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总结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错构瘤的疗效.方法 对16例患者共17个错构瘤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术后随访3-28个月,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患者栓塞术后症状消失或有所减轻;肿瘤较术前缩小11.7%-47.7%.随访期未见肿瘤增大和症状复发.结论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错构瘤,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RPMCs)中的表达以及脂多糖(LPS)的调节作用,并探讨PPAR-γ天然配体15d-PGJ2及人工合成配体ciglitazone对RPMCs表达CD40和ICAM-1的影响。方法分离及培养RPMCs,常规传代及鉴定,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研究。LPS不同浓度(0.1、1.0、10、50及100μg/ml)、LPS(1μg/ml)处理后不同时间点及15d-PGJ2(3μmol/L)、ciglitazone(10μmol/L)作用细胞36h后收集细胞。RT-PCR检测PPAR-γ、CD40以及ICAM-1 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PAR-γ在RPMCs中的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PPAR-γ及ICAM-1蛋白表达。结果(1)常规培养的RPMCs表达一定量PPAR-γ,表达部位主要分布于RPMCs细胞核内,在细胞浆微弱表达。(2)随着LPS浓度逐渐增大,PPAR-γ蛋白表达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LPS浓度为10μg/ml时其表达为最高峰。LPS(1μg/ml)作用12h时PPAR-γ蛋白表达最强,PPAR-γ1表达高于PPAR-γ2;之后显著降低,持续至72h。(3)LPS刺激后RPMCs CD40mRNA表达显著增强;15d-PGJ2、ciglitazone显著降低CD40 mRNA表达(P均〈0.01)。(4)LPS刺激后RPMCs ICAM-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15d-PGJ2增加LPS介导的ICAM-1 mRNA表达(P〈0.01),但显著抑制ICAM-1蛋白表达(P〈0.05)。ciglitazone对LPS介导的ICAM-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均〈0.05)。结论RPMCs结构性表达PPAR-γ。LPS调节PPAR-γ表达呈现先增强后抑制趋势。PPAR-γ配体可显著抑制LPS介导的CD40mRNA和ICAM-1蛋白的表达。提示RPMCs功能性表达PPAR-γ.可能通过负性调节炎症介质分泌而参与腹腔局部防御。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比较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和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52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20例接受结肠全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平行对比.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1~7年(中位时间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中位随访4年,结肠次全切除组每日大便次数显著低于结肠全切除组(2.5±0.8比3.4±0.8;P=0.000).Wexner肛门失禁评分结肠全切除组高于结肠次全切除组(5.8±1.9比4.4±1.6;P=0.011).胃肠生活质量评分结肠次全切除组显著高于结肠全切除组(120.7±7.5比111.1±12.0;P=0.005).结论 与结肠全切除术相比,对于慢传输便秘患者,行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后可获得更好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血尿酸(BUA)及血脂与帕金森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13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健康组。记录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BUA水平,以及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分析BUA、血脂水平与帕金森病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HDL-C、BUA水平,以及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C、LDL-C、HDL-C、BUA、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与帕金森病发病有关(P<0.05),TG、载脂蛋白B水平与帕金森病发病无关(P>0.05)。结论 TC、LDL-C、HDL-C、BUA、载脂蛋白A及脂蛋白a均是帕金森病发病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 建立RP-HPLC梯度洗脱法测定利福霉素钠及利福霉素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以0.39%磷酸二氢钠溶液(用8.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乙腈(90∶10)为流动相A,以0.39%磷酸二氢钠溶液(用8.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乙腈(30∶70)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30 min流动相B的比例从20%增加到80%,保持5 min后,于2 min内流动相B的比例从80%减至20%并保持8 min,Dimonsil ODS C 18色谱柱(5 μm,150 mm×4.6 mm),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利福霉素B和利福霉素S定量限均为0.06 ng,各峰之间的分离度符合规定,利福霉素峰与利福霉素S峰之间的分离度大于5.0.结论: 方法可用于利福霉素钠及利福霉素钠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6.
正肥胖是由于遗传和环境等特定的生化因子引起的一系列进食调控和能量代谢紊乱,使体内热量摄入大于消耗,能量失衡,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常所致的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发病过程十分复杂。《2016美国AACE/ACE肥胖指南》单独列出减肥目标的肥胖并发症有:代谢综合征(MS)、2型糖尿病(T2DM)、血脂异常、高血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育、男性性腺功能低减、睡眠呼  相似文献   
97.
目的:测定乳糖酸红霉素中游离的乳糖酸的量.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结论:该方法不适合检测目前国内生产的乳糖酸红霉素中游离的乳糖酸的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应用炔雌醇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后不同时间间隔促排卵治疗对卵泡生长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2~12月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短间隔组和长间隔组,每组30例。短间隔组:停用达英-35月经来潮后即应用来曲唑促排卵;长间隔组:停用达英-35撤药出血后,间隔1个自然月经周期,对于≥35天月经未来潮的患者应用黄体酮撤药出血,再应用来曲唑促排卵。结果:长间隔组有28个周期排卵,5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16.67%;短间隔组有29个周期出现排卵,1例临床妊娠,临床妊娠率3.33%。两组妊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达英-35后无论是直接促排卵还是间隔1个自然月经周期启动促排卵对优势卵泡产生及妊娠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9.
目的验证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疗效佳。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早期宫颈癌患者156例,按照患者及家属意愿分为腹腔镜组及开腹组,分别施以腹腔镜下或开腹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中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脏器损伤等,术后观察两组排气情况、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较开腹组明显偏少,经统计学分析t=8.63,P<0.05,其他方面均未见明显差异;术后腹腔镜组消化系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开腹组短,经统计学分析比较t值分别为6、7.71,P<0.05,有差异,余下两项经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疗效较常规开腹治疗疗效更肯定,与手术相关各方面均较传统治疗佳,受到医患双方满意,适宜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比较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超前镇痛与硬膜外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科手术围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1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硬膜外腔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术中正常麻醉;观察2组于麻醉诱导前电针双侧内麻点、内关穴30min,术中正常麻醉;对照组单纯行全身麻醉,3组术后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3组患者针刺/硬膜外穿刺前(T0)、切皮时(T1)、拔管时(T2)、术后2 h(T3)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麻醉药的用量及拔管时间;检测T0、T3,术后12 h(T4)、24 h(T5)和48 h(T6)血浆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镇痛效果。结果:观察1组MAP在T1、T2时间点低于观察2组、对照组(P<0.05),HR在T1、T2时间点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MAP和HR在T1、T2时间点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早(P<0.05)。观察2组β-EP含量在T4、T5、T6时间点较观察1组、对照组升高(P<0.05);观察1组、观察2组5-HT和PGE2含量在T3、T4、T5时间点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1组、观察2组VAS评分在T3、T4、T5时间点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内麻点和内关穴超前镇痛与硬膜外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均能为胸部手术提供有效围术期镇痛,前者在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方面更平稳,对机体的生理干扰更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