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大鼠肺内源性急性肺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E.coli)导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方法设立正常大鼠组(N组)和3个实验组[E.coli导致的ALI大鼠PaO2FiO2<200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C组,不用药)、表面活性物质组(PS组,经气管插管滴入CurosurfR2ml kg,160mg kg)、生理盐水组(NS组,经气管插管滴入NS,2ml kg)。每30min检测血气、胸肺有效动态顺应性,180min结束实验,进行肺病理检查,测肺指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含量和TNFα浓度。结果①PS组各时点PaO2较给药前升高约70%,与C组、NS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②PS组PaCO2、pH以及胸肺有效动态顺应性各时点好于NS组(P<0.05);③PS组肺指数明显低于C组[(0.38±0.05)%对(0.43±0.05)%,P<0.05]和NS组[(0.47±0.06)%,P<0.01];④PS组肺透明膜形成较NS组减少(P<0.05),较C组有减少趋势(P=0.055);⑤PS组BALF蛋白含量明显低于C组[(0.63±0.30)mg ml对(0.96±0.25)mg ml,P<0.05]和NS组[(1.03±0.27)mg ml,P<0.01];TNFα浓度明显低于NS组[(0.35±0.23)ng ml对(2.14±1.02)ng ml,P<0.01],较C组(0.61±0.28)ng ml有减低趋势(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E.coli所致的大鼠肺内源性ALI有治疗作用,可改善氧合,减轻肺水肿,并有减少肺透明膜形成和TNFα释放趋势。  相似文献   
32.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在抢救伤员过程中,医务人员发挥了重要作用,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宝贵生命.同时,严酷的灾害也给医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各种医疗组织工作及医务人员的应急业务水平必须迅速提高,因此应重视灾难医学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在美国,成人严重感染是第10位的致死病因.脓毒症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儿童死亡的最常见病因之一[1].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似,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在我国依然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连续静脉血液滤过和血液滤过透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泵带动的连续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方法对高氮质血症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和动物的耐受情况。方法 新西兰白兔29只,麻醉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静脉注射尿素制成高氮质血症模型。比较CVVH时不同血流速度下的超滤率、CVVH组和CVVHDF组的尿素清除率,同时监测实验兔血液动力学及水电解质改变。结果 在血流速度为15、20、30、45ml/min时,超滤率分别为(0.48±0.07)、(0.61±0.09)、(0.72±0.06)、(0.84±0.08)ml/min;尿素清除率分别为(0.49±0.06)、(0.62±0.08)、(0.74±0.05)、(0.86±0.09)ml/min。超滤率和血流速度成线性回归关系,y=0.014x±0.349(r=0.843,P<0.0001)。血流速度为(20.0±0.6)ml/min时,CVVH组的超滤率和尿素清除率分别为(0.61±0.06)ml/min和(0.63±0.07)ml/min;CVVHDF组的超滤率+透析率和尿素清除率分别为(17.5±0.5)ml/min和(1.95±0.31)ml/min,后一项CVVHDF组是CVVH组的3.1倍(P<0.001)。两治疗组在治疗后30、60、90、120、180min的尿素氮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或P<0.01)。实验过程中,两组兔血液动力学和电解质基本维持稳定。结论 应用泵带动的CVVH和CVVHDF能够治疗实验兔高氮质血症。在血液滤过的基础上,增加血液透析作用,能够增加尿素清除率;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血流速度增加,超滤率和尿素清除率也增加;实验兔能够耐受可允许的最大血流速度时的CVVH和CVVHDF治疗,在仔细配方和密切监测下,基本维持了水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35.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患儿8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为诊断和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以发热、呼吸道疾病住院患儿肺炎支原体IgM,被动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混合抗体。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半定量检测降钙素原(PCT),对其中831例肺炎支原体IgM阳性患儿分年龄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男女构成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儿的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支原体感染惠儿中肺炎支原体肺炎占74.2%。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CRP异常率48.2%与PCT的异常率1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以学龄儿童为主;在诊治时,不能仅局限于呼吸系统;肺炎支原体感染辅助诊断中PCT的临床意义优于CRP。  相似文献   
3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按诱发途径可分为两种,即由直接肺损伤因素引起的ARDS和间接肺损伤因素导致的ARDS。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两者在病理生理学、影像学、呼吸力学、对通气治疗策略(俯卧位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及肺复张策略、小潮气量通气)及药物治疗(吸入一氧化氮及前列环索、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等许多方面不尽相同,也有一些研究结果认为两者无明显区别,只是在发病机制和形态改变上存在交叉与重叠。对其机制的认识有助于对不同原因引起的ARDS采取更为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7.
应用评分评估儿科危重患儿病情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1例ICU患者于入ICU第1,3,7天同时作我国的小儿危重评分,国外的小儿死亡危险(PRISM)评分及评估器官系统功能衰竭情况,小儿危重评分与PRISM评分和器官系统功能衰竭呈高度负相关,存活和死亡组的小儿危重评分,PRISM评分,在入ICU的1,3,7天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将小儿危重评分从高至低分为~100,~80,~70三组,代表病情非危重,危重,极危重,将PRISM评分从低于高分为0~,  相似文献   
38.
急性呼吸衰竭 ( acute respiratoryfailure,ARF,以下简称呼衰 )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凡累及呼吸器官及(或 )呼吸中枢的各种疾病 ,产生肺氧合障碍和 (或 )肺泡通气不足而影响气体交换者 ,均可以引起呼衰 ,表现为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并存。1 病因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为主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次之。见表 1。  换气障碍型呼衰即 型呼衰 ,其病理生理改变以肺泡与血液间气体弥散障碍和通气血流比例 ( V/Q)失调为主 ,早期只有低氧血症而无二氧化碳游留。通气障碍型呼衰即 型呼衰 ,主要由于肺泡通气低下所致。血气测定表现为 …  相似文献   
39.
为观察高分子聚合物和肺表面活性物质 (PS)合用是否较单独应用PS治疗大鼠肺灌洗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更有效。35只成熟SD大鼠 ,体重 2 71± 6 1g。应用戊巴比妥腹腔麻醉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通气 ,氧浓度为 1.0。用 30ml/kg的生理盐水对大鼠进行肺灌洗 ,当PaO2 下降到 17.3kPa继续通气 30min后将动物随机分为 4组 :1.生理盐水 (NS)组 (n =8) :由气道给予NS 2 .5ml/kg。 2 .聚乙二醇 (PEG) +PS组(n =9) :PEG 1.2 5ml/kg和PS 1.2 5ml/kg(10 0mg/kg)。3 .PS +NS组 :PS 1.2 5ml/kg(10 …  相似文献   
40.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儿科学组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诊学组1998年10月20~24日在广西桂林联合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儿科急诊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300余人,其中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2人。会议收到论文510篇,安排了7篇作专题报告,大会发言30篇,其余在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