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2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32篇 |
内科学 | 10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3篇 |
外科学 | 24篇 |
综合类 | 45篇 |
预防医学 | 32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2篇 |
中国医学 | 19篇 |
肿瘤学 | 8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7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联合原发肿瘤放疗长期生存患者的临床特征, 并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 为晚期NSCLC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5月参加两项前瞻性临床研究的260例NSCLC患者作为训练集, 2014年1月至2020年8月贵州省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38例NSCLC患者作为验证集。总生存时间(OS)≥18个月定义为长期生存(LTS), 比较LTS患者与非LTS患者的临床特征, 组间临床特征及治疗相关参数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 应用RStudio构建列线图模型。结果训练集患者的中位OS为13.4个月(95%CI: 11.9 ~14.9), 1、2和3年的OS率分别为55.4%、19.1%和11.9%。LTS组87例, 非LTS组173例。单因素分析显示, KPS评分、T状态、转移器官数、转移病灶数、脑转移、骨转移、化疗周期数、原发肿瘤生物等效剂量(BED)、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乳酸脱氢酶及肺免疫预后指数(LIPI)是影响LTS的预... 相似文献
103.
恶性肉芽肿也称中线致死性坏死性肉芽肿,是一种较少见的,主要发生于头面中线的进行性破坏性病变。常累及一个或多个解剖部位,发展快,预后差。放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自1980年至1990年本科共收治20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单纯放疗、手术加放疗和放疗加化疗对33例肺癌脑转移进行了治疗。放疗采用全脑加(或)局部放疗,全脑照射量35-51Gy,部部10-20Gy,肿瘤量为35-61Gy/18-30f(36-70d),化疗采用VM26100MG,1、3、5AKeCCNU100-150mg-d。po1次,放疗前或放疗后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 研究不同冷缺血损伤条件下,小鼠半肝移植后早期肝内趋化因子T细胞激活基因-3(T cell activation gene-3,TCA-3)的变化. 方法 建立C57BL/6小鼠全肝和部分肝脏移植模型,分为全肝对照组和半肝移植实验组.冷保存时间分为冷缺血1、4和8h.术后4、24 h收集标本,核糖核酸酶保护试验评估各组移植术后TCA-3的mRNA表达水平.组织病理学观察肝脏移植物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 共行小鼠半肝移植45只,全肝移植30只.2组小鼠术后7d的存活率均为100%.定量分析证实:全肝移植术后4h,冷缺血1、4、8h组TCA-3的表达保持在较低水平,但半肝移植组TCA-3的表达明显升高(F=7.41,P<0.05).术后24 h,全肝移植组和半肝移植组TCA-3的表达均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半肝移植物表现为更严重的冷缺血损伤. 结论 TCA-3在半肝移植术后早期明显升高,在冷缺血损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TCA-3可能是减轻半肝移植物冷缺血损伤的早期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检测CEA(癌胚抗原)、CA19-9(糖类抗原19-9)和CA125(糖类抗原125)对鉴别良、恶性腹水的临床价值。方法化学发光法检测120例患者腹水CEA、CA19-9和CA125的含量。结果化学发光法检测恶性腹水中的CEA、CA19-9和CA125分别为(37±16)ng/ml、(236±78)U/ml和(602±211)U/ml,良性腹水分别为(13±2)ng/ml、(34±3)U/ml和(32±3)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种抗原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有特点,需要联合检测。结论联合检测良、恶性腹水中CEA、CA19-9和CA125水平对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羟基磷灰/磷酸三钙双相生物陶瓷诱导成骨的成骨方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羟基磷灰/磷酸三钙(HA/TCP)双相生物陶瓷诱导成骨的成骨方式。方法 将HA/TCP材料制成柱状,采用肌内植入法植入版纳小耳猪腰背部肌肉,术后l、2、3月取材,进行组织学、酶组织化学以及偏振光显微镜观察。结果 术后1月和2月材料内未观察到新骨的形成,在3月材料内有明显的骨组织出现,在新骨边缘有线状排列的成骨细胞,其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新生骨组织基质主要为Ⅰ型胶原。结论 HA/TCP具有骨诱导性,新生骨组织与正常骨组织有着一致的胶原成分,其成骨方式为膜内成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利用自体骨膜中所含成骨细胞及生长因子与多孔生物活性陶瓷复合,制备一种活化的骨替代材料,修复长骨干缺损。方法:从21只狗的股骨干上切取骨膜片,吸附包裹于25cm长1.5Cm,直径1.2Cm,中心有一孔的柱状陶瓷块表面;然后植入自体股部肌群内,1月后将其中4块取出作组织学观察。了解异位成骨情况,另21块直接移植替代相应大小的股骨干缺损,分别于2月,4月,6月取出替代骨段(含材料及相临骨组织)作生物力学测定。X线衍射分析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植入肌内1月时,陶瓷块表面的骨膜增生变厚,骨膜-材料界面成骨细胞大量增生并向陶瓷空隙内爬行。可见新骨形成,植入骨缺损后,随时间延长,抗弯强度逐渐增加,6月时已接近正常骨的抗弯强度,X线衍射分析提示,2月时TCP迅速降解,6月时的X线转靶谱图已接近自体骨。组织学观察,2月时新生骨组织迅速增加,植入物与上下骨面融合,4月和6月时,大部分材料为新生骨组织所替代,新骨比例远大于陶瓷材料,植入物内大量骨小梁形成,哈佛系统清晰可见,成熟骨组织充满材料的孔隙并相互连接。结论:实验结果提示,用自体骨膜与双相多孔陶瓷复合在自体内培养,可使骨膜中的生长因子及成骨细胞活跃,从而提高陶瓷材料的生物活性,用于修复长骨干缺损可加速新骨形成,达到负重骨替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0.
1994年3月至1995年10月经Co60γ线或高能X线治疗的初治鼻咽癌25例于放疗前及放疗后测定听觉脑干反应(ABR)。观察Ⅰ,Ⅲ,Ⅴ波的波峰潜伏期和Ⅰ-Ⅲ,Ⅲ-Ⅴ,Ⅰ-Ⅴ的峰间潜伏期。结果:治疗前后的Ⅰ,Ⅲ,Ⅴ波波峰潜伏期和Ⅲ-Ⅴ峰间潜伏期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Ⅰ-Ⅲ,Ⅰ-Ⅴ的峰间潜伏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鼻咽癌常规放疗后可致桥脑以下水平听觉传导通路异常。此种损伤可能短时不能恢复,且损伤可能延迟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