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441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52篇
  3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利用对比增强三维时间飞跃法扰相梯度回波(3D-CE-TOF-SPGR)序列对恩施地区无三叉神经痛土家族人群受检者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关系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无三叉神经痛的恩施土家族体检者50例行增强轴位3D-TOF-SPGR序列,结合多平面重建图像观察、了解双侧脑池段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观察是否存在责任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并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所有受检者50例100侧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显示清楚,根据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距离的远近分成分离、接触、压迫三种情况,分离74侧(74%)、接触24侧(24%),压迫2侧(2%);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非少数民族地区无三叉神经痛者研究结果(分离77侧,占77%,接触23侧,占23%)进行比较,经χ2检验,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接触及压迫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33,P=0.6218)。 结论 3D-CE-TOF-SPGR序列可用于显示、研究三叉神经和邻近血管的关系,非少数民族人群与恩施土家族人群在无三叉神经痛者三叉神经与邻近微血管接触及压迫率无差异,此结果可为恩施少数民族群体三叉神经痛病因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2.
对我国102例Down综合征患者的随机样本作了细胞遗传学研究。计得游离21三体型96例(94.12%)、G/21易位型3例(2.94%)、正常/21三体嵌合型2例(1.96%),罕见的双重非整倍体嵌合体1例(0.96%)。本系列合并台湾77例,得出我国179例患者染色体畸变类型的相对频率。将此合并数据与白人患者和日本患者相比,未见显著差异。本文还提出了按患者出生时母令估计检出散发性和遗传性易位型Down综合征患者的概率,并讨论了本工作检出一例罕见双重非整倍体嵌合体(45,XO/47,XY, 21)的可能起源。  相似文献   
43.
44.
吴小青  聂娇  张淑萍  邬淑钱  张丽君  胡云 《全科护理》2021,19(26):3733-3735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牛奶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牛奶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对患儿家长采取一般性教育,观察组在一般性教育基础上对患儿家长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两组均干预到患儿出院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儿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表(STAMP)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出院时及随访3个月后STAMP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牛奶蛋白诱导的过敏性直肠结肠炎患儿护理中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能减少患儿营养风险,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升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对带状疱疹患者使用氦氖激光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于2016年4月至2018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接收的带状疱疹患者68例,随机法分组后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对患者治疗,研究组便以常规为基础,实施氦氖激光治疗,对比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治疗有效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对照组更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开始结痂时间、止疱时间、皮损消退时间均更短,同对照组比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药物联合氦氖激光方法对带状疱疹疾病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更快的身体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6.
张丽君 《中国科学美容》2011,(14):117-117,135
目的探讨开展延伸护理对新生儿脐部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新生儿按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即新生儿出院后2d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上门通过现场示范、口头讲解、发放宣传册等,给年轻父母普及新生儿脐部护理知识,帮助产妇及家属解决新生儿脐部护理操作和认识上的问题。对照组从产科出院后未进行延伸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在脐炎发生情况、脐带脱落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新生儿延伸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确保新生儿脐带正常脱落。  相似文献   
47.
男女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两性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对77例pSS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性间发病年龄和确诊时平均病程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上以口服干燥为主诉就诊者不足一半,90%以上存在高γ-球蛋白血症。男性pSS首发症状较女性多样化,以口服干燥,关节疼痛,呼吸道症状,肾小管酸中毒及皮肤表现等较多见;口眼干燥症状出现较晚,发生率较低,症状较轻,但腮腺受损发生率与女性差异无显著性;而肺受累症状出现较早,肺间质纤维化发生率较高;类风湿因子(RF)及抗SSA/SSB抗体阳性率较低。结论 pSS为全身性免疫性疾病,90%以上病例存在高γ-球蛋白血症。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口服干燥为主诉就诊者不足半数;男性患者除临床表现与女性有较大差别外,自身抗体阳性率也较女性低。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状况.结果 观察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Vm为(62.35±15.68) cm·s-1,双侧大脑动脉Vs为(88.62±25.31)cm·s-1,双侧大脑动脉PI为(0.63±0.31),对照组治疗后双侧大脑动脉Vm为(57.51±12.56) cm·s-1,双侧大脑动脉Vs为(80.51±21.54) cm·s-1,双侧大脑动脉PI为(0.7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塞治疗时,加用瑞舒伐他汀,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能帮助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麻醉科护士的角色认知和工作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对10名麻醉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质性访谈并分析访谈资料。[结果]麻醉科护士的角色认知和工作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大部分麻醉科护士对自身职业前景表示迷茫;同行对麻醉科护士的职业认同度不高;麻醉科护士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结论]麻醉科护士期待我国尽快出台政策以明确工作职责与业务范畴;管理者应结合麻醉科护士的专业特色和岗位需求,协调好麻醉科护士与麻醉医生、手术室护士等的关系,辅以人性化管理策略,从而充分发挥麻醉科护士的职业角色并提升其成就感。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中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并筛查与肝癌转移相关的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方法应用双电泳(2-D E)、免疫印迹法及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对三种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Hep 3B、MHCC97L和MHCC97H进行酪氨酸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对照2-DE胶和免疫印迹发光胶片,Hep3B检测到10个点,MHCC 9 7L检测到19个点, MHCC97H检测到17个点。经质谱鉴定,得到膜连蛋白Ⅰ等19个差异点。结论细胞内酪氨酸磷酸化蛋白的表达差异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