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联合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随机分A、B两组,A组在造影后血栓抽吸术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B组直接血栓抽吸术,评价两组PCI术后的效果.结果 A组比B组效果好,术后指标:血栓积分、TIMI3级血流、CTFC、ST段回落50%、出院时EF值、平均住院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MBG2~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血栓抽吸术及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PCI的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和比较服用标准剂量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后的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改变。方法随机入选2006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收治的、进入意向治疗及安全性分析的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具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45例,完成研究者32例。采用随机、开放、交叉的对照研究,患者被随机指定到5个药物治疗序列中的任何一个。研究药物20mg1次/d睡前服用,每种药物各服用6个月。每个治疗药物周期间隔至少10d的洗脱期。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对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减少百分比明显高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0.84±0.05)%比(0.44±0.22)%、(0.52±0.03)%、(0.39±0.07)%、(0.56±0.05)%,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基线时减少的次数明显多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13.4±1.1)次/周比(10.7±1.1)、(10.4±1.1)、(9.1±0.3)、(10.0±1.2)次/周,P〈0.01]。结论对于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每日20mg标准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标准剂量的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罪犯血管内斑块控制在稳态,从而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常规负荷剂量(300mg)与高负荷剂量(600mg)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的131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临床基本资料中,除年龄外,性别、基本用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前2h分别给予600mg(A组,n=65)和300mg(B组,n=66)负荷剂量氯吡格雷预治疗,之后均予75mg/d维持量。比较两组30d主要心血管事件(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紧急靶血管血运重建、心绞痛、脑卒中、再入院)、术后2hST段回落、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峰值、30d出血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A组与B组比较,30d主要心血管事件〔7.7%(5/65)vs19.7%(13/66),P0.05〕、术后2hST段回落〔70.8%(46/65)vs45.5%(30/66),P0.05〕、术后cTnI峰值〔(15±3)μg/Lvs(22±5)μg/L,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d出血事件〔9.2%(6/65)vs7.6%(5/66),P0.05〕和不良反应〔12.3%(8/65)vs10.6%(7/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负荷剂量(300mg)相比,高负荷剂量(600mg)氯吡格雷可显著改善急性STEMI行PCI患者的近期疗效,且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10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524001)吴铿,岑治勋中分子物质(MMS)是存在体液中分子量在300~5000道尔顿的肽类物质,与多种疾病发生的关系近年来受到重视[1]。有报道中分子物质与肿瘤性中毒的发生有...  相似文献   
105.
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少强  吴铿 《医学综述》2008,14(6):914-916
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制剂,氯吡格雷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研究证实,氯吡格雷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具有何效果。现就应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病变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状况和分布规律;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将164例临床宫颈有病变、HPV-DNA分型检测阳性患者,按病理检查结果分为3组:慢性炎症组(n=22)、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Ⅱ、Ⅲ)组(n=73)和宫颈癌组(n=69)。采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方法作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及HPV基因型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结果 164例HPV阳性标本中,21种亚型有20种亚型被检测到,未被检出是低危型HPV42型;HPV单一感染者117例(71.3%),多重感染47例(28.7%)。慢性炎症组的阳性率13.4%,常见HPV基因型为16、52、58、18、33、53;宫颈上皮内瘤变组阳性率为44.5%,常见HPV基因型为16、18、33、52、58、31;宫颈癌组阳性率为42.1%,常见HPV基因型为16、18、33、31、58、52。结论广西沿海地区妇女宫颈病变以HPV16、18型感染为主,其次是33、52、58、31型。因此,HPV-DNA分型检测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及疫苗的研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方法体外高糖(35μmol/L D-葡萄糖)处理VSMC模拟糖尿病环境,观察高糖是否引起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和凋亡,探索高糖是否引起VSMC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察内质网应激诱导剂和抑制剂对VSMC钙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通过比色法、O-cresolphthalein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应用35μmol/L D-葡萄糖分别处理VSMC不同时间,可以上调VSMC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然而,4-PBA预处理抑制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同时,也能阻断高糖引起的VSMC钙化,表现为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下降。结论高糖可以激活VSMC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进而促VSMC钙化的发生,提示可能内质网应激介导了此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108.
静滴藻酸双酯钠对高脂血症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藻酸双酯钠(PSS)静脉滴注(静滴)治疗高脂血症36例的血脂水平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_2-C、HDL_3-C)均升高(P<0.05~0.01);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RV)、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P <0.05~0.01).提示静滴PSS能有效地提高HDL-C、降低LDL-C和ηP,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方面均有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保持房室顺序的双腔起搏器(DDD)起搏模式,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优于房室失同步的单腔起搏器(VVI)起搏模式,但可增加右室起搏,损害心功能,并不能改善预后。生理性起搏的含义及作用机制在不断更新。生理性起搏的治疗策略是采取新模式减少右室起搏、选择性部位起搏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维持和促进心室激动的同步化仍为今后生理性起搏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0.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经使用硝酸酯类、β-阻滞荆、钙拮抗刑、转换酶抑制剂和阿司匹林治疗疗效不佳,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4100IUAXa)每日2次腹壁皮下注射,疗程10d。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前后对比,心绞痛发作次数为(9.6±5.1)和(4.3±3.7)次·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