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31篇 |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81篇 |
药学 | 52篇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1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6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醋炔诺酮肟避孕片对子宫内膜组织学和阴道细胞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38例服醋炔诺酮肟避孕片(其中26例服探亲片、12例服事后片)和3例不服药的健康妇女的子宫内膜活检结果及11名服酮肟探亲片妇女12个周期的阴道细胞学观察结果。所有服药妇女的子宫内膜发育均受不同程度抑制,对在周期早期开始服药者内膜的抑制作用较后期服药者明显。表明药物干扰了内膜的发育和分泌,这可能是该药避孕作用的主要机理。阴道细胞学检查表明,服药后阴道细胞因保持较低的雌激素影响而缺乏正常的周期变化,提示在周期的早期开始服药可能抑制排卵。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建立大肠癌细胞中提取和测定5-Fu含量的HPLC方法,并观察药物浓度、时间及给药次数与大肠癌细胞内5-Fu含量的关系。方法:用0.1%氢氧化钠裂解大肠癌细胞后用乙醚-异丙醇(8:2)提取细胞内5-Fu,HPLC法测定大肠癌细胞内5-Fu含量。分析条件:Spherisorb C18柱,流动相:0.05mol/L磷酸盐缓冲液,紫外检测波长:265nm。结果:5-Fu进样量在0.000526μg-0.4208μg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3154159X-408.89,r=0.9997;5-Fu的最小检测限为5.26ng;5-Fu不同加入量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2.15%和87.50%;重复性试验RSD=6.75%。结论:用HPLC法测定大肠癌细胞中5-Fu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大肠癌细胞对5-F 产的摄取可能存在“饱和现象”,当给药浓度达到一定量(5μg/mL)时,癌细胞中5-Fu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4.
刘雪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82,(4)
作者研究了放置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妇女的血清脂质、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浓度,研究包括31名置释放左旋18—甲基炔诺酮宫内节育器(每天释放该药15~30μg)的妇女和30名置Cu-IUD的妇女(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妇女的年龄分别为35.9±3.9岁和33.5±5.2岁,体重分别为61.0±8.5kg和58.1±9.5kg,置环时间分别为20±6个月和26±15个月,二组妇女的年龄、体重和置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二组妇女均不吸烟亦未使用过任何可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除了研究组的IUD中含左旋18—甲基炔诺酮外,均未用其他甾体激素。二组均取空腹静脉血,用酶分析法测定血 相似文献
75.
刘雪莉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1988,(3)
作者在本文中比较了放置二年后惰性IUD(和普氏D环)、CuIUD和释放孕酮的IUD(Progestasert)表面沉积的成分及含量,以及T-Cu200和Progestasert的垂直臂和水平臂上沉积的成分,并观察了T-Cu200和Progestasert表面沉积的形成过程。所有取出的IUD经去除IUD表面的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76.
金属的致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雪莉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9,(5)
本文综述了金属对人和实验动物的致癌作用。重点介绍:根据流行病学研究确定的4种致癌性金属:砷、镉、铬、镍;对实验动物有致癌性的9种金属,(铍、镉、钴、铬、铁、镍、铅、钛和锌)化合物。金属对人的致癌性与职业、环境或医源性接触金属有关的人类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如下: [砷] 资料表明接触砷化合物可增加人类癌症发病的危险,例如吸入无机砷化合物的炼铜工人、金矿工人、农业工人(洗羊工人、酿 相似文献
77.
刘雪莉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3,(2)
作者报告了116名低收入、营养不良孕妇的免疫状态.年龄为20~35岁(平均24.3岁),平均产次2.5,参与研究时孕期28~34周(平均31.8周),体重为45~55kg,孕期平均体重增加不大于5~6kg,这些妇女每天约摄入1,000~1,600Cal,每天摄入量:蛋白:30~40g/天,铁:10~15mg/天,叶酸盐100~150μg/天.参与研究前一月均无明显的急、慢性感染,未服补血药物.所有对象按血红蛋白(Hb)含量分为三组:Ⅰ组36例Hb<8g/l,Ⅱ组44例Hb在8.0~10.9g/l,Ⅲ组36例Hb≥11.0 相似文献
78.
花粉及其组分抗前列腺增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粉及其组分抗前列腺增生研究进展钱伯初刘雪莉花粉是含有丰富营养素和众多生理活性成分的天然产物。80年代以来,花粉营养药理学作用研究和作为保健品与药品的开发应用得到迅速发展〔1〕,其中尤以抗前列腺增生的药理作用与作用机理研究、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及临床...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