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比较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凋亡抑制基因XIAP、Survivin的表达.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方法,在20例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检测XIAP、Sun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在宫颈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0%(12/20),在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为90%(18/20),Survivin mRNA含量在两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XIAP在宫颈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survivin mRNA及XIAP mRNA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均无显著关系.结论: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行环形电切除术(LEEP)术后随访的检测方法和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行LEEP术并且病理诊断为CIN Ⅱ/Ⅲ病例203例?分析术前的液基细胞学(LCT)?高危型HPV DNA,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24月随访的LCT?HPV DNA与最终复发的关系?【结果】 203例接受LEEP术并保留子宫的患者,在24个月的随访中发现18例复发,复发率为7%?手术病理切缘阳性?宫颈管搔刮阳性与复发相关(P < 0.01);术后随访的LCT?高危型HPV DNA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2% 和 94.4%?81.6% 和 86.9%? 27.7% 和 42.5%?97.4% 和 99.3%,手术前后相同的高危型HPV DNA基因型预测复发的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5.7%?94.1%和95.7%?与HR-HPV DNA比较,术前术后相同HR-HPV基因型预测LEEP术后复发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相似,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结论】手术病理切缘阳性和宫颈管搔刮阳性是LEEP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术后随访除LCT和高危型HPV外,手术前后相同HPV 基因型是复发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分割剂量射线照射的宫颈癌Hela细胞表达肿瘤干细胞相关蛋白情况及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探讨经此法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Hela细胞分组接受分割剂量分别为2、4、6、8、10及12 Gy的射线照射,总照射剂量24 ~ 42 Gy。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照射组及对照组细胞的ABCG2、CD44及CD133表达率;各组细胞接种裸鼠皮下,检测其体内成瘤能力。【结果】 各照射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均明显上调,以Hela-R2组(4 Gy×10次)细胞的表达率最高[(46.89±1.20)%],且随着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升高(P < 0.05);各组细胞的CD44及CD133表达率变化均无明显趋势;Hela-R2组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最高,其次为Hela-R5组(10 Gy×3次)。【结论】 分割剂量射线照射可在体外富集宫颈癌肿瘤干细胞,以分割剂量为4 Gy组富集效果最好,诱导Hela细胞株表达ABCG2显著上调,及提高其裸鼠体内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分析宫颈癌IB1期的宫旁转移率以及其相关因素,探讨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的低危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经手术治疗的149例宫颈癌IB1期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宫旁转移率为5.4%?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淋巴脉管浸润(LSVI)?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阴道累及?宫体累及情况可能与宫旁转移相关(P值均 < 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HR:26.95,95%CI:2.32 ~ 313.41)与LSVI(HR:47.6,95%CI:2.561 ~ 886.32)是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LSVI(-)+淋巴结(-)的患者宫旁转移率为0?【结论】 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率较低,淋巴结阴性并且无脉管浸润的患者可考虑实施损伤较小的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5.
目的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进行光谱测量,探讨宫颈癌组织与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CINⅢ)组织的光谱特征,为光谱测量在早期诊断宫颈癌中的使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9年8~12月于我院就诊的宫颈鳞癌及CINⅢ患者各20例,患者经手术切除或活检获得病变组织,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分别进行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测定。取其相应病变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也进行上述光谱的测定。被检测的组织相应分为四组:宫颈鳞癌组织20例,宫颈鳞癌旁组织20例,CINⅢ组织20例,CINⅢ旁组织20例。结果宫颈癌病变组织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与癌旁正常组织、CINⅢ组织、CINⅢ旁组织的光谱存在明显差异。红外光谱显示:除宫颈癌组织外,其余三种组织的光谱外观相似。宫颈癌组织具有特征性的971cm-1峰位,而CINⅢ组织、CINⅢ旁组织及癌旁组织,在971cm-1附近未检测到峰的出现。拉曼光谱显示:CINⅢ旁组织和癌旁组织光谱极为相似,宫颈癌组织与之不同,1639cm-1处振动峰为宫颈癌组织特征峰,CINⅢ组织和癌旁组织在1639cm-1附近未检测到峰的出现。结论癌组织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具有特征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仪有望用来区分宫颈癌病变与正常宫颈组织,成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不同计量泰素联合顺铂用于Ⅰb2期及巨块型的Ⅱa期宫颈癌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104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TP1组和TP2组,TP1组泰素用量135mg/m2组,TP2组为60mg/m2,顺铂均采为60mg/m2。根据患者的化疗反应采用1~2疗程化疗,化疗间隔TP1组为21天,TP2组为10天,化疗结束后行宫颈癌根治术,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TP2组有1名患者因用泰素期间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而退出研究。TP1组有效率76.92%,TP2组86.31%,两组疗效相近(P>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TP2组少于TP1组(P=0.026),其他毒副反应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60mg/m2联合顺铂60mg/m2的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疗效较好,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7.
<正>近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23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新版指南在卵巢癌化疗、靶向治疗、基因检测等方面有重要更新。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