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因子3(insulin like factor 3,INSL 3)应用于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late onset hypogonadism,LOH)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中老年男性,间隔1个月抽取空腹晨血2次,分析INSL 3在血清中的平均浓度及其稳定性;依据男性LOH的诊断标准,分析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中INSL 3的浓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接受重复抽血的中老年男性44人,血清INSL 3的浓度均值为(1.86±0.64)ng/m L,经过1个月的间隔期血清中INSL 3的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血清中INSL 3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INSL 3浓度与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总睾酮、游离睾酮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而与绝育术、烟酒、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体质量指数和中老年男性症状量表(aging males’symptoms scale,AMS)评分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初步研究提示血清INSL 3与男性性腺功能状态紧密相关且表达稳定,有望用于LO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30岁以上正常人不同年龄段眼前段生物结构参数的变化及性别差异,为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提供证据。方法选择474例眼科门诊检查正常者为研究对象,均30岁以上,其中男213例,女261例。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获取眼前段水平图像,用中山房角分析软件进行图片分析获得眼前段结构参数[包括房角宽度(angle open distance,AOD500)、虹膜面积、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采用stata12.0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各年龄段AOD500、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及虹膜面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AOD500、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及虹膜面积均显著高于女性(P<0.001)。30~55岁年龄段,AOD500变化最大,而55岁后AOD500变化相对平缓;男性前房容积在50岁前变化相对明显,50岁后变化相对平缓,而女性前房容积变化明显且均匀。结论 30以上正常人AOD500、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均随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而虹膜面积随年龄增加呈递增趋势;女性较男性更易患闭角型青光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眶-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累及鼻腔鼻窦、眼眶、颅底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例, 女3例, 5~17岁, 中位年龄13岁。临床表现为鼻塞、头痛、流涕、嗅觉减退, 其中1例伴双眼视力下降。病变累及筛骨4例, 蝶骨2例, 额骨2例, 上颌骨2例, 颧骨、颞骨、枕骨1例。结果 4例均在鼻内镜下经鼻将病变组织大部分切除。随访13~123个月, 鼻塞、头痛、流涕均逐渐消失, 嗅觉好转, 鼻腔黏膜上皮化良好。1例视力下降者术后视力略有好转, 但4年后视力再次下降行二次手术。4例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 效果满意。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眶-颅底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安全、有效, 损伤小, 不仅可以恢复鼻腔鼻窦生理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而且对预防及治疗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患者虹膜生物学结构特点。方法 采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segment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S-OCT),获取PACG组与对照组眼前段图像,采用中山房角分析软件(Zhongshanangleanalyzeprogram,ZAAP)对图片进行分析,对比PACG组与对照组虹膜结构参数的差异。结果 PACG组患者前房浅、眼轴短、晶状体厚、房角窄及前房宽度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PACG组虹膜厚度IT750为(0.48±0.15)mm,对照组为(0.43±0.18)mm,PACG大于对照组;PACG组虹膜厚度IT2000为(0.52±0.14)mm,对照组为(0.47±0.16)mm;PACG组虹膜面积为(1.56±0.28)mm2,对照组为(1.50±0.28)mm2;PACG组虹膜弯曲距离为(0.31±0.17)mm,对照组为(0.25±0.12)mm;PACG组瞳孔直径(4.09±1.71)mm,对照组为(4.48±1.71)mm;两组间虹膜厚度、虹膜面积、虹膜弯曲距离、瞳孔直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PACG患者虹膜厚、面积大、虹膜弯曲距离大,虹膜结构参数可能参与PACG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视网膜挫伤后Mü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 26只白兔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bFGF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挫伤组、正常对照组.