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4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99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74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37篇
综合类   452篇
预防医学   211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78篇
  10篇
中国医学   275篇
肿瘤学   56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华蟾毒它灵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华蟾毒它灵对肝癌细胞株SNU-739存活和毒性的影响。通过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EdU细胞增殖实验研究华蟾毒它灵对SNU-739细胞增殖的作用。利用DAPI染色、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华蟾毒它灵对SNU-739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T-q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的水平及NF-κBp65活化的情况。通过JC-1荧光探针试剂盒和ATP检测试剂盒研究华蟾毒它灵对SNU-739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利用裸鼠体外成瘤实验研究华蟾毒它灵在体内对肝癌组织生长的影响。结果MTT和LDH检测结果表明华蟾毒它灵可抑制肝癌细胞的活性(P<0.01),集落形成实验和EdU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华蟾毒它灵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P<0.01)。DAPI染色结果显示,华蟾毒它灵处理后SNU-739细胞的核出现染色质凋亡形态。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华蟾毒它灵可促进肝癌细胞凋亡(P<0.05)。RT-q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华蟾毒它灵处理后,SNU-739细胞内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Bax/Bcl-2比例升高(P<0.05)。另外,华蟾毒它灵作用后,肝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ATP的生成量也显著减少(P<0.01)。裸鼠体外成瘤实验表明华蟾毒它灵能够明显抑制体内肝肿瘤组织的生长(P<0.05)。结论华蟾毒它灵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并通过线粒体途径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索Luminal型乳腺癌组织中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的PD-L1表达特点及其对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生存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历史前瞻性研究.入组2013年于山西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Luminal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收集...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偏头痛系统评价的方法学质量和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Library、中国知网等8个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采用AMSTAR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同时运用GRADE系统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结果共纳入11篇系统评价,AMSTAR评分显示其中10篇研究总分在1116分之间,方法学质量为中等级,1篇为8分,属于低质量。GRADE评级结果显示,共有7个结局指标为极低质量,17个为低质量,仅有3个结局指标证据质量为中等。结论目前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在方法学质量属于中等水平,但结局指标的可靠程度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早期丹佛康复训练模式(Early start Denver model,ESDM)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针灸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的临床疗效、孤独症状严重程度、意志控制力及综合协调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2 月至 2022 年 5 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A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ESDM联合组,各48例.常规治疗组采取rTMS和针灸治疗,ESDM联合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采用ESDM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 6 w、12 w 后两组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儿童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utism treatment evaluation checklist,ATEC)、视听整合连续性测试(Integrated visual and auditory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IVA-CPT)结果、事件相关电位P3波幅和潜伏期.结果:ESDM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6 w、12 w后,两组CARS、ABC、ATEC评分均降低,IVA-CPT综合注意力评分和综合反应控制评分均升高,且ESDM联合组CARS、ABC、ATEC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IVA-CPT综合注意力评分、IVA-CPT综合反应控制评分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6 w、12 w后,两组P3波幅均增大,P3 潜伏期均缩短,且ESDM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采用ESDM联合rTMS、针灸及可有效改善ASD患儿的临床症状、意志控制力及综合协调能力、异常脑电活动,进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5.
