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妈咪爱联合三黄屏风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清LP(瘦素)及NPY(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4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儿均进行饮食调整,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对照组妈咪爱口服,1.0 g/次,2次/d,温水冲服,共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黄屏风膏贴敷,连用3~4 d,共4周。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体质量、BMI指数变化,放免法检测血清LP及NPY水平变化,统计6、12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体质量及BMI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儿血清LP及NPY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观察组增加幅度更明显(P0.05)。随访6~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分别为2.5%、12.5%,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9.4%、2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妈咪爱联合三黄屏风膏治疗儿童厌食症疗效佳,能显著改善患儿营养状况,且复发率低,其作用与升高血清LP及NPY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2.
23.
笔者2006年3月-2007年3月采用温中散贴脐佐治阿奇霉素静点不良反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25.
笔者2006年3月-2007年3月采用温中散贴脐佐治阿奇霉素静点不良反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6.
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措施,本文介绍了应用退热利咽汤直肠滴入治疗疱疹性咽峡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临床上以截瘫为首发症状的老年腹主动脉栓塞较少见,现报告1例.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9岁,因双下肢运动、感觉消失,尿便困难45 h,于2010年12月16日16时入院.入院45 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运动、感觉消失,排尿困难,于当地医院,给予导尿等对症治疗,发现双下肢变凉、皮肤苍白,转入我院就医,急诊以双下肢截瘫收入我科.病程中意识清楚,自觉略腹胀,未排大便,尿中带血.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及糖尿病史.人院查体:体温:36 0℃,脉搏:80次/r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90 mmHg.神清语利,表情自如,被动体位,查体合作.双侧腹股沟区及大腿前方、阴茎、阴囊及会阴部可见皮肤瘀斑.专科情况:平双侧髂嵴水平以下皮肤浅感觉消失,腹壁反射、提睾反射消失,会阴部感觉及球海绵体反射、肛门反射消失.右侧股动脉未触及搏动,左侧股动脉可略触及搏动.双下肢肌张力略高,双下肢股四头肌、胫前肌、胫后肌群及拇长伸肌肌力0级. 相似文献
28.
29.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以大脑黑质致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丧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以运动障碍和认知缺陷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在关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探讨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一直被认为是多巴胺能神经元丢失的重要起始因素,目前认为是线粒体生物发生调控机制、基因突变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总结了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基因突变等线粒体功能障碍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以期为帕金森病的线粒体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131I治疗老年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96例老年DTC根治术后131Ⅰ治疗效果,根据手术病理、甲状腺吸碘率、Tg、TgAb、肺CT、颈部彩超等因素,采用相对固定剂量法,清甲治疗给予131Ⅰ 2.96 ~4.44 GBq,清灶治疗给予131I5.55 ~7.40 GBq,并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抑制治疗.随访18 ~ 36个月评价疗效.结果 96例131Ⅰ治疗老年DTC后,36例治愈,50例有效,10例无效.结论 老年DTC不同于中青年DTC,发现晚、预后较差.根治术术后1~2个月行131Ⅰ清甲成功率较高,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故老年DTC根治术后行131Ⅰ内照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