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6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325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301篇
口腔科学   104篇
临床医学   885篇
内科学   572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13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科学   797篇
综合类   2102篇
预防医学   756篇
眼科学   141篇
药学   769篇
  14篇
中国医学   917篇
肿瘤学   178篇
  2024年   92篇
  2023年   296篇
  2022年   286篇
  2021年   255篇
  2020年   283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80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32篇
  2014年   419篇
  2013年   490篇
  2012年   486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389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336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71.
  目的  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校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体力活动特征及关系,为大学生复学后体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和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和滚雪球抽样法,对中国8个片区6 227名在校大学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进行调查。  结果  在自我效能方面,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大一学生高于其他年级(t/F值分别为7.32,5.56,P值均 < 0.01);在体力活动方面,女生的中、高水平体力活动构成比高于男生,但男生满足推荐量的报告率更高(P值均 < 0.01);大三学生低水平体力活动占比最多(31.75%),大一学生(46.75%)、大二学生(48.13%)中等体力活动占比多,大四学生的高水平体力活动占比多(30.40%);不同体质量指数(BMI)组,中等水平体力活动占比均最多,偏瘦组低水平体力活动占比最少(15.70%),高水平体力活动占比最多(37.31%),满足推荐量的报告率最低(P <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效能与体力活动呈正相关(OR=1.04,95%CI=1.03~1.05)。  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同性别、年级和BMI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和体力活动存在差异,自我效能对体力活动有积极影响。大学体育教学需重视学生的自我效能,考虑个体和群体差异,通过自我效能的改善促进体力活动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精准护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肿瘤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3月于医院肿瘤科住院的82例肿瘤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住院后均实施精准护理,比较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出院时,患者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护理可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肿瘤晚期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73.
分析了国内海警部队执法时面临的核化生威胁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核化生防护装备发展现状及在洗消、救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针对目前海上核化生防护存在的问题,基于对我军现有核化生装备防护效能的评估,提出构建海警部队核化生防护装备体系及核化生威胁防护装备训练演练体系的发展策略,为海警部队核化生防护装备适应未来执勤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颅内大血管伴/不伴同侧颈内动脉闭塞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行血管内治疗后结局的差异。方法 对DIRECT-MT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卒中串联闭塞和颅内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预后,分析不同机制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动脉栓塞)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LAA型卒中患者共108例,其中串联闭塞63例,颅内闭塞45例。颅内闭塞组患者高血压史率高于串联闭塞组(77.8% vs. 52.4%, P=0.007)。颅内闭塞组闭塞部位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M1段(88.6%),而串联闭塞组颅内闭塞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49.2%)和大脑中动脉M1段(49.2%)(P<0.00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抗栓、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卒中、房颤、吸烟史,基线mRS、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侧枝循环,以及救治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0天mRS 0-2分的患者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 vs. 41.9%, P=0.243)。颅内闭塞组术后成功再灌注率高于串联闭塞组(93.3% vs. 77.4%, P=0.026),但术后24-72小时血管再通的比例前组低于后组(57.1% vs. 77.2%, P=0.034)。最终梗死体积,颅内闭塞组小于串联闭塞组(20.1 vs. 34.5, P=0.025)。术后NIHSS评分,90天EQ-5D-5L评分和BI指数等其他次要结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90天内的死亡率,发生的无症状性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5-7天时在另外的血管区域新发脑梗死,以及新流域栓塞的患者百分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串联闭塞相较于孤立颅内闭塞,末次造影成功再灌注率较低,梗死体积更大,但术后24-72小时再通率更高,且神经功能良好预后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与颅内闭塞相仿。  相似文献   
75.
天津市区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1990~1991年天津市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结果展示本市糖尿病患病率在男、女及合计分别为9.71‰、13.26‰及11.53‰.糖尿病中国人口(1964)标化患病率在男、女及合计分别为7.32‰、9.76‰及8.58‰;世界人口标化患病率男、女及合计分别为11.58‰、13.12‰及12.48‰.糖尿病患病率按年龄、性别、民族、职业、文化程度、体重及体块指数的分布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76.
分析 17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诊治经验。结果表明 ,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和乳导管造影结果仅作参考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才是确诊的唯一方法 ;病变区乳腺组织区段切除是大多数乳头溢液患者的手术方法 ,应尽量避免盲目地单纯切除  相似文献   
77.
幽门螺杆菌毒力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间接ELISA法 ,测定 1 674例经胃镜检查患者的血清幽门螺杆菌 (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抗体 ,探讨HP菌型差异与其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结果 :疾病组血清CagA抗体检出率为 4 9.70 % ,高于健康组的38% (P <0 .0 5) ;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 (DU)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期胃溃疡 (GU)、胃癌 (GC)和慢性胃炎 (CG)(P <0 .0 1 ) ;活动性炎症的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炎症 (P <0 .0 1 )。随CG炎症程度加重 ,抗体阳性率呈递增性增加 (P <0 .0 5,P <0 .0 1 ) ;GC及各癌前病变抗CagA检出率与健康组比较无差异。提示 :HP产毒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活动及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外源性前列腺素E1(PGE1)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的影响. 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9 0例CRF患者经PGE1治疗后的血浆ET及CGRP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结果 CRF患者血浆ET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 ,血浆CGRP的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ET与肾功能参数 (BUN,Cr)呈明显的正相关(r=0.58 ,P<0.01;r=0.62,P<0.01),与尿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60,P< 0.01). PGE1治疗后,ET和CGRP水平均有所好转(P<0.05),同时肾功能参数(BUN, Cr) 和尿量亦有改善(P<0.05). 结论 CRF多伴有血浆ET及CGRP 水平的变化,应用PGE1治疗有益于延缓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79.
香菇多糖与IL-2合用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抗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与IL-2合用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将TIL分别置于含IL-2或IL-2加香菇多糖培养液中培养30d,观察TIL的扩增能力、抗瘤活性的变化。结果IL-2加香菇多糖培养的Til平均扩增倍数和抗瘤活性均明显高于IL-2培养的TIL。IL-2加香菇多糖培养的TIL对自体瘤细胞,K562和Raji细胞的最大杀伤活性分别为67.18±14.73%,71.25±15.86%和66.15±15.07%;而单纯IL-2培养的TIL对各种靶细胞的最大杀伤活性分别为43.81±12.17%,50.83±13.56%和45.41±13.76%。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香菇多糖与IL-2合用具有促进TIL扩增,增强其抗瘤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0.
张磊  张晗 《天津中医药》2003,20(6):41-43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其为历代医家推崇的关键在于紧扣病机,方证对应,组方合理,配伍精当。本文从酸辛苦甘,刚柔相济;清上温下,攻补兼施;辛开苦降,土木两调3个方面讨论了乌梅丸按照气味配伍组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