摘要目的:探讨基础肺功能指标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患者功能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精准判断预后及提高康复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5月由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SCI患者398例。收集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入院距损伤时间、住院天数、ASIA(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分级、损伤平面、血液学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入院时基础肺功能指标包括潮气量(tidal volume, VT)、肺活量(vital capacity, 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一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 FEV1/FVC)、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PEF)、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时的呼气流速(FEF75)、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aximal predicted voluntary ventilation, MVV/MVVpre)等资料。以改良Barthel指数的平均相对功能恢复百分比(mean relative function gain, mRFG)作为因变量,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筛选出影响SCI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尤其是基础肺功能指标。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I患者预后与ASIA分级(B=11.064, P=0.019)、住院天数(B=0.125, P=0.005)及VC(B=5.177, P=0.014)有显著相关性。VC判断SCI患者预后的临界值为2.39L。结论:低VC是SCI患者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检测基础肺功能有助于判断SCI患者功能预后,其中VC为2.39L以下患者提示预后更差,对于这类患者应予以重点关注,介入更充分地康复治疗, 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方法 从201 7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划分为两组,给予参照组常规检验,给予实验组生化检验.对两组的检验结果和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与参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实验组餐后2h血...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对胎盘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胎盘原代滋养细胞,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纯度鉴定,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ABCA1的表达情况。实验组应用肝X受体激动剂(T0901317)上调(以无菌磷酸缓冲盐溶液代替T0901317作为对照组)或siRNA下调(以mock-siRNA代替siRNA作为模拟转染组)滋养细胞中ABCA1的表达水平并应用RT-PCR及Western-blot进行验证,采用Amplex胆固醇检测试剂盒检测ABCA1表达改变后滋养细胞在实验开始后的2小时、4小时、6小时及8小时胆固醇流出率。结果:从足月胎盘中分离出原代滋养细胞,其纯度在90%以上,ABCA1在滋养细胞中存在表达。加入T0901317后,滋养细胞中ABCA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量(0.37±0.04)明显高于对照组(0.08±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转染siRNA后,滋养细胞中ABCA1在蛋白水平的表达量(0.10±0.01)低于对照组(0.16±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BCA1表达上升后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滋养细胞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4.70±0.03vs3.39±0.00、7.66±0.05vs5.28±0.02、14.73±0.03vs8.66±0.02、20.94±0.07vs13.47±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ABCA1表达量下降后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滋养细胞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2.30±0.03vs3.53±0.02、3.35±0.03vs5.17±0.01、5.37±0.05vs7.01±0.02、7.56±0.06vs11.49±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胎盘中ABCA1表达出现异常时,可通过影响滋养细胞胆固醇的转运而导致母胎界面脂质代谢出现紊乱。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医学生睡眠行为及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为改善医学生睡眠质量,提髙自身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年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宁夏某医学院校三个专业400名医学生为调查对象,将基本信息、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压力知觉量表(CPSS)编制成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①PSQI总分为(6.89±2.83)分,有36.67%的医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医学生压力知觉总分为(39.78±6.56)分,医学生的压力知觉处于中等偏下水平;②医学生睡眠行为在专业、年级、与舍友或同学间关系、对宿舍环境是否满意、所学专业前途的担忧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宿舍环境是否满意、对所学专业前途的担忧及压力知觉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生睡眠质量情况不良,普遍存在入睡时间较晚、实际睡眠时间较短的现象;睡眠行为和压力感知与宿舍环境是否满意、人际关系、所学专业前途担忧、压力感知有关;为改善医学生睡眠状况,需要从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Delta样蛋白1(DLK1)在垂体腺瘤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方法体外培养垂体腺瘤GH3、MMQ和ATT20细胞,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细胞分别给予抗DLK1抗体1 μg/ml和5 μg/ml, 对照组细胞给予等体积的二甲基亚砜, 共培养24、48及72 h。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各个细胞株DLK1的水平和谱系来源, 细胞增殖实验检测细胞的活力, 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的分泌能力[GH3细胞: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 MMQ细胞:催乳素(PRL), ATT2细胞: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抗DLK1抗体对GH3细胞表达PIT1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证实, GH3和MMQ细胞为POU结构域转录因子1(POU1F1)谱系细胞, DLK1表达水平高;ATT20细胞为T盒转录因子19(TBX19)谱系细胞, DLK1表达水平低。与抗DLK1抗体共培养48 h, 仅GH3细胞5 μg/ml实验组的细胞活力高于对照组(P=0.017);共培养72 h, GH3细胞1 μg/...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基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B/核转录因子-κB(MAPK/Akt/NF-κB)信号通路探讨柴蜕颗粒改善气道炎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药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Hartley豚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柴蜕颗粒组[5.3 g/(kg·d)]、孟鲁司特钠组[0.001 g/(kg·d)],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豚鼠肌注4%OVA溶液0.5 mL,同时腹腔注射2%Al(OH)3凝胶0.2 mL建立CVA模型,致敏14天后雾化吸入1%OVA溶液激发咳嗽症状,同时各给药组连续灌胃14天进行干预。末次给药后,使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豚鼠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AHR);血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白细胞比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BALF中豚鼠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