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胰损伤约占腹部创伤的10%左右,而闭合伤占1/3。胰腺损伤多伴其他脏器损伤。作自1958~1990年共收治各类胰腺损伤107例,其中胰体损伤49例.而伴乳糜池和胸导管断裂6例,占胰腺损伤5.6%,胰体损伤12.2%。现将诊治情况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72.
1980年 Taylor 报道胃小弯肌内迷走神经切除术(以下简称肌内迷切术)的动物实验研究,1982年 Walker 报道16例胃小弯肌切开术,虽效果满意但观察时间仅一年。本院于1982年2月至1983年  相似文献   
73.
在临床上对于胆色素泥砂样结石、或因结石可能复发以及胆总管下段有梗阻者,常采用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内引流术(亦称前吻合),往往由于引流不畅而继发胆道  相似文献   
74.
作者自1982年2月至1985年采用肌内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68例(包括穿孔、出血、梗阻),经5~10年随访,总复发率高达29.4%.现将  相似文献   
75.
本科77年以来,曾对20例环状痔患者进行痔核环状切除术(软木塞加止血带),收到较好的效果。方法先用手指扩肛,再将软木塞插入肛管内,在距肛缘3cm处,于3、6、9、12点经皮肤各插入大头针一根固定在软木塞上,在大头针的上方套入一橡皮筋扎紧止血。在肛门皮肤与粘膜交界处稍上方,做一环状切口。分离组织,将肛门括约肌的皮下部分向上牵引,继续剥离粘膜下的静脉丛,将皮下和粘膜下的全部可见到的静脉丛和部分粘膜做环状切除。将皮肤和粘膜对齐用00号肠线做连续毯边缝合。缝毕,先松开止血带,若有活动性出血,可再补缝一针止血,无出血后再拔除固定用的大头针,取出软木塞,肛管内填入一小块凡士林纱条。  相似文献   
7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发病率约为4%—5.4%,术后5—10年为残胃癌好发间期,本院于1978至1980年间,共收治2例。经手术病检证实,现报告如下。病例介绍例一:×××,男性,57岁,干部,已婚,患者因上腹经常疼痛,于1966年在本市某院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胃溃疡,每次发作均在门诊保守治疗,病后4年间,曾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黑便2次,于1969年3月在蚌医附院经胃镜检查,报告为萎缩性胃炎,胃小弯溃疡,同年5月住该院行胃大部切除,胃空肠毕Ⅱ式吻合术,术后腹痛嗳气等症状好  相似文献   
77.
本地区来院就诊的贲门癌患者,多属中晚期,为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了解邻近脏器和周围淋巴结癌细胞转移情况,以便选择手术方式和掌握合适的切除范围是很重要的。籍此要求既能达到根治性的目的,又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本院自81年5月至82年12月,共施行45例贲门癌切除术,对其中30例,进行了有关病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组织片源和扩大用户,是加强视听医讯交流、开展视听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8月8~9  相似文献   
79.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伴出血的78例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肝动脉鞘剥离手术治疗。经3~5年随访和同期单纯行断流者20例进行对照观察。认为该术式有降低门脉压,增强肝脏有效灌注量的作用,且手术较简单,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0.
肝内外胆管囊肿并不多见,腹痛、黄疸、腹部包块是临床诊断典型的三联征。但儿童缺少三联征,而最常见为黄疸。本院于1983年至1985年7月,共收治五例,均经手术证实,治愈出院,并经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和死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