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在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和不结扎盆腔淋巴管断端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情况,寻找能更有效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手术方式&#65377; 【方法】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2006年7月至2007年1月接受由同一医生主刀的盆腔淋巴结切除术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排除心&#65380;肺&#65380;肝&#65380;肾等器质性疾病&#65380;低蛋白血症及放疗史,根据由SAS 8.0系统产生的随机数字表相对应,共收集32例,随机结扎左侧或者右侧腹股沟深淋巴管&#65380;闭孔近端淋巴管&#65380;闭孔远端淋巴管&#65380;髂总淋巴管&#65380;髂内外静脉交叉处淋巴管,于术后第1&#65380;4&#65380;12&#65380;24周分别行盆腔B超检查了解结扎侧与开放侧淋巴囊肿形成的情况&#65377; 【结果】 开放侧术后第1周淋巴囊肿形成率高于结扎侧(40.63%:15.63%),其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第4周&#65380;第12周开放侧淋巴囊肿形成率高于结扎侧(43.75%:21.88%&#65380;26.67%:16.67%),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 > 0.05);术后第24周开放侧淋巴囊肿形成率低于结扎侧(10.35%:13.79%),差别无统计学差异(P > 0.05)&#65377;【结论】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中结扎腹股沟深淋巴管&#65380;闭孔近端淋巴管&#65380;闭孔远端淋巴管&#65380;髂总淋巴管&#65380;髂内外静脉交叉处淋巴管在近期能够较有效的防止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65377;  相似文献   
12.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已经成为妇科肿瘤治疗及外科分期的重要部分,切除的淋巴结有髂总、髂外、髂内、闭孔和腹股沟淋巴结。切除范围是:上界为髂内、外动脉交叉处上3cm处,切除髂总血管表面的髂总淋巴结;下界为旋髂深静脉横跨髂外动脉处.此处表面为腹股沟深淋巴结;外界为腰肌表面;内界为输尿管外侧;底部为闭孔神经表面。该范围内的所有淋巴脂肪组织等均需全部切除。  相似文献   
13.
林仲秋(主持人,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今天我们组织全科医生对1例疑难病例进行讨论,通过回顾性分析,深入讨论此病例的特点以及我们诊断治疗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诊疗水平。首先请卢医生介绍相关病史。卢淮武(妇产科住院医师):患者63岁。因“绝经10年,反复阴道流液半年”入院。患者绝经后10年,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阴道流液,色清,偶尔为淡红色,开始量少,近2个月来有所增加。曾行超声检查示“子宫萎缩,内膜厚4mm,双侧附件未探及异常回声。盆腔未见占位性病变”。白带找假丝酵母菌、滴虫及行宫颈涂片均无异常。一直服…  相似文献   
14.
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预防淋巴囊肿形成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12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有关淋巴囊肿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引流通畅,未发生1例管道脱落。术后1周发生盆腔淋巴囊肿的有45例,术后2周发生的有48例,囊肿直径最小的7mm,最大的150mm。结论:做好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重视早期症状,对预防淋巴囊肿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分子医学在肿瘤学的领域得到充分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的研发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新方向。分子靶向治疗以肿瘤组织或细胞的某一特异性结构分子为靶点,利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目的的疗法。现阶段,分子靶向治疗已在肺癌、大肠癌、乳腺癌等肿瘤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简要介绍各类常见的分子靶向药物,重点阐述其在妇科恶  相似文献   
16.
17.
        近日,NCCN公布了《2019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简称新版指南)。基于LION和SOLO-1等研究结果,新版指南在卵巢癌手术方式、腹腔热灌注化疗和维持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更新,这些更新改变了卵巢癌的治疗模式。本文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因为篇幅所限,内容较多,相关讨论将放在相应条目中,文末不再单独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4月下旬,美国肿瘤综合协作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了2017 NCCN《卵巢癌临床实践指南(第一版)》。新版指南诸多更新源于2017年3月中旬在美国NATIONAL HARBOR召开的美国妇科肿瘤协会(SGO)妇科肿瘤年会。会上报道的热点内容在指南中均有体现,可以说,SGO年会是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指南更新的风向标。现对新版指南进行简要解读,为了避免本文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1285例志愿者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以及常见的21种亚型的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自愿报名方式募集20—74岁广州市市区女性居民进行的宫颈癌筛查。志愿者填写知情同意书后采集宫颈细胞学。完成宫颈细胞学检查(liquid—cytological test,LCT)后细胞残液应用导流杂交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结果1305例志愿者中,有1285例符合入选条件并且同时完成LCT和HPV检测,20~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岁5组分别有358、307、246、240、134例。HPV阳性228例,总体检出率为17.7%,标准化感染率为16.5%,其中高危型HPV检出率为13.1%,低危型检出率6.2%,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0%。不同年龄段的总HPV检出率分别为23.2%、16.0%、17.9%、15.0%和11.9%,20—34岁组与其他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x^2=12.26,P值〈0.05);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17.3%、13.4%、13.8%、8.7%和8.2%,20—54岁组与〉54岁组比较有统计学统计学差异(x^2=9.75,P值〈0.01);低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8.4%、3.9%、5.3%、7.1%和6.0%;混合感染检出率分别为5.3%、2.3%、1.6%、2.5%和2.2%,各组无统计学差异。前5位的HPV亚型是52、31、16、58和53型,其检出率分别为3.9%、2.5%、1.9%、1.9%和1.7%。结论与国内同类研究比较,本研究人群的HPV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前5位的HPV亚型是52、31、16、58和53型,不同于其他文献报道的16/18为主要亚型。  相似文献   
20.
宫颈癌及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拉曼光谱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拉曼光谱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组织与宫颈癌组织病变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差别.方法:取手术切除或活检的宫颈重度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各20例,并取其相应病变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利用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测定病变组织,以及其(和)相应病变旁相对正常组织的光谱.结果:病变组织和病变旁组织的显微共焦拉曼光谱差异有显著性,癌组织具有特征峰.结论:宫颈癌病变组织与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均有明显差异,拉曼光谱仪可以用来判断宫颈癌病变与正常宫颈组织,有望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