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6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256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3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赵芳芳  俞岚姚敏 《实用全科医学》2006,4(2):127-128,F0003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p53和细菌L型感染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革兰染色方法检测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CNA及nm23、p53、基因的表达及细菌L型的检出率。结果PCNA及p53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nm23蛋白在恶性肿瘤的表达率则低于良性肿瘤(P<0.01);PCNA及nm23肿瘤转移抑制基因、p53抑癌基因的指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明显相关(P<0.01~0.05)。细菌L型检出阳性率与病理分级有显著差异(P<0.005),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比无转移者、有腹水比无腹水者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23、p53基因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PCNA的表达有助于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两种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极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与癌基因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穿琥宁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结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疼痛,促进疱疹吸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针药对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电针与坤宝丸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八髎穴隔药饼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时患者1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1h尿失禁量、ICI-Q-SF评分、FSH和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结果均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与随访时的上述指标结果亦可见显著改善(P<0.05);治疗过程中无电针及艾灸安全性问题发生。结论八髎穴隔药饼灸结合针药对围绝经期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明...  相似文献   
14.
祛风湿中药镇痛抗炎的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祛风湿中药的药性理论。方法:采用药理学研究手段研究20味祛风湿中药的镇痛抗炎的药性理论。结果:4类祛风湿中药都有镇痛作用,相比较,其中舒筋活络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镇痛作用较强。祛风湿止痹痛药和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温经强肢肌药)镇痛作用相对较弱,然而在抗急性渗出性炎症方面,这两类药作用更强,祛风湿强筋骨药相对最弱。20味药中只有续断1味抗急性渗出性炎症作用强度等级之和为3个 ,没有达标,即其抗急性渗出性炎症的作用价值不大。5味祛风湿止痹痛药和5味祛风湿强筋骨药抗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强度全部达标,都在 以上,而在5味温经强肢肌药中却有半夏、砂仁、厚朴3味未能达标。在抗滤纸肉芽肿中,5味祛风湿强筋骨药的作用强度全部为 ,温经强肢肌药也有较强的抗肉芽肿作用。结论: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是这4类祛风湿中药的共同药效谱。抗佐剂性关节炎可能是祛风湿止痹痛药和祛风湿强筋骨药的共同药效之一。抗肉芽肿可能是祛风湿止痹痛药、祛风湿强筋骨药和温经强肢肌药的共同药效之一。所以辛温(热)合归脾胃经药也是可以作为温经强肢肌药融入到祛风湿类药物中,此类药的祛风湿共同药效谱包括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抗肉芽肿。舒筋活络药的祛风湿共同药效谱包括镇痛、抗急性渗出性炎症和抗佐剂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CSF)对深Ⅱ度烧伤创面坏死组织溶痂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效果。方法 SD大鼠70只用热液烧伤的方法(75℃、8 s)制成背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烧伤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只)。对照组( C组):创面局部外用不含rhGM-CSF的凝胶基质,实验组( E组):创面局部外用rhGM-CSF凝胶(100μg/10 g)。分别于制创后1、3、5、7、10、14和21 d观察2组动物创面情况并摄像,记录创面溶痂时间;用图像分析软件计算不同时相点的溶痂率;并于不同的时相点取创面组织, 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形态及修复情况。结果从烧伤后第5天起各时相点,实验组大鼠创面溶痂率与对照组表现出差异;实验组创面溶痂时间为(10.73±2.47)d较对照组(14.26±2.65)d显著缩短(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6.21±1.27)d和(18.05±1.3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外源性rhGM-CSF的应用可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溶痂,从而促进深II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于2018年首次使用住培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系统功能和移动APP终端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教学与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及资源共享最大化,从而弥补传统住培管理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实践表明,基于信息化移动平台的新型住培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科室省时、省力地抓好住培管理的各个环节,还能使住院医师循序渐进地合理完成住培计划,同时知识及技能、胜任力均得到提高,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光电治疗对中国人群创伤性瘢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2次及以上光电治疗的3 3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瘢痕温哥华量表评分法评价疗效,通过电话随访评估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对光电治疗有效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3个月随访,光电治疗创伤性瘢痕的有效率为89.27%。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及一过性红斑发生率为11.67%,多数轻微,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面部和四肢的非张力部位瘢痕、早期治疗、3次及以上治疗等因素与光电治疗的疗效呈正相关(P<0.01)。患者满意度为90.83%。结论 光电治疗的早期干预对中国人群创伤性瘢痕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初步评价亚洲人群接受冷冻溶脂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接受冷冻溶脂治疗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通过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照片,软尺测量各治疗区围度变化,初步评估临床效果,并随访记录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的照片比较及软尺测量结果均显示患者治疗后3个月上腹部、中腹部、下腹部、腰部、大腿和上臂治疗区域数值均显著减少(P<0.05)。不良反应率为87.5%,多数轻微,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在治疗后两周趋于缓解。患者总体满意率为77.5%。结论 冷冻溶脂技术治疗亚洲人群皮下局部脂肪堆积临床疗效确定,副作用轻,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深度堆叠式稀疏回归在癫痫患者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特征提取中的作用.方法:基于稀疏回归模型,以逐层连接的方式构造了一个堆叠深度结构,并使用波恩大学提供的癫痫EEG数据来评估该结构.基于癫痫EEG数据,构造了3个分类任务.在每个任务上,使用不同的特征选择模型来选择特征,然后使...  相似文献   
20.
急性踝关节扭伤在临床上常见,如处理不当可使肿胀,疼痛漫延很长时间,且影响行走。笔者从1991~1995年采用冷敷加电针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59例,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9例患者中,男23例,女36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14岁,以30~40岁为多;病程最短半小时,最长半个月;病位在左侧者35例,右侧24例。治疗方法1.冷敷病人仰卧于治疗床或坐于板凳上,脚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