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AM及其抑制剂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PKB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 edullin,AM)及AM受体阻断剂(AM22-52)对人卵巢癌细胞株CAOV3蛋白激酶B(PKB)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M和AM22-52诱导CAOV3细胞,利用Western印迹方法,测定PKB活性的变化。结果AM和AM受体阻断剂AM22-52对t-PKB(total-PKB)的表达量均无明显影响;随着AM浓度(1×10-9~1×10-6mol/L)的增加,CAOV3细胞p-PKB活性随之升高,呈剂量依赖关系;AM受体阻断剂AM22-52(1×10-9~1×10-6mol/L)抑制CAOV3细胞内p-PKB活性,也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AM激活CAOV3细胞内的PKB信号通路,AM22-52可有效阻滞此传导途径,为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支持-间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0例患者中,7例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其中4例合并腹部肿块;2例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1例表现为腹痛.5例未生育患者,4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对侧卵巢部分切除术.5例已生育患者,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十大网膜切除术,1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0例患者中,除1例于术后第3年失访外,其余9例均健在,且无复发及转移.结论 卵巢支持-间质细胞瘤治疗以手术为主.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肿瘤有无破裂来确定手术范围,总体预后远好于卵巢上皮性癌.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发热消失时间外,两组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和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治疗婴幼儿肺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尤其是经雾化吸入给药效果更为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小剂量肝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8月~2007年9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改善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平消失时间、紫绀消失时间、哕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副作用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用小剂量肝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8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9例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9例患者确诊为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的平均年龄为59岁.术前诊刮的准确率为44.4%.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补充放疗或化疗.随访7例,1例阴道断端复发,3例死亡,其余患者随访期内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子宫内膜透明细胞癌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低,年龄较大,诊刮准确率低,预后差.治疗强调全面的分期手术,术后辅以铂类为主的化疗及腔内、体外放疗以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乙酰肝素酶(HPA)在宫颈鳞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鳞癌和正常宫颈组织中HIF-1α及HPA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及HPA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并随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的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上升趋势;淋巴结转移阳性组宫颈鳞癌中HIF-1α及HPA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 HIF-1α及HPA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阳性表达正相关(r=0.596.P<0.05),结论 HIF-1α及HPA蛋白的阳性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有关,二者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营养筛查(nutrition screening)、营养评定(nutrition assessment) 与营养干预(nutrition intervention)是营养诊疗(nutrition care)的3个关键步骤.营养筛查被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 定义为"判断个体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的风险,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详细的营养评定[1]".[评介:这里的筛查目标为"是否已有营养不良或有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与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原名:Europe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现名: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ESPEN)创立的营养风险筛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 2002)有所不同,后者的筛查目标为"是否有发生不利结局的风险"[2-3].]  相似文献   
108.
阴道炎3 725例分析及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妇科门诊阴道炎发病的流行精况,重点观察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疗效。结论为我科门诊念珠菌性阴道炎、支原体引起的阴道炎发病率上升。单药米可定泡腾片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9.
伪盲及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颐  陈秀琴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5):2093-2094
伪盲是指受检者由于要达到某种目的,而假装视力减退或失明,实际受检者除视力减退外,外眼及眼底均不能查到视力减退的客观依据[1]。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学习压力的增大,以及学生父母老师对考试分数的追求,致使伪盲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趋于低龄化,特别是考试前后,常有“考试型”伪盲产生。因此,准确识别伪盲,对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节约社会资源与社会成本、减少学生家长的精神压力与经济损失、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有重要意义。伪盲分为伪装视力完全消失(伪全盲)和伪装视力减退(伪弱视)两类。由于伪装双眼视力完全消失会给患者带来行动上的不便,所以临床上以伪装视力减退和单眼失明多见[2]。我院自1999年以来检出伪盲53例,其中伪弱视45例,单眼伪全盲8例。45例伪弱视中以7岁~15岁的少年儿童居多,8例伪单眼全盲中有5例为进行司法鉴定的成人,3例为儿童。准确识别伪盲必须运用技术手段与非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在系统检查患者之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失明经过、生活情况、工作学习环境,并认真观察,熟练运用医学心理知识,迅速地洞察其内心活动,细心观察患者的举动,从患者的举动中发现其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例如不愿合作、拒绝检查。在对患者作视...  相似文献   
110.
面肌抽搐多采用药物、手术和射频治疗,但效果不太满意。1962年Gardner提出血管压迫神经是引起面肌抽搐的原因。之后Jannetta、左焕琮等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抽搐均取得较好效果。我院自1985~1987年治疗2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