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篇 |
免费 | 1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9篇 |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30篇 |
内科学 | 34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9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57篇 |
预防医学 | 82篇 |
药学 | 36篇 |
中国医学 | 10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举宫器辅助单孔法腹腔镜输卵管结扎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举宫器辅助下单孔法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举宫器辅助下,对26例有盆腔手术史患者,应用带5mm操作孔的腹腔镜(operating laparoscope 5 mm),进行输卵管结扎术,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26例患者有盆腔粘连18例,全部患者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5min,平均出血5ml,术后2~3d出院。结论:有盆腔手术史患者,在举宫器辅助下行单孔法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2.
王春平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29(5):385-387
射频毁损(RFA)治疗肝癌近年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安全显效的特点,但治疗范围有限,目前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正致力于多方面研究以扩大治疗范围。现综述近年来RFA肝癌技术发展策略,包括增加总能量沉积、改善组织热传导、降低肿瘤的热耐受及减少靶组织的灌注血流4个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finogen,Fib)水平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87例未经治疗的HBV相关性HCC患者,按巴塞罗那分期标准分为:早期23例、中期20例、进展期23例和终末期21例。检测HCC患者Fib血浆含量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结果Fib血浆含量分别为早期(3.12±0.80)g/L、中期(4.65±1.38)g/L、进展期(5.90±2.85)g/L和终末期(3.60±1.87)g/L。66例患者AFP〉,20μg/L,占75.86%。AFP阴性HCC患者Fib值在进展期患者中明显升高。结论Fib水平与HCC的形成、发展、恶化、转移呈正相关,对HCC没有早期诊断价值,晚期HCC患者出现Fib水平明显低下时,提示预后差。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AFP低水平异常时,应关注成像技术检查而排除HCC。 相似文献
85.
目的比较分析研究NADH(nie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和HE(hematoxylin and eosin)染色评价射频治疗后即刻肝组织损伤。方法应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及LeVeen电极针,对5只实验猪肝脏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后即刻取肝脏,分别行NADH和HE染色,评价肝组织坏死程度。结果HE染色射频消融中央区表现为核浓缩、胞浆红染,而核碎裂、核消失少见,肝细胞索完整,其细胞核形态和排列较消融前无明显改变。周边带表现为肝窦充血、出血。消融中央区、周边出血带和正常区之间界限模糊,难以准确评价射频消融的组织坏死程度,而NADH染色见消融中央区肝细胞完全失去活力,周边充血出血带肝细胞尚有活力,与正常区呈色截然不同,境界清晰,可准确、快速地对射频消融的肝组织坏死程度作出判断。结论射频是一种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HE染色不能准确评价射频消融对肝组织的即刻灭活效应,酶组织化学NADH染色判定细胞活力简易、直观、准确。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利巴韦林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24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0×109/L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予皮下注射PegIFNα-2b 80 μg/周(体重<60 kg,剂量为50 μg/周)和口服利巴韦林(300 mg,3次/d),应用PegIFNα-2b前后1天各皮下注射G-CSF 200 μg,治疗24周并随访24周.结果 7例因依从性差、1例因严重皮疹而终止治疗.余16例患者完成治疗和随访,其中仅1例出现轻度胸骨疼痛,无1例出现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感染.在应用G-CSF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即升至干扰素适应范围内;治疗期间每周第7天平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为(1.49±0.32)×109/L;治疗结束后第12、24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与抗病毒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谷丙转氨酶(ALT)恢复正常.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治疗终点病毒学应答率、持续病毒学应答率分别为81.2%、75.0%、62.5%.结论 G-CSF联合PegIFNα-2b、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可有效、安全地应用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 相似文献
87.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应答。方法对具有肝穿刺标本的11例PBC-AIH重叠综合征、21例Ⅰ型AIH和20例PBC(Scheuer分期Ⅰ、Ⅱ期)患者进行比较,重点分析PBC-AIH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治疗应答。结果3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无显著差异;PBC-AIH重叠综合征血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免疫球蛋白IgM以及抗线粒体抗体(AMA)、AMA-M2阳性率明显高于AIH组(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以及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明显高于PBC(P〈0.05或P〈0.01)。肝组织学示界面炎/碎屑样坏死、小叶内炎症及胆管病变;重叠综合征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组7例中4例(57%)肝功能改善(P〈0.05),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组7例中5例(71%)ALT、胆红素(BIL)、AST恢复正常,ALP、GGT明显下降(P〈0.05或P〈0.01)。PBC组中13例(65%)ALT、BIL、ALP、GGT明显下降(P〈0.05)。结论PBC-AIH重叠综合征临床、血清学及组织病理学表现出AIH和PBC双重特征,不同于单纯的PBC和AIH,UDCA及泼尼松龙联合治疗有助于生化指标改善。 相似文献
88.
王春平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2000,(1)
丙型肝炎肝移植后复发率高,其自然病程、转归及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临床上主要依据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反复检测和肝活检确诊。单独应用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效果不佳,而早期应用干扰素与利巴韦林的联合治疗则显示良好的抗病毒、改善肝功能及减少肝排斥反应发生的效果。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研究肝硬化时Kupffer细胞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生成水平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建立CCl4诱导的肝硬化模型,分离、培养Kupffer细胞,快速^3H—PAF液闪检测Kupffer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内PA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AF在Kupffer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受体饱和结合实验和RT-PCR分析Kupffer细胞PAF结合能力及PAF受体mRNA表达水平。结果肝硬化大鼠Kupffer细胞合成与释放PAF明显增加,分别为对照组的1.48倍(P〈0.01)和2倍(P〈0.01)。免疫组化显示Kupffer细胞胞浆内PAF呈阳性表达。肝硬化大鼠的Kupffer细胞PAF结合能力Bmax明显升高(P〈0.01),而受体亲和力Kd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RT-PCR显示PAF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Kupffer细胞是肝硬化时PAF生成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增加PAF合成和释放并上调PAF受体表达,Kupffer细胞参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