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53篇
预防医学   7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研究分析在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157:H7对碘伏抵抗力变化及其与质粒pO157关系。[方法]用碘伏连续消毒6株大肠杆菌O157:H7 10代,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该消毒剂的抵抗力、质粒图谱以及质粒酶切图谱,用SDS-高温法消除原始菌与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结果]连续消毒10代后,试验菌对碘伏的抵抗力增加;试验菌的质粒图谱以及质粒pO157的Cal Ⅰ酶切图谱均无明显变化;消除原始菌的小质粒后,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变,消除原始菌的大质粒和连续消毒后试验菌的质粒后,试验菌对碘伏的抵抗力增加。[结论]结果提示,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碘伏的抵抗力增加,抵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质粒pO157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阳和汤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又名“缠火丹”、“火带疮”、“蛇丹疮”。病因多由肝气郁结,肝经火甚或湿热搏结而致。在治疗上多采用清肝火、利湿热的治法。但带状疱疹病在皮肤疱疹消失后,易遗留神经痛,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其疼痛时间短则1~2年,长者甚至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13.
红花多糖对人PBMC和CD8+T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花多糖(safflower polysaccharide,sPs)体外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8+T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葡聚糖-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法(ficoll-hypaqu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从健康成人外周血中分离PBMC,在体外与不同浓度的SPS共同培养,用3H-TdR法检测PBMC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CI)8+T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SPS能够促进PBMC增殖,尤其1.25g·L-1和0.625g·L-1。两组PBMC增殖作用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S对CD8+T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S可促进PBMC、CD8+T细胞的增殖,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国内建立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电化学发光检测法,并初步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 胰岛素原采用磺基吡啶钌衍生物(Sulfo-tag)和生物素标记后,与血清IAA孵育结合。Meso Scale Discovery(MSD)链霉亲和素电化学发光平板捕获标记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后,采用MSD电化学发光仪进行检测,以IAA指数≥0.005作为阳性阈值。通过优化检测条件后,采用微量平板放射免疫法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选取2016至2018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门诊或住院的新诊断1型糖尿病(T1DM)患者(55例)及其一级亲属(216名),以及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413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样本,初步评价电化学发光法检测IAA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优化条件包括:(1)生物素标记的胰岛素原和磺基吡啶钌衍生物标记的胰岛素原的最适浓度均为800 ng/ml;(2)酸化血清的方式为水浴30℃静置孵育45 min;(3)在反应体系中先加入35 μl稀释后的抗原,再加入15 μl Tris-HCl缓冲液,然后与酸化血清混匀孵育过夜能获得更高的信噪比(S/N)。电化学发光法间隔3个...  相似文献   
15.
婴儿白血病(infant acute leukemia,IAL)是指诊断时年龄在1岁以内的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nfant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IALL)仅占儿童急淋白血病的2.5%-5%,而婴儿急性髓系白血病(infant acutemyeloid leukemia,IAML)则占儿童急非淋白血病的6%-14%[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患儿化疗相关感染早期临床表现与感染严重程度的关系,寻找早期提示重症感染的线索。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9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化疗并发生化疗相关感染的肿瘤患儿136例,共发生感染346例次,比较重症感染与轻症感染患儿早期临床表现的差异。结果重症感染133例次,轻症感染213例次。重症感染患儿早期伴畏寒、寒战、精神欠佳、末梢循环不良、粒细胞缺乏的患儿明显多于轻症感染患儿,且热峰及发热6~12hC-反应蛋白(CRP)值均较轻症感染患儿高;接受强化疗患儿中,感染早期伴畏寒、寒战、精神欠佳、末梢循环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CRP≥40mg/L、热峰≥39.5℃的患儿发生重症感染的机会大于无上述表现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强化疗及感染早期伴畏寒、寒战、精神欠佳、末梢循环不良、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CRP≥40mg/L、热峰≥39.5℃患儿易发展为重症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儿童非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方案,探讨低强度、低费用"经济"方案治疗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5月至2006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病房收治初诊儿童ALL 243例,分别采用3种方案(由家长选择)治疗,分别为荣城98方案(A组)、IC BFM 2002方案(B组)或低强度"经济"方案(C组).结果 243例中诊断后即放弃治疗20例、诊断后死亡或转外院3例、高危47例和成熟B-ALL4例,余下169例中,选择A组46例,B组73例,因家庭经济原因选择C组50例.各组的预期无事存活率(标准误)[pEPS(sx)]和预期无病存活率[pDFS(sx)]A组4年分别是80.4%(0.059)和82.2%(0.057),7年分别为78.1%(0.061)和79.8%(0.060);B组4年分别是83.5%(0.051)和85.9%(0.049);C组4年分别是72.8%(0.069)和74.3%(0.069),7年分别为67.2%(0.084)和68.6%(0.085).住院化疗费用A组6.5~19.1万元(中位教9.4),B组5.2~12.3万元(中位数7.4),C组2.3~5.1万元(中位数3.1),3组间的费用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强度"经济"方案治疗儿童非高危ALL似能达到合理的EFS和DFS,这对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治疗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 5 HT1B受体拮抗剂SB2 2 42 89对 5 HT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肺血管构型重建的 5 HT1B受体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用MTT法和3 H TdR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结果SB2 2 42 89能剂量依赖地抑制 5 HT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SB2 2 42 89能剂量依赖地抑制 5 HT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DNA合成 ,SB2 2 42 89能阻断 5 HT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促有丝分裂作用。结论SB2 2 42 89能抑制 5 HT引起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5 HT1B受体在 5 HT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单、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肝脏DWI及体表内不相干运动(IVIM)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的不同分期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同期招募的1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计算单指数模型的参数表观扩...  相似文献   
20.
1例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1例来自云南省的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进行相关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小组前期工作中对该家系已初步确定的X连锁型遗传位点--RP2和RP3处选取具有高信息量的9个微卫星位标进行精细单倍型分析.在定位的候选基因RP3基因即RPGR基因上,使用构象敏感凝胶电泳(conformation sensitive gel electrophoresis, CSGE)的方法对其1~14号外显子进行突变筛选的同时对已有报道的突变热点区--外显子ORF15进行直接测序以寻找致病突变.结果 通过精细定位扫描及相关单倍型分析,将该例家系的致病基因定位在RP3位点.RPGR基因1~14号外显子经CSGE的方法进行突变筛选,未发现有异常电泳条带;通过直接对突变热点区外显子ORF15的测序,在该例家系中检测到1个在国内外均有报道的热点突变:g.ORF15 483_484delGA.结论 g.ORF15 483_484delGA移码突变导致了该家系产生X连锁型视网膜色素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