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多态性(I/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股动脉内中膜厚度(FA-IMT)的关系。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形态多聚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检测了303例T2DM患者和93例健康个体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I/D)多态性,利用B型超声检测T2DM患者FA-IMT的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Ⅰ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而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携带ACEDD基因型者FA-IMT增厚的比例显著高于携带Ⅱ及ID基因型者(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T2DM患者基线FA-IMT关系密切的指标为年龄、ACEDD基因型、饮酒史。结论 ACEDD基因型是他DM患者FA-IMT增加的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及长沙地区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探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血糖血脂水平、糖尿病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以4043名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及长沙地区居住超过5年,2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比较不同地区、种族、年龄、性别与血糖及血脂的关系.[结果]湘西少数民族普通人群IFG及DM患病率分别为4.99%、4.06%,吉首地区普通人群FPG、 TC、 LDL-C水平显著低于长沙地区.吉首地区普通人群血糖血脂水平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男性血糖血脂水平高于女性.[结论]吉首地区普通人群血糖血脂水平低于长沙地区并与高龄、性别等有关.  相似文献   
33.
尼尔雌醇加孕激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 观察小剂量雌孕激素复方制剂 (每片含尼尔雌醇 0 .5mg ,左炔诺酮 0 .15mg ,每周口服 1片 )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一年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对照 (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 )分组 ,双盲比较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 119例用药与 72例用安慰剂 1年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结果 小剂量雌、孕激素制剂可阻止骨质疏松的发展 (P <0 .0 5 ) ,同时用药者的肝、肾功能 ,乳腺红外线扫描 ,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大小B超 ,阴道脱落细胞学形态等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亦无阴道流血发生。结论 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服用方便等优点 ,可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血清胰岛素原(PI)的分泌特征及其意义.方法 36例LADA患者、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3名正常对照者均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和2 h血糖、胰岛素原(FPI和PPI)和C肽(FCP和PCP)水平,放射配体法测定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结果 (1)LADA组FPI和PPI均低于2型糖尿病组(均P<0.05),但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FPI/FCP和PPI/PCP(%)较2型糖尿病和正常对照均增高(P<0.05或P<0.01);(2)LADA-1型(GAD-Ab≥0.3)的PI低于LADA-2型(0.05≤GAD-Ab<0.3)(P<0.05或P<0.01),而PI/C肽均高于LADA-2型(均P<0.05);而LADA-2型与2型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LADA患者的GAD-Ab滴度与FPI和PPI呈显著负相关(r为-0.236和-0.268,均P<0.05),与PPI/PCP呈显著正相关(r=0.254,P=0.030);(4)FPI/FCP"不成比例"增高者占LADA、2型糖尿病和正常组的百分比分别为77.8%、62.2%和2.3%,PPI/PCP增高者为83.3%、51.4%和2.3%.结论 LADA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一样,亦存在高PI血症,且"不成比例"PI异常增多在LADA更为显著,可能与免疫凶素有关.  相似文献   
35.
多因素干预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目的 探讨多因素干预对新诊断的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代谢综合征 (MS)的疗效。 方法 采用平行、开放的前瞻性研究方式 ,对 10 4例无动脉粥样硬化 (AS)伴MS的新诊断T2DM患者以抗血小板聚集 ,强化血糖、血压、血脂、体重等综合达标措施 ,探讨干预 1年对MS组成的变化。 结果 多因素干预 1年后伴MS的新诊断T2DM患者体质指数 (BMI)、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甘油三酯 (TG)、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2 4h尿白蛋白定量 ( 2 4hUAlb)、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高敏C 反应蛋白 (hsCRP)水平、颈总动脉 (CCA)及股动脉 (FA)内中膜厚度 (IMT)均下降 (P <0 0 5 ) ;6 2 5 % ( 6 5 /10 4 )患者转变为无MS者 ,92 3% ( 96 /10 4 )患者减少至少 1项MS组分。干预 1年MS组分净达标率 (Δ % )依次为HbA1c( 6 0 6 % )、TG ( 4 5 2 % )、2 4hUAlb( 33 7% )、DBP( 33 7% )、SBP( 2 9 9% ) ,均高于BMI( 14 5 % )、HDL C( 13 5 % )及WHR( 1 9% ) (P <0 0 5 )。 结论 多因素干预可显著改善新诊断T2DM的MS ;各种MS组分对干预的疗效不一 ,中心性肥胖及低HDL C血症较难奏效。  相似文献   
36.
