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110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8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1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次性减压式吸管用于早孕吸宫术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一次性减压式流产吸管的使用效果和可接收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在5家医院或计划生育服务机构选择600例妊娠35~56天、<40岁健康妇女,随机使用一次性减压吸管或金属吸管进行负压吸宫术,比较两种吸管的使用效果。结果:减压式吸管在疼痛、出血、手术时间以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方面略好于金属吸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对减压式吸管的满意度高于金属吸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减压式吸管适用于终止孕56天内的早期妊娠;与传统的金属吸管相比,在减少术时人工流产综合征、出血以及术后阴道流血和月经持续时间上具备一定优势,而且为一次性产品,降低了医源性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本文就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这二部法律法规执法监督工作中的现状及带有普遍性的几个难点问题进行探讨与分析,以提高贯彻执行公共卫生执法监督的管理水平.[对策]只要公共卫生执法监督员做到将当事人违法事实写清楚,证据确凿,法律条文使用得当,处罚文书手续齐全,并报卫生行政领导批准,可将此类案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委员会,国务院有关部委立法机关,对该<食品卫生法>和<公共场所管理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我们公共卫生执法监督员更加明确职责范围,以更好地保证该二部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青铜峡市2004年麻疹暴发的原因.[方法]对每起麻疹暴发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青铜峡市2004年共发生5起麻疹暴发,疫情波及5个乡(镇),累计报告发病48例,占本年度发病总数的53.33%,无死亡病例.麻疹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5月;发病年龄为4~16岁,均为在园、在校幼托儿童及学生.本市人口暴发2起,发病9例,占暴发总数18.75%,外来人口暴发2起,发病30例,占暴发总数62.50%,混合型暴发1起,发病9例,占暴发总数的18.75%.麻疹疫苗(MV)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差,疫情报告不及时,实验室监测不完善等延误了采取应急预防控制措施,是造成疫情蔓延的主要原因.[结论]麻疹暴发是影响青铜峡市麻疹疫情的主要因素,流动儿童麻疹暴发在麻疹暴发中具有重要意义,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仍是目前加速控制麻疹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4.
血管生成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多因素异常引起的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及不孕等症状。以卵巢间质及卵泡囊的血管增生引起的卵巢增大为主要特征,因此血管生成与其发病密切相关。血管内皮生成因子是新血管生成过程中最关键的调控因素,其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血管生成中起主要作用。但是,由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无选择性,阻碍了多囊卵巢综合征靶基因治疗的研究。内分泌腺来源的血管内皮生成因子选择性作用于内分泌腺毛细血管内皮组织,诱导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血管生成,弥补了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的缺陷。为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和靶标基因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及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对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35例卵巢透明细胞癌患者的病理蜡块进行重新切片、阅片,确诊18例来源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EM组),17例原发卵巢透明细胞癌(NEM组)。随机选择同期40例原发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EM组患者中位年龄为48岁,较NEM组(51岁)年轻3岁(P〈0.001),较对照组(54岁)年轻6岁(P〈0.001)。EM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66.7%)、下腹胀痛(33.3%)及绝经后阴道流血(11.1%)。原发OCCC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58.8%)、未绝经的阴道不规则流血(23.5%)及下腹胀痛(17.6%),其中EM组38、9%盆腔包块持续半年以上,与NEM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EM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2.2%,高于NEM组的47.1%。结论EM组患者较年轻,早期病例多见,5年生存率虽高于NEM组,但无明显的差别。研究表明二者的分子机制可能是不同的,但治疗上无差别,是否改变治疗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57.
TIMP-4在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立华  张淑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9):1377-1380,1383
目的 研究TIMP-4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根据组织学分级将子宫内膜癌组织(n=38)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又分为单纯型增生(n=8)和非典型增生(n=7).正常子宫内膜组织(n=37)按28天月经周期将其分为月经早期、月经中期和月经晚期.所有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分析表明TIMP-4蛋白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组织的腺上皮部分及肿瘤细胞中,其次为小血管壁及基质中.RT-PCR及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表明TIMP-4从月经增殖期表达开始升高,月经中期达到高峰(P=0.002;P=0.001)后表达逐渐下降至月经晚期(P=0.00014;P<0.0001).月经中期子宫内膜和增生子宫内膜组织TIMP-4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恶性肿瘤中其表达明显下降(P<0.01;P<0.0001).由于TIMP-4表达呈现出雌激素依赖关系,我们进一步检测各组织中ER-α表达情况,发现两者表达模式相似,因此我们推断ER-α参与了TIMP-4基因的调节.对TIMP-4启动区域的分析结果表明-930至-916位点与公认的ERE序列具有高度的同源性.结论 TIMP-4蛋白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的上皮部分,高表达于正常子宫内膜中期和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在月经晚期和癌组织中表达下调.TIMP-4与ER-α表达模式相仿,TIMP-4启动区含有潜在的ERE序列.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及错配修复基因hMLH1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散发性子宫内膜癌、22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3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及hMLH1的表达。结果hMLH1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别为83%(19/23)、64%(14/22)、11%(4/36),hMLH1基因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与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hMLH1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淋巴结转移、肌层侵润、手术分期、病理类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化程度有关(P〈0.01):PTEN基因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分别100%(23/23)、73%(16/22)、56%(20/36),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基因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手术分期、病理类型、肌层是否侵润无统计学相关(P〉O.05);PTEN与hMLH1两种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0.28;P〈O.05)。结论hMLH1及PTEN均是子宫内膜的保护性基因,在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中表达逐渐减少,可能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癌变的启动有关,且二者有显著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法测定PTEN的表达有可能成为筛选子宫内膜癌变的早期指标;测定hMLH1的表达有可能成为预测子宫内膜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在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这3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卵巢浆液性癌、宫颈鳞癌及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并与相应组织比较。结果各种癌组织中COX-2 mRNA表达率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其相应的癌前病变或交界性肿瘤组织(P〈0.01),且与良性肿瘤、慢性炎症或正常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COX-2 mRNA相对含量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中、低分化及有深肌层浸润的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OX-2 mRNA相对含量高于高分化及浅肌层浸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卵巢浆液性癌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COX-2可能在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mRNA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0年3月至2002年10月手术切除的62例卵巢浆液性肿瘤组织中COX2mRNA的阳性表达率及相对含量,并以9例正常卵巢组织作对照。结果卵巢浆液性癌中COX2mRNA的表达率及相对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P<005),且COX2mRN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COX2mRNA的过高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