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5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2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301篇
内科学   202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561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26篇
  5篇
中国医学   196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44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欲完善和改进T细胞-E玫瑰花试验的检测条件,提高制品生物学活性检测的准确性。探究了E玫瑰花试验的影响因素。观察比较不同的脱E受体法、淋巴细胞和绵羊红细胞的比例、Hank s液的pH、离心速度对形成E玫瑰花结花率的影响以及染色和计数时间对E玫瑰花结花率观察的影响。观察不同来源的淋巴细胞与不同种红细胞形成E玫瑰花的相关情况。实验显示,脱E方法的优化更能反映胸腺肽制品的生物学活性,E玫瑰花的结花率明显优于常规脱E法。Hank s液的pH在7.0~7.5之间结花率为最佳。淋巴细胞和绵羊红细胞的最适比例为1∶20。离心速度以800 r/min为宜。染色后4℃放置,16~20 h内观察为结果的最佳观察时间。豚鼠胸腺与家兔红细胞以及小牛胸腺与绵羊红细胞均具有相关性形成E玫瑰花。结果证明,优化试验条件有利于提高制品生物学活性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2.
我科自2001年1月~2004年7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3.
不同剂量黄芩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剂量下黄芩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方法:采用HPLC-ECD技术,对灌胃给予黄芩素药低、中、高剂量(20,100,200 mg.kg-1)后,大鼠血浆中黄芩苷的浓度进行测定,比较了不同给药剂量下,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图。结果:黄芩苷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均存在双峰现象。黄芩素低剂量组:黄芩苷的Tm ax=1和9 h,Cm ax,1 h=3.74μg.mL-1,Cm ax,9 h=2.18μg.mL-1,AUC0~24 h=30.44μg.mL-1.h;黄芩素中剂量组:黄芩苷的Tm ax=1和13 h,Cm ax,1 h=15.32μg.mL-1,Cm ax,13 h=6.76μg.mL-1,AUC0~24 h=123.77μg.mL-1.h;黄芩素高剂量组:黄芩苷的Tm ax=1.5和9 h,Cm ax,1.5 h=14.63μg.mL-1,Cm ax,9 h=10.92μg.mL-1,AUC0~24 h=149.63μg.mL-1.h。与低剂量(20 mg.kg-1)相比,中、高剂量组的剂量分别增加了4和9倍,但AUC0~24值仅提高了3.1和4倍。结论:黄芩素给药剂量在20~100 mg.kg-1间,代谢产物黄芩苷的药动学行为呈线性关系;黄芩素给药剂量在100~200mg.kg-1间,黄芩苷的药动学行为呈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4.
肿瘤就是体内的痈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体的肿瘤是由于瘀,形成像体表所见的痈和疽,而内攻的痈疽就是癌。  相似文献   
105.
东北刺人参为五加科刺人参属的一种多年生药用植物,以根及根茎入药.<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其性温,味辛、苦,具有补气,助阳之功效.现对其近30年间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栽培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6.
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琳  张振秋 《中药材》2008,31(1):32-35
目的建立穿心莲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全面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了11个不同产地穿心莲药材样品.色谱条件Phenomsil ODS(250 mm×4.6 mm,5 μm)柱,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A)-0.2%甲酸(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以9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0%,建立了操作简单、分离度佳、重复性好的穿心莲药材指纹图谱检测方法,不同产地药材指纹图谱具有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的穿心莲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穿心莲药材的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107.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教师角色已不再适应教育发展的新特点.大学英语教师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积极转变观念,扮演好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应扮演的角色.即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指导者,课程教学的设计者、开发者,学生情绪的调控者,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双(α-呋喃甲酸)氧钒(VO-FA)与六味地黄丸联合对正常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组作对照,高、中、低3个剂量的VO-FA组,以及3个剂量与六味地黄丸联合使用组.雌雄鼠按1:1合笼交配,雄鼠交配前连续给药40d,雌鼠交配前连续给药20d并继续给药至交配成功后6d.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以及生殖指标的变化.[结果]除VO-FA高剂量组雌雄鼠活动迟缓外,其余各组机体状况均未见异常.雄鼠生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雌鼠除VO-FA高剂量组,其他各组体质量比正常组明显增加;除VO-FA高剂量组交配时间迟缓,孕鼠数少,妊娠率低,其余各组无明显差异:与VO-FA高剂量组比较除正常组外各组的妊娠牢均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胎鼠的生殖指标中,除VO-FA高剂量组活胎数目少,各组均无差异.[结论]VO-FA高剂量组对雌雄鼠的活动能力,雌雄鼠的交配时间长短,孕鼠数目以及胎鼠的活胎数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雌雄小鼠一般生殖毒性研究,未见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对高胆固醇和apoE4致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免疫萤光进行鉴定。用160μg/mL银杏内酯B处理海马神经元16h,40μg/mL 25-OH-胆固醇和30μg/mL载脂蛋白E4继续处理24h。通过Hoechst试剂盒测定神经元的凋亡,实时定量RT-PCR测定bax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银杏内酯B抑制神经元凋亡,上调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结论:银杏内酯B对高胆固醇和apoE4损伤海马神经元凋亡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调节两种凋亡相关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对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肠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 新生1日龄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NEC模型组;C组为NEC模型后灌胃给Gln组(2.0 g/kg·d).建立NEC模型,连续3天给予新生鼠100%二氧化碳5 min,然后再给予100%氧气5 min,放回母鼠身边喂养,第4天断头处死新生鼠,取肠道组织待检.分别取近回盲段2~3 cm肠道组织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作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肠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B组HE染色切片见肠壁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病理评分的中位积分为3分;C组有的肠黏膜正常,有的轻度肠上皮细胞脱落,有的绒毛轻度坏死,病理评分的中位积分为1分.B组PCNA数量均低于A组及C组(P<0.01).B组的肠黏膜细胞凋亡的数量高于A组及C组(P<0.01).结论 NEC时,新生鼠肠黏膜受损,增殖减慢,细胞凋亡的数量增加;补充Gln可促进NEC新生鼠肠黏膜隐窝细胞增殖,减少肠黏膜细胞凋亡数量,使肠黏膜修复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