糖尿病患者教育的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除与患者病情和现有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外,尚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而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与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自身管理和控制的基础。因此,患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一、患者及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BeSSef['」于1956年观察到,糖尿病患者对所患疾病的情况知之甚少。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缺乏相应和必要的知识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Starostina等['j的调查发现,在俄罗斯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缺乏基本的糖尿病知识。此外,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的认…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170例新确诊T2DM患者随访2年后,56例出现SAS,用免疫比浊法测定T2DM伴与不伴SA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结果伴SAS组hsCRP水平[0.64(0.50~7.07)mg/L]高于不伴SAS组[0.53(0.14~7.44)mg/L,P>0.05],2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0.36(0.10-9.60)mg/L,均为P<0.05];将SAS为因变量,以各危险因素为自变量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年龄、三酰甘油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hsCRP、年龄、三酰甘油可能是T2DM患者S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血浆脂肪细胞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水平与肥胖类型,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者(NW—NGR)44例,正常糖调节超重/肥胖者(OB—NGR)3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及其亚组2型糖尿病正常体重组(NW—T2DM)89例和2型糖尿病伴超重/肥胖组(OB—T2DM)44例空腹状态下血浆A—FABP,同时测定血脂谱、空腹胰岛素及测量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和脂肪含量(Fat%);采用HOMA—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校正年龄、性别后,OB—NGR组,NW-T2DM组及OB—T2DM组血浆A—FABP高于NW—NGR组[11.32(6.54—15.43)ug/L、14.60(10.35—20.10)ug/L、18.25(12.85~26.65)ugL VS9.32(3.72-14.00)ug/L,P均〈0.05]。OB—NGR组与NW-T2DM组间血浆A—FA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2(6.54—15.43)VS14.60(10.35—20.10)ug/L,P〉0.05],但OB-NGR组与NW—T2DM组均低于OB—T2DM组[11.32(6.54—15.43)ug/L、14.60(10.35—20.10)ug/LVS18.25(12.85~26.65)ug/L,P〈0.01]。校正年龄、性别及BMI后,血浆A—FABP与WC、WHR、FPG、TG、FINS、HOMA—IR均呈正相关(r=0.416、0.341、0.344、0.196、0.306、0.312,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HOMA—IR、性别、WC和年龄是血浆A—FABP主要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血浆A—FABP与腹型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的代谢标志物。  相似文献   
39.
多发性内分泌腺肿瘤1型(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1,MEN1)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内分泌肿瘤 综合征。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2019年1月收治1例以低血糖起病患者,临床诊断为MEN1,基因有新发框 移变异(c.640-643delCAGA),该变异发生后氨基酸变短(p.v215Mfs*13),符合致病性变异。经多学科会诊,采用同时切 除胰体、胰尾胰岛素瘤以及甲状旁腺切除(4个)+自体异位移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个体化诊断治疗对改善MEN1型 患者预后有确切意义。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或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72名T2DM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格列美脲和二甲双胍或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HOMA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LAI)的变化,分析不同磺脲类降糖药合用二甲双胍对T2DM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BG、PBG、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的FINS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且格列美脲组的下降幅度比格列吡嗪组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的HOMA-IR及IAI均低于治疗前水平(P<0.001),且格列美脲组较格列吡嗪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格列美脲组体重指数(BMI)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水平均有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格列美脲合用二甲双胍与格列吡嗪合用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T2DM患者的IR,且前者的作用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