神经侵...  相似文献   
74.
添加妥泰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ennox Gastaut综合征 (LGS)是小儿时期常见的难治性癫 ,目前其抗癫治疗多选用丙戊酸钠、氯硝安定、卡马西平、拉莫三嗪等 ,但仍有控制不理想者。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2月 ,我们对经过多种传统的或新的抗癫药物治疗后仍不能控制的 17例患儿 ,在应用基础抗癫药物前提下 ,添加妥泰 (TPM ,托吡酯 )治疗 ,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病例选择标准 :(1)起病年龄在婴幼儿至青少年。(2 )临床有不典型失神、肌阵挛性、失张力及大发作等多种发作。 (3)绝大多数有病因 ,且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落后。 (4 )…  相似文献   
75.
小儿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就近来国内外有关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副作用的关系  抗癫痫药物基本的作用机制有三个 :①增加脑内γ -氨基丁酸 (GABA)能的递质系统 ,增强脑内的抑制功能 ;②阻断钠离子通道 ,稳定神经元细胞膜 ;③抑制钙通道 ,阻滞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一般来讲 ,作用于GABA能的抗癫痫药较其它作用机制更易产生行为方面的问题 ;而皮疹则多见于阻断于钠通道者。且通过GABA相关机制的药物与钠通道阻滞的药物易导致癫痫的加重或新的发作类型的出现。  抗癫痫药物副作用与其酶的诱导或抑制…  相似文献   
76.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产生的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已经引起临床专家的重视。ICI相关性肝损伤(immune-mediate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ICIs,ILIC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方法,且存在较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开展活检为主的相关检测,有助于判断并优化免疫相关毒性的管理。在ILICI治疗方面,证据表明并不一定要尽快予皮质类固醇治疗,需要在疗效、毒性和特定治疗需求之间取得平衡并通过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加以完善。未来应考虑采用合适的ICI剂量及寻找预测靶点,以期降低ILICI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同时需要进行深入的基础研究来阐明ILICI潜在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风险因素。随着临床循证依据的不断完善及研究的深入,ILICI的诊治水平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国外药师与医师协作实践现状,为提升我国药师与医师的协作提供借鉴。方法:查阅文献,梳理国外药师与医师协作实践经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结果: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在药师与医师协作方面取得较大进展,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协作模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法律规章,对我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结论:我国应从优化药学课程设置、设置协作药物治疗管理项目、拓展药师工作职能、运用财务激励、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药师与医师协作。  相似文献   
78.
<正>木村病(kimura’s disease, KD)是一种罕见的慢性非肿瘤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在中年亚洲男性。常见表现为头颈部区域逐渐增大的皮下肿块,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in E,IgE)水平升高,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组织病理学特征包括形成肉芽肿的淋巴滤泡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2]。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B-细胞淋巴瘤因子(B-cell lymphoma factor,Bcl-2),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上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腹腔注射(60mg/kg)制作大鼠早期糖尿病模型。于造模后4、8、12wk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取双眼全眼球组织做石蜡切片并做视网膜铺片,通过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的形态学和血管分布变化; 取双眼视网膜组织石蜡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和VEG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行ADP酶视网膜血管染色,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视网膜细胞的形态、细胞中Ca2+的荧光强度和分布变化。

结果:糖尿病组造模12wk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个数呈递增趋势。糖尿病组视网膜中周部和周边部可见无血管区,无血管区面积也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VEGF、Bcl-2和Bax光密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大鼠造模4、8、12wk比较,RGCs内钙离子荧光浓度逐渐升高,荧光染色强度比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Bcl-2和Bax表达非常明显,从而上调 VEGF的表达。Bcl-2、Bax和VEGF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0.
【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磁共振成像(IVIM-DWI)术前预测胃腺癌脉管侵犯的价值。方法:2021年1月-2022年5月,前瞻性搜集行根治性胃切除的胃腺癌患者的术前MRI资料,包括IVIM和DWI。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有、无脉管侵犯组。测量胃癌病灶的厚度、ADC和IVIM-DWI参数(D、D*、f)值,采用student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连续变量的差异,采用逻辑回归分析筛选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参数鉴别脉管侵犯状态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参数预测效能的差异。结果:共纳入73例胃癌手术患者,其中49例有脉管侵犯(67.12%)。有脉管侵犯组的肿瘤处胃壁厚度大于无脉管侵犯组,而ADC、D和f值均低于无脉管侵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处胃壁厚度及ADC、D和f值均能有效预测脉管侵犯状态,AUC分别为0.821、0.686、0.792和0.727(P均<0.05)。肿瘤处胃壁厚度[OR:1.302(1.098~1.543)]和f[OR:686.801(6.126~77004.267)]是预测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两者进行诊断时,AUC、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97、81.63%和91.67%,其AUC显著高于ADC和f(Delong检验,P均<0.05),但与D和肿瘤处胃壁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052)。结论:IVIM-DWI定量参数及肿瘤处胃壁厚度均能在术前有效预测胃癌脉管侵犯情况,尤其是肿瘤处胃壁厚度和f是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诊断可提高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