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47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51.
52.
53.
本文介绍一种评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间是否存在交叉污染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规律并对抗菌类药物使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9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所收治的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记录所有患者的细菌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分析致病细菌对抗菌类药物的耐药性,同时进行抗菌类药物使用相关性的进一步分析.结果:共从60例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中分离出致病菌174株,具体为革兰阴性菌102株,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革兰阴性菌中的出现频率排名前三;阳性革兰菌43株,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共29株.不同菌种对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耐药性;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与抗菌类药物使用情况呈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重症细菌性肺炎患者的致病菌源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以通过联合使用抗菌类药物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18年输入型登革热病毒3型(DENV - III)毒生物学来源,为本地登革热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线数据。方法 通过传染病监测网络收集广州市2018年输入型DENV - Ⅲ病例,对患者急性期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生树重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共分离到4株DENV - Ⅲ型毒株,株间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7.3%(97.6%~99.4%);泰国输入的分离株属于G - I型,与印度尼西亚2016年分离株的距离最近;其余3株分离株属于G - Ⅲ型,在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支,分别与老挝、巴基斯坦和新加坡分离株的距离最近;经过比对,4株分离株和13株参考株的E蛋白区域有18个氨基酸位点出现替换,NS1蛋白区域有7个氨基酸位点出现替换,NS5蛋白区域有21个氨基酸位点出现替换。结论 广州市2018年输入型DENV - Ⅲ毒株分属于2个不同的基因型亚群,在进化上距离较远,抗原性差异较大;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特征分析,逐步完善周边地区的病毒特征信息,为防控工作提供生物学溯源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盆腔囊性病变患者,均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扫描后的图像诊断结果。结果 60例盆腔囊性病变的病灶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总共86个囊性病灶,囊性病灶直径17~210 mm,其中良性病变位74个,恶性囊肿为12个。正确定位78个病灶,占90.70%,正确定性67个,占77.91%。结论女性盆腔囊性病变应用MSCT的正确定位及正确定性率比较高,而且影像学图像比较清晰明确,为临床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参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血清Dickkopf-1(DKK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FGF19)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分别纳入2022年1月一2023年2月本院136例PHC患者,TACE治疗2个月后依据疗效分为灭活组(59例)与残留组(77例)。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DKK1、FGF19水平,并对患者进行CT扫描。ROC曲线获取血清DKK1、FGF19诊断PHC患者TACE治疗后疗效的最佳截断值。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为金标准,探讨血清DKK1、FGF19联合CT扫描对TACE治疗后疗效的诊断价值。采用Kappa检验分析血清DKK1、FGF19联合CT诊断PHC疗效与DSA结果 一致性。结果 残留组患者血清DKK1、FGF19水平分别为(2.41±0.33)ng/mL、(206.72±21.60)pg/mL,明显高于灭活组的(1.87±0.29)ng/mL、(169.57±18.4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DKK1、FGF19水平诊断PHC患者TACE治疗后...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中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 (telom erase activation,TA)变化的情况。方法分离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以 IL - 2体外扩增后回输患者 ,同时随访疗效。应用 TRAP- PCR检测 TA。结果发现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 TA明显高于肿瘤未浸润淋巴细胞 TA(t=2 .819,P<0 .0 5 ) ,体外扩增淋巴细胞的 TA0 .0 82± 0 .0 14明显高于肿瘤未浸润淋巴细胞 TA 0 .0 2 6± 0 .0 0 6 (t=12 .81,P<0 .0 1)。回输 30 d后的淋巴细胞 TA与扩增前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A接近。端粒酶阳性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缓解率 5 6 .2 5 %与有效率 75 .0 0 %明显高于端粒酶阴性的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生物治疗缓解率 30 .0 0 %与有效率 5 0 .0 0 %。结论增殖培养可引起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选择端粒酶阳性的体外扩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进行生物治疗有希望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SSZ)、雷公藤多甙(T2)、甲氨蝶呤(MTX)等缓作用抗风湿药在强直性脊柱炎(AS)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追踪230例AS0.5~8a治疗情况,观察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单独和联合用药均可使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得到改善,部分病人骶髂关节炎得到控制甚至改善;髋关节受累者骶髂关节炎较重。结论 SSZ、T2、MTX均对AS有效,SSZ对中轴型AS也有效,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AS治疗应在3a以上;髋受累是病情严重性及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