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原癌基因c-Ets-1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分型及预后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Ets-1蛋白在67份子宫内膜癌组织及34份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方法对其中12份子宫内膜癌标本及10份正常内膜组织中的c-Ets-1mRNA进行检测.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c-Ets-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5%,临床分期Ⅰ期、病理分级高分化、无肌层浸润及无复发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Ets-1蛋白含量及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临床分期Ⅱ、Ⅲ期、低分化、肌层浸润大于1/2及有复发的组织标本(P<0.05);而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仅呈阴性及少量呈弱阳性的改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相符,在子宫内膜癌中阳性表达率为90.4%,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仅有少量呈阳性.结论:与正常对照相比,c-Ets-1有肿瘤特异性,其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分型、转移及临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在SAP并发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病因及发病机制与人类SAP相似的大鼠SAP模型,测定SAP组与SO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肝肾功能及血清淀粉酶的变化,观察各器官的血管内皮病理损伤程度,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并比较不同时间点SAP组与SO组大鼠静脉血中血管脱落内皮细胞数量,动态观察SAP组大鼠血管内皮的损伤.结果 脱落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胰腺病理损伤及淀粉酶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时血浆胰蛋白酶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是组织脏器损伤的病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4.
突出三大特征 建设医院优秀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院文化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被称为“管理之魂”。现代医院管理参与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竞争,更是医院文化的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竞争,它不仅能丰富医院管理内涵,推动医院管理深化,更能促进医院管理的变革,带来医院丰厚的效益及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我们杭州萧山妇幼保健院几年来在医院文化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探讨原代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技术在治疗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选取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4组:烧伤治疗组(移植密度:A组:6.0×104/cm^2;B组:1.2×10^5/cm^2;C组:2.4×10^5/cm^2)和对照组(D组),不同移植密度治疗后,观察各组愈合情况。结果大鼠烧伤模型达到Ⅲ度烧伤模型要求,A组伤口收缩明显,收缩面积约为原面积的34.3%;B组和C组收缩面积均未超过21.0%。D组为瘢痕化愈合,收缩严重,为原面积的84.5%。A组与B组、A组与C组、A组与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瘢痕愈合、收缩比例比较P均〈0.01。结论原代自体表皮细胞悬液移植治疗Ⅲ度烧伤可行,移植密度以1.2×10^5/cm^2即可满足需要,创面形态和功能均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27.
目的:系统评价缺氧与ICU谵妄的相关性,为临床ICU谵妄的防治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Pubmed和Elsevier数据库,查找有关缺氧与ICU谵妄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截止到2016年1月,并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2篇研究入选,总样本量2922,其中发生谵妄的病例组768例,未发生谵妄的对照组2154例,Meta分析显示缺氧是ICU谵妄的危险因素,其合并OR值为3.168(95%CI:1.860~5.396,P<0.001)。结论:缺氧是ICU谵妄的高危因素之一,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宫腔镜手术中34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息肉样腺肌瘤33例,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1例。结果34例均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术,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15~60min,(28±5)min;术中出血量5~10ml。切除病灶大小为0.5~5.0cm,(1.5±0.9)cm。病灶位于宫底及宫角部14例,占41.2%(14/34);位于宫体11例,占32.4%(11/34);位于宫体下段3例,占8.8%(3/34);宫颈管内6例,占17.6%(6/34)。33例术后随访1~50个月,其中随访时间≥12个月28例,1例复发,再次手术切除后随访8个月无复发。结论有异常子宫出血及宫颈突出物应引起重视,无论B超影像学还是宫腔镜检查均不能明确诊断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确诊需要病理。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2例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儿的诊疗经过,为更好治疗胰腺肿瘤总结经验.方法总结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确诊后行肿瘤切除术.结果2例患儿手术顺利,均诊断为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例肿瘤位于胰腺体尾部,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胰体尾部切除术,另1例位于胰尾,行胰尾切除术.结论胰腺肿瘤在儿童有一定的发病率,一经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30.
目的总结经腹腔镜下行胆道穿孔修补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例胆道穿孔患儿采取腹腔镜下胆道穿孔修补、T管引流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随访1年的情况。结果5例均经腹腔镜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5±0.6h,术后38.5±6.9 h进食,术后6.7±.5 d出院。随诊1年,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特殊不适。结论腹腔镜技术应用于小儿胆道穿孔修补、T管引流术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