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α(PKCα)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确定PKCα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及良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KCα的阳性表达率为59.18%,明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KCα的表达强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PKCα表达显著增高,且在不同病理分级有显著差异,低分化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KCα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增多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发生率及其对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比较合并血小板增多与无血小板增多患者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 183例患者中51例(27.9%)合并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与上皮性卵巢癌的FIGO分期(P=0.001)、手术残留病灶(P=0.004)、术前血清CA125水平(P=0.040)及腹水量(P=0.010)均呈负相关,而与年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及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及其他血液检查指标无关(P>0.05).合并血小板增多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40和72个月,P=0.000)和总生存时间(60和86个月,P=0.001)均明显短于无血小板增多者.结论 血小板增多是上皮性卵巢癌诊断时的常见现象,与肿瘤侵袭、进展及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43.
144.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体质量指数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组(BMI<24kg/m2)、超重组(BMI为24~28kg/m2)和肥胖组(BMI≥28kg/m2),比较三组患者年龄、术前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的占比、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以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等。结果:超重组和肥胖组术前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超过正常体重组。而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方面,体重正常组与超重组及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1例中转开腹。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于超重及肥胖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在患者基础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与正常体重患者相似的术中及术后结局,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5.
Ovarianepithelialcancerisacommonmalignantovarianneoplasmwithahighmortality Thefactorsthatregulatetherapidgrowthofovarianepithelialcancersarestilllargelyunknown Therearesomeevidencesindicatingthatoncogenecanconfergrowthfactorautomaticallyontocancercells Theautocrinesecretionhypothesisproposesthat,asaresultofoncogeneactivation ,neoplasticcellscanescapegrowth restrainingmechanismbyindependentlyproducingandrespondingtotheirowngrowthfactors Inrecentyears ,attentionhasfocusedonfibroblastgrowthfactor…  相似文献   
146.
大肠癌组织中aFGF bFGF及FGFR1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中aFGF、bFGF及FGFR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通过阻断FGF与其受体结合治疗大肠癌提供依据。方法:应用RT-PCR技术对50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aFGF、bFGF及FGFR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分析,10例正常大肠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FGF、bFGF及FGFR1基因mRNA水平均有过度表达,与癌旁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比较,有显著差异;且与Dukes分期密切相关。结论:aFGF、bFGF及其受体FGFR1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7.
宋玉丽  张颐 《肿瘤学杂志》2023,29(3):238-243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卵巢癌的一个关键调节因子,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卵巢癌细胞对化疗的耐药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卵巢癌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直接或间接抑制HIF-1α的表达或活性的药物可以提高卵巢癌细胞对化疗的反应性。全文就抑制HIF-1α改善卵巢癌化疗耐药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绒毛膜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6例绝经后妇女绒毛膜癌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 绝经后绒毛膜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6例患者均接受了化疗,其中4例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6例绒毛膜癌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病情稳定,1例疾病进展.随访后1例死亡,2例失访,3例存活至今.结论 绝经后阴道流血的患者应考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可能.确诊后,应及早给予化疗,化疗后手术切除全子宫及双附件可以取得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9.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诊治方法及结果.结果 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术前确诊率较低,为60%.1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7例术后化疗,1例术后放疗+化疗,1例术后放疗.结论 诊断性刮宫,宫颈赘生物活检可降低误诊率;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的恶性度及分期与其预后密切相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0.
陈颖  孟祥凯  刘玲  张颐 《山东医药》2009,49(40):88-89
目的探讨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的诊断特点。方法对3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患者的检查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诊断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20例(62.5%),误诊12例(37.5%)。1例行后穹窿穿刺抽出350 ml咖啡样液体后病情较平稳,因合并冠心病转入心内科未行手术治疗,31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盆腹腔内黏稠的巧克力样液体〈100 ml者21例,100-500 ml者7例,〉1 000 ml者3例,最多为1 500 ml。盆腔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结论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误诊率高,确诊后应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