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5篇 |
内科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7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药学 | 24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2.
患者男性,44岁,因汽车撞伤后胸闷气急26小时于1977年4月15日急症入院。入院后经各种检查诊断为右侧第12肋骨骨折,左侧第10肋骨骨折并发左侧液气胸,肺被压缩85%。同时有腹部挫伤,上腹部疼痛及腹胀,腹腔穿刺有血液。遂行急症手术,先经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插入胸腔引流管作闭式引流。后在静脉复合麻醉下作剖腹探查术,证实为脾破裂而施行脾切除术。术后第二天因高热40.5℃、咳嗽排痰困难,而施行气管切开术。以后病情一度好转。但术后第四天,又并发肺部感染,痰培养为副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阳性),药敏试验除新霉素外余均不敏感。故一直保留气管套管。术后第9天晚6时许(即气管切开术后第9天). 相似文献
113.
不同麻醉方法对胸科手术病人红细胞内糖代谢及血浆脂质过氧化物、谷胱甘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开胸手术病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血浆脂质过氧化物(MDA)及谷胱甘肽(GSH)的影响。方法:28例胸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单纯吸入1.5~2.0最低肺泡吸入有效浓度(MAC)的异氟醚全麻,B组为1.0 MAC异氟醚复合连续硬膜外麻醉。于麻醉前、手术60 min、术后1 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分别取静脉血,测定红细胞G-6PD、PFK活性及血浆MDA、GSH浓度。结果:与麻醉前值相比A组病人术后第1天红细胞G-6PD活性明显上升,PFK活性显著下降(P<0.05);同时血浆MDA浓度显著上升,GSH浓度显著下降(P<0.05)。B组上述指标变化程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开胸手术后红细胞糖代谢向抗氧化应激方向重新调定,异氟醚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缓此变化。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为了解上腹部手术后红细胞内糖酵解通路是否全面受到抑制 ,观察红细胞内己糖激酶 (HK)和磷酸果糖激酶(PFK)活性的变化。方法 :2 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硬膜外阻滞 (EB)组 ,异丙酚静脉麻醉 (PRO)组。于麻醉前、手术 6 0 min、术后 6 0 m in、术后第 1天和第 2天 5个时点取静脉血 ,同步测定血糖和 HK、PFK活性。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 1天 HK和 PFK活性均明显下降。与麻醉前值分别相比较 ,每克 Hb HK活性 :(1.35± 0 .95 )∶ (1.90± 1.0 2 ) IU(P<0 .0 5 ,EB组 ) ;(1.0 1± 0 .42 )∶ (1.91± 0 .6 3) IU(P<0 .0 1,PRO组 )。每克 Hb PFK活性 :(0 .90± 0 .49)∶ (1.86± 0 .49) IU (P<0 .0 1,EB组 ) ;(0 .81± 0 .32 )∶ (1.70± 0 .70 ) IU(P<0 .0 1,PRO组 )。术后 6 0 min和第 1天、第 2天血糖值明显高于麻醉前值 (P<0 .0 5或 P<0 .0 1)。结论 :上腹部术后高血糖状态下 ,红细胞内 HK、PFK活性均下降。提示术后红细胞内糖酵解通路受到全面抑制。 相似文献
115.
吸入性全身麻醉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临床使用的4个吸入性全血麻醉药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50只家兔随机分成五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C组)外,另四组分别吸入55%-60%氧化亚氮(N组),4.5%-5.0%乙醚(E组),0.8%-1.0%氟烷(F组),0.8-1.0%异氟醚(I组)4小时后,用薄层色谱法对全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中的表面活性物质作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定性分析得到9种磷脂,胆固醇及甘油脂类,定量检测显示,与C组相比,全肺组织及细胞的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在E,F和I组均有明显增加(P<0.05),N组基本不变,肺泡灌洗液中表面活性物质的含量在E,F和I三组不变,而N组显著增高(P<0.01),表面活性物质的各磷脂组分含量百分比检测结果显示,磷脂酰胆碱在全肺的E,F,I组及肺泡灌洗液的N,E,F,I组均显著升高,结论:吸入非脂溶性全身麻醉药后肺泡腔内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吸入脂溶性全身麻醉药后全肺组织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增加,但滞留在细胞内,吸入上述四个全身麻醉药后磷脂酰胆碱的比例均升高。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氯胺酮和γ-羟基丁酸钠对支气管平滑肌腺苷酸环化酶(AC)和磷酸二酯酶(PDE)活力的影响.方法:离体实验,分为对照组、氯胺酮组和γ-羟基丁酸钠组,每组8只家兔.氯胺酮和γ-羟基丁酸钠的实验浓度分别为2.3×10-4M和3.0×10-3M.结果:氯胺酮和γ-羟基丁酸钠对AC活力无明显影响,但均可显著抑制PDE的活力.两组PDE活力分别为2.42±0.63U和3.60±0.87U,与对照组4.58±0.42U相比,分别P<0.01和P<0.05.结论:氯胺酮和γ-羟基丁酸钠均可减少支气管平滑肌中cAMP的降解,这可能是氯胺酮和γ-羟基丁酸钠在麻醉中使支气管平滑肌张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