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国7城市婴儿辅食添加状况调查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目的:了解目前城市婴儿辅食添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北京、长春、呼和浩特、洛阳、西安昆明以及厦门7个城市内1123例有4-12个月婴儿的母亲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采用交叉表方法分析数据。结果:(1)有35%的婴儿在4个月前已经开始添加了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辅食;4-6个月时已添淀粉;水果、蔬菜、鸡蛋、鱼/肉和豆制品的比例分别是83%、70%、75%、79%、67%和64%;到6个月时添加一种及以上辅食的婴儿比例为99%,6种辅食全部都添加的达62%。淀粉、水果、蔬菜、鸡蛋添加次数为每天1次及以上的比例在70%及以上,而鱼、肉和豆制品仅为45%和32%。(2)促进婴儿4-6个月之间开始添加辅食的母亲方面因素有:职业为工人或干部、产后恢复工作,接受过辅食添加的宣传教育、正确掌握有关辅食添加的知识、知识来源于大众媒体、保健人员和医护人员等。结论:目前城市4-6个月的辅食添加率较高,应限制4个月以前开始添加辅食。应给广大育龄妇女提供更多、更好、更新的有关正确添加辅食的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加强社区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中国部分城市2岁儿童行为偏离的多因素多水平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了解中国城市城区幼儿行为偏离情况及家庭因素,父母育儿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单独影响和协同作用,为进一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选定的北京、山东、浙江、广东、湖北5个省(直辖市)的10个城市社区中,用《Aachenbach2-3岁儿童行为调查表(家长问卷)》及母亲养育问卷调查2岁儿童母亲,获得有关儿童行为及其家庭,父母育儿资料。统计儿童行为偏离率及分布,运用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方法分析儿童行为偏离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地区666名2岁儿童总行为偏离率为53.9%,多因素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家庭月收入、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与较高的儿童行为偏离有关。在控制了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后,父母育儿态度和行为对儿童行为偏离的负影响依然存在。结论:鉴于城市社区较高的儿童行为偏离率,个体保健难以对所有儿童提供心理干扰,建议通过开展社区健康促进活动,向儿童母亲传授适宜的育儿知识和技能,纠正母亲错误的育儿态度和行为,改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3.
妇女个性特征与更年期综合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45-55岁职业妇女191例,应用EPQ个性问卷和更年期症状Kuppevman评分法进行了评定。结果提示内向和倾向内向的人失眠发生率较高;高(P分)精神质的人易激惹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分的人;情绪不稳定和倾向不稳定的人头晕、乏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腰背关节痛,皮肤感觉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情绪稳定和倾向稳定的人。表明妇产科医生在药物治疗更年期症状的同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我国艾滋病相对高发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变化趋势.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研究地区HIV阳性孕产妇观察队列中已分娩的HIV感染产妇在孕期、分娩期和产后期分别进行随访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调阅病历的方式,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孕产史及分娩方式等资料,分析分娩方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1 187例HIV感染产妇中阴道分娩者占61.5%,剖宫产分娩者占38.5%;剖宫产分娩者中,择期剖宫产分娩者占54.7%,急诊剖宫产占45.3%.2004年至2011年,剖宫产分娩比例在32.0%~43.1%之间波动,其年度变化趋势无统计学意义(χ2=0.883,P>0.05);但剖宫产分娩产妇中,急诊剖宫产比例从2004年的54.5%下降至2011年的28.6%,呈逐年下降趋势(χ2=6.101,P<0.05).结论 我国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比例持续在较高水平,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HIV感染孕产妇剖宫产指征的正确指导.剖宫产分娩的HIV感染产妇中急诊剖宫产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提示HIV感染孕产妇HIV筛查及分娩服务质量逐年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45.
目的了解我国妇女常见病普查工作管理及相关政策情况,为制定妇女常见病普查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妇女常见病工作管理和服务质量。方法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选取北京、福建、山西、湖北、安徽、黑龙江、新疆、四川、甘肃、广西为调查现场,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总计抽取70所省、市、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对其妇女常见病普查管理工作进行定量及定性调查。结果调查的10所省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4所建立了妇女病普查管理工作制度;18所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8所建立了妇女病普查管理工作制度(44.4%);42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18所建立了相应工作制度(42.9%)。省级妇幼保健机构几乎没有开展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监督指导。18所地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中,有6所开展了妇女病普查工作的监督指导(占33.3%)。42所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中,只有17所开展了督导工作(占40.5%)。少数省/直辖市有全省/市统一的多部门合作妇女病普查专项政策,部分省/直辖市有全省/市统一的相关政策,其中有内容涉及妇女病普查工作要求。只有个别省/自治州/直辖市每年卫生局有一定的财政支持,免费为户籍人口妇女提供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妇女病普查有常规的督导、考核、质量评估工作。结论妇女常见病普查管理现况堪忧,存在制度缺失、监督不足、信息上报不准确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由卫生部出台制定统一的《妇女常见病普查工作管理规范》,进一步制订长期的、可持续性的妇女常见病普查政策,使我国妇女常见病工作能够实现常规化、规范化、持续化、全覆盖。  相似文献   
46.
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不同职业和年龄育龄妇女的妊娠、分娩、人工流产、避孕和妇科常见疾病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农民组妊娠和分娩次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而人工流产次数明显低于其它职业组30岁以下组的妊娠和分娩次数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在避孕方法上,农民组采用男、女性绝育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组,而采用宫内节育器、避孕套和避孕药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职业组.妇科常见病中,以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最高,为46.5%,其他依次为痛经、月经不规则、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提示育龄妇女生殖健康问题较严重,应引起育龄妇女和医疗保健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47.
25年初产妇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 从初产妇剖宫产率和适应证的变化中,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方法 抽样选择1970~1995年25年初产妇剖宫产病例562例,比较及分析其剖宫产率及适应证的变化.结果 初产妇剖宫产率自80年代逐年上升.在剖宫产适应证中,难产因素比例逐年下降,胎儿因素比例逐年上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增加和产妇年龄的增大也是影响初产妇剖宫产率增高的原因.结论 初产妇增多并不是引起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孕产期保健,鼓励产妇阴道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48.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流行状况与预防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条途径。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产后哺乳等过程中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导致胎儿或婴儿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方式。到目前为止.母婴传播(mother to children transmission,MTCT)是15岁以下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主要途径。中国艾滋病流行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49.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即倡导宫颈癌细胞筛查,随后国家开展了妇女常见病的普查普治.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很多癌症高发区均开展了官颈癌筛查工作.政府也拨出经费,支持妇产科医生到农村筛查.经过长期宣传教育、早期筛查,以及生育行为改变等综合措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建国后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不同妇女人群对妇女病普查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妇女常见病普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选取北京、福建、山西、湖北、安徽、黑龙江、新疆、四川、甘肃、广西为调查现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7 261名调查对象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共有3 040名妇女2004至2006年三年期间接受过妇女病普查服务,占42.0%.妇女人群对妇女病普查的利用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参加普查的意愿是影响其接受普查行为的最主要因素(OR=5.022);无业者普查率低于行政/技术人员、工人和农民(OR分别为1.597、2.292、2.181);受教育程度越低,普查率越低(OR=1.707);55岁以上年龄组的妇女普查率低于35~44岁和45~54岁年龄组(OR分别为1.683、1.378).结论妇女人群对妇女病普查服务的利用不足,应针对其原因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妇女人群对妇女病普查的认识,提高妇女参加普查的比率,促使妇女病普查服务得到更好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