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发病率7%~10%,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HDCP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学说很多,包括遗传、免疫、胎盘或滋养细胞因素、细胞因子、钙离子作用、血管内皮损伤等[1-3],有研究认为Fas基因的过度表达引起滋养细胞凋亡过度,母体TNFRSF6-670位点上携带G可以增加发生子癎前期的危险性[4],但上述学说都无法对HDCP的发生和发展做出完整解释.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5-7].本研究试通过分析孕妇SCL-90(Derogatis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与HDCP发生的相关性,验证HDCP中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为HDCP的病因学研究探讨新途径.  相似文献   
3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作为一种内分泌因子,在人类妊娠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其含量和磷酸化程度均发生变化,与胚胎植入、胎儿生长发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娩启动等密切相关.从IGFBP-1表达的变化可了解各种妊娠期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其诊断胎膜早破、预测早产.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depression,PPD)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模式。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孕妇310例为观察组,外院孕妇172例为对照组。产前:妊娠12周、28周、36周时分别进行焦虑和抑郁问卷调查,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外,发现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孕妇学校培训;产时:观察组在宫口开大3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产时护理;产后:3周、6周随访进行艾迪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scale,EPDS)评分,对焦虑和抑郁状态进行干预,PPD患者给予药物和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妊娠12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初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周、36周SAS和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3产程末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催乳素(prolactin,PR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7天E2、P、P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3周、6周的EPDS评分和PPD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产时、产后三阶梯预防PPD模式有效,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估CVS用于双绒毛膜双胎介入性手术的安全性,探讨与手术相关的胎儿丢失并分析产科结局。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产检并分娩的195例双绒毛膜双胎,其中52例行绒毛取样术(CVS组)、63例行羊膜穿刺术(AC组)。回顾分析孕妇特征、穿刺指征、手术相关胎儿流产率及产科结局。结果:CVS组穿刺指征主要为高龄(48.6%)、双胎或之一NT增厚(27%)、因母体子宫因素要求行减胎前诊断(24.3%)、夫妻双方地贫携带(5.4%)为主。AC组穿刺指征主要为高龄(47.2%)、胎儿超声结构异常(29.1%)、不良孕产史(20.0%)、唐氏筛查高风险(12.7)。双胎一次性穿刺成功率CVS组98.1%、AC组100%,CVS组、AC组均未有病例发生2周之内与手术相关流产。CVS组、AC组和未穿刺组的胎儿总体丢失率分别为2.7%、5.4%和6.3%,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的早产、新生儿出生体重及NICU入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绒毛膜双胎妊娠执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或取材方式的选择基于以下因素:适应证、胎龄、技术难度、进行减胎的可能性以及操作者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