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异常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CCl4后肢皮下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检测肝脏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和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FFA含量 ,并做病理切片 ,测定肝脂变面积。提取肝脏总RNA ,运用半定量RT -PCR方法对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分别为 ( 1 88± 0 2 0 )mmol·L-1、( 11 0 3± 1 12 )mmol·L-1和 ( 12 6 0 38± 15 1 2 7) μmol·L-1,正常对照组则为 ( 0 5 3± 0 10 )mmol·L-1、( 1 2 5± 0 2 5 )mmol·L-1和 ( 334 30± 2 7 0 9) μmol·L-1(P <0 0 1)。血清ALT、TNF-α和FFA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脏PPARα的灰度比值 :脂肪肝模型组 0 4 1± 0 2 8,正常对照组 1 4 1± 0 2 9(P<0 0 1)。结论 :肝细胞中毒性脂肪肝时 ,肝脏PPARα表达减少 ,使肝中脂质的利用和脂肪酸的氧化均发生障碍 ,导致肝脂蓄积  相似文献   
32.
载脂蛋白E的遗传多态性与血浆脂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快速薄层平板等电聚焦电泳加敏感的银染技术,对南京地区63名正常人、70名非FH高脂血症患者,11名FH患者Apo-E表型、等位基因频率及血脂水平进行测定,发现正常人ε3基因频率高于、ε4基因频率低于正常高加索人,这种特征,可能与我国人群CAD发病率较西方人群为低有关。血脂测定表明,Apo-E3/2型TG、VLDL-C、VLDL-TG和VLDL-C/VLDL-TG水平升高,TC、LDL-C和HDL-C则降低,Apo-E4/3型相反。我们还发现,Ⅱb型HLPε4基因频率最高,Ⅲ型HLPε2基因频率最高。看来,ε2基因具有升高TG丰富脂蛋白、降低ch丰富脂蛋白的作用,而ε4基因作用相反。测定Apo-E表型对预测冠心病危险性可能有作用。FH患者,ε3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人,ε2和ε4频率升高,这是否因为多个基因间相互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壳聚糖和中药对大鼠脂肪肝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壳聚糖和中药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 :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 ,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 ,同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药物 (壳聚糖加中药丹参、首乌及牛膝 ) ,以肝脏的脂质含量为衡量指标 ,观察其预防效果 ,同时测定肝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结果 :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 ,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含量显著增加 ,SOD活力明显降低 ,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 ,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 ;药物防治组大鼠与模型组相…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壳聚糖降肝脂作用及对肝细胞线粒体脂质过氧化、膜脂流动性、超微结构及立体定量分析的影响。方法 :采用低剂量CCL4后肢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同时给予高、中、低 3种不同剂量的壳聚糖防治 ,观察肝内脂质蓄积情况、肝细胞线粒体膜的流动性、MDA含量、电镜超微结构、体密度 (Vv)、数密度 (Nv)及比表面 (σ)的变化。结果 :中等剂量的壳聚糖可明显降低大鼠肝脏TC、TG及线粒体MDA含量 ,增加线粒体膜的流动性 ,与模型组相比 ,差异显著。电镜观察表明 :模型组大鼠肝脏线粒体数目明显减少 ,基质电子…  相似文献   
35.
目的:构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NP11-4的人/鼠嵌合Fab(cFab)抗体片段,并对cFab抗体片段结合活性进行鉴定.方法:用抗体框架区的通用引物PCR扩增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NP11-4的VH及VL基因,测序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将测序正确的鼠源VH、VL分别与人IgG1的CH1、CL通过Overlap PCR扩增Fd及全长L,再利用Overlap PCR以Fd和全长L基因为模板扩增cFab基因.将cFab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pComb3XSS中构建表达载体pComb3XSS-Fab,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进行蛋白可溶性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方法对cFab抗体片段进行检测.结果:构建出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NP11-4 cFab表达载体,Western blot结果证实在大肠杆菌Top10F'中表达出cFab可溶性抗体片段,ELISA结果显示cFab抗体片段与可溶性虫卵抗原(SEA)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表达、纯化了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NP11-4 cFab抗体片段,cFab抗体片段具有与亲本抗体相同的抗原结合能力,为制备抗日本血吸虫人源化免疫毒素提供了技术贮备.  相似文献   
36.
已发现高密度脂蛋白(HDL)或载脂蛋白A-I(apo A-I)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生呈负相关。apoA-I 是一种分子不均一体。1982年Zannis 等发现Tangier 病时血清apo A-I 的分子不均一性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明apo A-I 分子不均一性与HDL 代谢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研究apo A-I 分子不均一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我们修改了Menzel 氏方  相似文献   
37.
壳聚糖合并中药对大鼠脂肪肝治疗作用的体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壳聚糖合并中药对大鼠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给予壳聚糖合并中药治疗,通过计算机彩色图像分析及立体定量的体视学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肝脂变的严重程度,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增加;治疗组大鼠肝脏TG、TC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壳聚糖合并中药可明显降低肝脂肪含量,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8.
壳聚糖对大鼠实验性脂肪肝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大鼠脂肪肝的预防作用。方法:在小剂量的四氯化碳致肝损伤的基础上,合并应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壳聚糖,以肝脏的脂质含量、脂变程度为衡量指标,观察其预防效果。结果:四氯化碳损伤肝脏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组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增加,SOD活力明显降低,病理切片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而壳聚糖预防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肝组织TG、TC值显著降低,SOD活力逐渐升高并恢复正常,肝细胞的脂变程度明显减轻,其改善程度随用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壳聚糖对脂肪肝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其机理除了减少脂肪自肠道的吸收外,还可能有保护肝脏,提高肝抗氧化能力,促进其对脂质的氧化与转运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壳聚糖合并中药对脂肪肝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研究壳聚糖合并中药对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四氯化碳合并高高脂饮食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给予壳聚糖辅以中药治疗,以肝脏的脂质含量及组织形态学变化为衡量标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四氯化碳合并高脂饮食可引起大鼠肝脏明显的脂肪变性,表现为肝组织TG,TC,FFA含量显著增加,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肿胀,内部充满大小不等的脂滴,壳聚糖加中药治疗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脂变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壳聚糖合并中药可通过减少肝脏脂肪吸收,对脂肪肝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异常在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CCl4后肢皮下注射, 并高脂饮食复制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 检测肝脏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FFA含量, 并做病理切片, 测定肝脂变面积。提取肝脏总RNA, 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肝脏PPARα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脏TG、TC、FFA含量分别为(1.88±0.20)mmol·L-1、(11.03±1.12)mmol·L-1和(1260.38±151.27)μmol·L-1, 正常对照组则为(0.53±0.10)mmol·L-1、(1.25±0.25)mmol·L-1和(334.30±27.09)μmol·L-1(P<0.01)。血清ALT、TNF-α和FFA含量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肝脏PPARα的灰度比值:脂肪肝模型组0.41±0.28, 正常对照组1.41±0.29(P<0.01)。结论:肝细胞中毒性脂肪肝时, 肝脏PPARα表达减少, 使肝中脂质的利用和脂肪酸的氧化均发生障碍, 导致肝脂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