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18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82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孩子与父母分离时间过长会引起心理、行为问题,但缺少对寄宿制小学生的研究。本文探讨寄宿制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MTT法评价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三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三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均呈现出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其细胞毒性为l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3.
耳声发射在高危新生儿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124名高危新生儿测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耳声发射(DPOAE),对其中一项不能通过者一月后复查,仍不能通过者3个月复查,如仍不能通过行OAE 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行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单耳TEOAE异常者28例次,DPOAE异常者33例次,双耳TEOAE异常者26例次,DPOAE异常者23例次。生后第一次查OAE124人,未能通过69人,生后一月复查65人,未能通过者26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0.8%,经ABR检查为单耳轻度听力损害。结论:(1)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8%;(2)对第一次不能通过OAE的婴儿,尚不能断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和随访。(3)应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4)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生后虽OAE正常,但需进一步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某些高危因素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尽早发现听力障碍,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124名高危新生儿测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耳声发射(DPOAE),对其中一项不能通过者一月后复查,仍不能通过者3个月复查,如仍不能通过行OAE+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明确听力障碍的原因并行干预治疗.结果显示单耳TEOAE异常者28例次,DPOAE异常者33例次,双耳TEOAE异常者26例次,DPOAE异常者23例次.生后第一次查OAE 124人,未能通过69人,生后一月复查65人,未能通过者26人;生后3个月复查,未能通过者2人,生后6个月复查,1人未通过,异常率0.8%,经ABR检查为单耳轻度听力损害.结论(1)高危儿听力障碍的发生率为0.8%;(2)对第一次不能通过OAE的婴儿,尚不能断定为听力障碍,要定期复查和随访.(3)应对所有出生的新生儿都进行听力筛查,不能只限于高危儿.(4)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生后虽OAE正常,但需进一步随访和复查.  相似文献   
15.
张嬿  石红 《生殖与避孕》2003,23(6):323-326
目的:研究人子宫内膜共培养体系对早期鼠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及移植后的妊娠情况。方法:将2-细胞小鼠胚胎与人子宫内膜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对照组为无营养细胞的单纯培养液,每日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发育情况。将培养到囊胚期的胚胎移植回小鼠的子宫腔,观察着床情况。结果:共培养体系中68.3%的2-细胞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期,50.8%发育至囊胚期,囊胚的孵化率为36.7%,胚胎的着床率为25.0%。而对照组只有24.8%的2-细胞胚胎发育至桑椹胚期,11.4%到达囊胚期,且其中大部分为早期囊胚即停止发育。另外对照组细胞碎片出现早且多,卵裂球不均匀,胚形态差,移植后胚胎的着床率仅为3.1%。结论:人子宫内膜细胞共培养体系可以促进小鼠胚胎的体外发育,改善胚胎的质量,提高着床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广州管圆线虫病的临床特点及死亡原因,提高对儿童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认识。方法 对3例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尸体解剖、病理切片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 3例死亡病例均有广州管圆线虫虫体栓塞肺动脉,形成肉芽肿性肺炎,临床表现为肺炎和呼吸衰竭;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不高,未发现幼虫,脑组织肉芽肿性脑膜炎;异位寄生1例,寄生于左眼前房。3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儿童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侵犯肺和脑组织,易误诊为肺炎和脑膜炎,呼吸衰竭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126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定量超声测定仪筛查糖尿病人群骨密度。结果:按照年龄、性别分组、分别计算女性、绝经后妇女、绝经前女性及男性骨质疏松、骨量减少的患病率。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量异常(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患病率是增加、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升高。结论:糖尿病患者骨矿物质密度减低,尤其是年龄大和绝经后女性应进行骨质疏松的筛查、及时有效的治疗,减少致残、致伤率。并且定量超声波骨密度仪(QUS)设备小巧,便于携带,价格便宜,没有电离辐射,使用方法简便,尤其适合基层医院人群的筛查。  相似文献   
18.
探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现状及其与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大学生师源性焦虑问卷、人际信任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安徽省5所高校139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86.95%的大学生处于无焦虑或者轻微焦虑状态,13.05%的大学生处于轻度至中度焦虑状态.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得分在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人际信任、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师源性焦虑呈负相关(P值均<0.05).应对方式在人际信任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起部分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1.80%;在自我效能感对师源性焦虑的影响中,应对方式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 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方面的师源性焦虑问题.自我效能感、人际信任、应对方式与大学生师源性焦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脐血与外周血NKT细胞的体外扩增及其表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体外有效扩增脐血与外周血天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表型的差异,分别采用单加IL-2及同时加IL-2和α-半乳糖神经酰胺(α-Galcer)的方法,从人脐血单个核细胞(UCB-MNC)和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扩增NKT细胞;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测定NKT细胞(TCR Vα24+TCR Vβ11+)的比例及其它表型特征。结果显示:UCB-MNC在第7天时,其TCR Vαβ+NKT细胞的扩增量占淋巴细胞的(24.48±4·19)%,是原来的(8.74±4.37)×102倍(P<0.01),而且大多不表达NK1.1(CD161);TCR Vβ11+较TCRVα24+高表达;第14天时,PB-MNC中的TCR Vαβ+NKT细胞扩增量占淋巴细胞的(11.1±3.61)%,是原来的(3·72±2·01)×102倍(P<0.01),且NK1.1高表达,TCR Vβ11+与TCR Vα24+表达率基本一致。结论:α-Galcer对NKT细胞有特异的扩增功能,且脐血NKT的扩增效率较外周血高。以表型划分,脐血中的NKT细胞多为NK1.1-,而外周血多为NK1.1+,是一种新的NKT细胞亚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