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4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探讨竹叶青蛇蛇毒模型中血清蛋白的表达,阐明竹叶青蛇蛇毒在染毒过程中标志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将12只雌雄不限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6只.模型组家兔给予20 mg·kg-1竹叶青蛇毒肌肉注射,假手术组家兔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注射;4 h后,2组日本大耳兔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心脏采血,分离血清,采用绝对定...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通过测定丙硫乙烟胺(Th)对128株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MIC与既往Th的用药史及经过含Th方案治疗的疗效相关性,以期确定Th的临床耐药界限。方法住院的结核病患者128例,留取痰或体液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MIC测定,并系统观察47例肺结核患者接受Th治疗方案的痰菌阴转率,各组间率的比较用x^2检验。结果(1)既往未接受Th药物治疗的临床分离株中,MIC=2.5μg/mL者占72.5%,MIC≤5.0μg/mL者占77.5%;(2)既往曾接受Th药物治疗的临床分离株中,MIC〉5.0μg/mL者占96.4%;(3)如以MIC≥5.0μg/mL为临床耐药界限。MIC〈5.0μg/mL与MIC≥5.0μg/mL比较,3、6、12个月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3.6%、75.0%、82.1%及≥5.0μg/mL 3、6、12个月患者痰菌阴转率分别为53.6%,75.0%,82.1%及15.8%,31.6%、42.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1)曾接受Th药物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分离株MIC显著高于未接受Th治疗的患者,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MIC随之升高;(2)根据MIC与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提示采用MIC≥5.0μg/mL为临床耐药界限为宜;(3)既往曾接受Th药物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应进行Th的药敏试验,并坚持合理、联合用药的原则,防止耐药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4.
葛根素、川芎嗪、丹参注射液对家兔软脑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葛根素、川芎嗪、丹参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机制。方法 :采用闭合式颅骨开窗法 ,应用多部位微循环观察仪及微循环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 ,观察用药前后家兔软脑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正常家兔静脉注射葛根素 ( 5 0 mg/kg) ,对微血管的管径及血流速度的影响较小 ;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 ( 1ml/ kg)、川芎嗪 ( 2 0 ml/ kg)、维脑路通 ( 1ml/ kg)均有扩张微动脉、增加微动脉血流速度的作用 ,对微静脉作用较小。其中丹参注射液作用最为明显。结论 :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川芎嗪、维脑路通系通过扩张软脑膜微动脉、增加微动脉血流速度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5.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评价脑缺血的指标各种各样 ,在实险中选取何种指标评价是试验成功的关键 ,本文就脑缺血大鼠在记忆、形态、微循环等指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与评价  相似文献   
96.
针刺对家兔脑软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流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电针足三里、曲池、人中和内关穴,观察家兔软脑膜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及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刺激足三里引起激动脉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作用明显;电针曲池亦引起微动脉扩张,血流速度加快,但作用较弱;电针人中,内关引起微动脉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微静脉反应均较弱。  相似文献   
9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新的耳鼻咽喉课程倡导以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旨在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耳鼻咽喉临床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8.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脑内存在免疫炎症反应及外周细胞免疫低下。植物雌激素是指提取自天然植物中的雌激素,可与人体内雌激素受体(estro- gen receptor,ER)结合,对机体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也是一种植物雌激素。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AD炎症病理模型,观察大豆异黄酮对S100β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AD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1 资料1.1 实验动物及分组:健康雌性Wistar大鼠60只,10-12月龄, 体重350-400 g。每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Aβ25-35组、大豆异黄酮低剂量组(简称低剂量组)、大豆异黄酮高剂量组(简称高剂量组)、苯甲酸雌二醇组(简称雌激素组)。术后次日起,低剂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表柔比星+异环磷酰胺(1AP)方案治疗复发及耐药性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7月-2008年1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收治复发及耐药性卵巢癌患者25例,均行IAP方案(其中奥沙利铂130 mg/m2,表柔比星50~60 mg/m2,异环磷酰胺3~4 g/m2)化疗,疗程间隔3周.其中接受≥2个疗程IAP方案化疗的21例纳入本研究,并对其疗效及化疗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共接受80个疗程的IAP方案化疗,化疗疗程的中位数为4个[(2~7)个].结果 (1)疗效评价:21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48%),部分缓解5例(24%),病情稳定1例(5%),病情进展5例(24%),有效率达71%.其中,原发性铂类药物耐药患者的有效率为60%(6/10),继发性铂类药物耐药患者的有效率为7/8.IAP方案化疗后肿瘤无进展时间的中位数为11个月(1~33个月),总生存时间的中位数为31个月(1~71个月).(2)副反应:80个疗程的化疗中,血液学副反应(Ⅲ~Ⅳ度)的发生率为30%(24/80),非血液学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毒性反应(38%,30/80)、浅表静脉炎(29%,23/80)等.结论 IAP方案用于复发及耐药性卵巢癌患者的三、四线挽救性化疗,其疗效较好,且副反应可耐受,但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0.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薛慧  王世军 《新中医》2007,39(2):96-98
随着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开发,诸多研究者发现部分中药或其有效成分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起到抗肿瘤作用。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与传统的化疗药物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如不良反应少、不会产生耐药、能从根本上遏制肿瘤复发、转移等。肿瘤转移离不开新生血管,血管生成抑制剂的应用不仅使肿瘤得不到营养,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而且切断了肿瘤的转移途径,有效地抑制肿瘤复发和转移。笔者就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