其中正常对照组2只(4只眼),单纯挫伤组4只(8只眼),bFGF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20只眼).bFGF实验组每2d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 2μg (1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μ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挫伤后3h,1、3、7、14d各时间点Mü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bFGF实验组视网膜Mü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各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可以增强视网膜Müller细胞Vimentin的阳性表达,加速Müller细胞的活化,促进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兔视网膜挫伤后Mtiller细胞的影响。方法26只白兔通过3J能量自由落体的方式制作兔眼挫伤性视网膜病变模型,随机分为bFGF实验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单纯挫伤组、正常对照组。其中正常对照组2只(4只眼),单纯挫伤组4只(8只眼),bFGF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0只(20只眼)。bFGF实验组每2d玻璃体腔内注射bFGF2μg(10μL),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10μL。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视网膜挫伤后3h,1、3、7、14d各时间点Miiller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bFGF实验组视网膜Muller细胞Vimentin的表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且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各时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可以增强视网膜Muller细胞Vimentin的阳性表达,加速Muller细胞的活化,促进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检眼镜和三面镜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前的结果,评估两种检查方法的一致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共111例(111眼),术前均进行自然瞳孔下欧堡Daytona 200度超广角激光扫描眼底检查和散瞳后三面镜检查,记录术中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3G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的效果,分析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6例(26眼)因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术前常规CT和(或)DR异物定位和(或)眼部B超定位,行角膜和(或)巩膜伤口清创缝合、白内障摘出和(或)同时施行23G玻璃体切除、眼内异物摘出、视网膜激光光凝、C3F8或硅油填充等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26例经一期或二期23G玻璃体切除手术均顺利摘出异物.大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裸眼视力≥0.3者3眼,0.12~ 0.25者5眼,手动~0.1者10眼,光感者6眼,无光感者2眼;术后有19眼解剖及功能修复、视力较术前提高,4眼解剖修复、视力同术前,1眼为硅油依赖眼,1眼眼球萎缩,1眼行眼球摘除术.结论 金属异物所致眼球贯通伤行一期处理后适时施行玻璃体切除术,可以改善其预后;23G玻璃体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眼球贯通伤患者.  相似文献   
19.
不同光照射方式对大鼠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连续性光照射与间歇性光照射对大鼠视网膜的影响,探讨视网膜光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雌性,8~10wk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性与间歇性损伤组,用强度为2380±569lx绿色荧光灯为致伤光源,连续光照射24h建立连续性光损伤模型;光照射3h,暗适应3h,反复8次建立间歇性光损伤模型。光照射后3,7,14d取材,石蜡包埋、HE染色,图像分析仪测量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结果:正常Wistar大鼠视网膜形态正常,结构层次分明,内外节排列整齐,分界清晰,内外核层排列紧密,外核层厚度为43.5±1.4μm;经过24h光照射后,各个时段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内外节结构紊乱,分界不清,外核层细胞核间隙增大,外丛状层及外核层均变薄。连续性损伤后3,7,14d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分别较正常减少13.9%,34.0%,35.8%;间歇性损伤后3,7,14d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分别较正常减少20.6%,40.8%,47.1%。间歇组与连续组同一时间段外核层厚度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间歇性光照射对视网膜损伤较连续性光照射重;视紫红质可能参与并介导了视网膜光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CatSper1 mRNA在小鼠睾丸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并探讨CatSper1蛋白表达与精子运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相对定量法检测CatSper1mRNA在出生后11、15、18、21、25、28、35、42、56和120d龄C57BL/6小鼠(每天龄3只)睾丸中的表达;分别从4例正常精液标本中用四层密度梯度Percoll(浓度分别为95%、76%、57%和47.5%)离心分离出高活力和低活力精子,用于Western Blot定量检测CatSper1蛋白的表达。结果CatSper1mRNA在18d龄小鼠睾丸开始表达,在25和28d龄表达上调明显,分别为21d龄表达水平的2.95和7.59倍。自42d后上调缓慢,至成年小鼠时达到最高水平。CatSper1蛋白在每例标本高活力精子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活力精子(P〈0.05)。结论 CatSper1与精子活力特性有关,为进一步研究CatSper家族各成员间的关系和确切功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