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0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186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0篇
  2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硝酸甘油治疗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一氧化氮 (NO)供体硝酸甘油与硫酸镁治疗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的作用。 方法通过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压、产程及母儿结局等指标来评价两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硝酸甘油治疗组降压效果比硫酸镁组迅速、确切 ,产程缩短 ;治疗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硝酸甘油在治疗临产后中、重度妊高征既能迅速降压又不抑制子宫收缩 ,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亦不增加产后出血发生率 ,且能减少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用于治疗妊高征是安全有效的 ,为妊高征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82.
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为子宫内膜癌体外实验提供研究材料。 方法: 将人子宫内膜癌手术标本移植于BALB/C(nu/nu)裸鼠皮下,成瘤后对移植瘤原代培养,进行传代。 结果: 建立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取名EAC,成功传代至51代.该细胞系生长快,稳定传代,形态学特征符合腺上皮恶性肿瘤细胞特征。染色体检查为超二倍体。雌孕激素受体检查阴性。P53、MDM2表达阴性。致瘤率100%,移植瘤病理学特征与原细胞系相似。 结论: 成功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为开展人类子宫内膜癌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了理想实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883.
 目的 体外研究尿胰蛋白酶抑制物对人膀胱癌T2 4细胞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达的影响 ,探讨UTI抑制膀胱肿瘤侵袭和转移的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检测不同量的UTI对体外培养的人移行细胞膀胱癌T2 4细胞uPA表达的影响。结果 免疫组化和RT PCR结果均表明 ,UTI能拮抗uPA的表达并呈负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UTI能有效抑制人膀胱癌T2 4细胞uPA的表达 ,为UTI抑制膀胱肿瘤侵袭和转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84.
p5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灿宇  刘继红  黄必军 《癌症》2004,23(Z1):1396-1399
背景与目的:p53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介导的p53降解.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p53基因多态性在广东妇女中的分布情况及了解不同p53基因型对宫颈癌发生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9月~2003年5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妇科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6例(病例组)及妇科良性肿瘤患者84例(对照组)的宫颈涂片,用PCR对由涂片中提取的DNA进行HPV DNA检测及p53多态性检测.结果:HPV DNA阳性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别为47.8%和20.2%.在病例组中,Arg/Arg、Pro/Pro和Arg/Pro基因型分别占56.5%、21.7%和21.7%;在对照组中,Arg/Arg、Pro/Pro和Arg/Pro基因型分别占71.4%、20.2%和8.3%.Arg/Arg(OR,0.520;95%CI,0.245~1.102)和Arg/Pro基因型(OR,1.095;95%CI,0.454~2.639)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Pro/Pro基因型在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OR,3.056;95%CI,1.076~8.678),但在HPV阳性妇女中,这种基因型分布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rg/Arg基因型可能不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而Pro/Pro基因型患者可能易患宫颈癌.  相似文献   
885.
2000-2004应用远红外乳腺透照仪检出妇女乳腺疾病2600例,年龄18—75岁。IX—H767型乳腺透照仪检查在暗室内进行,受检取坐位,上身稍前倾裸露双乳,光源探头置于乳房下,依次检查乳房四个象限以及乳头、乳晕。观察乳腺血管分布情况,灰影大小、形状、边缘,血管走行与灰影间的关系。检查结果:①乳腺癌4例,手检特点:肿块孤立、形状不规、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其中1例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图像特点:3例表现为中密度灰影,肿块边缘模糊,血管增粗,走行紊乱,其中1例血管进入阴影内中断;另1例因乳房较小且肿块位于乳尾部透照不理想;②乳腺纤维瘤78例,手检特点:肿块孤立,表面多光滑,活动度大,质硬;图像特点:  相似文献   
88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ER) 基因多态性表现的临床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 和酶切电泳技术, 检测33 例原发性子宫内膜癌石蜡包埋切片中ER 基因Pvu Ⅱ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 ,分析其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R 表达状态、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宫颈和血管受累情况,以及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ER 基因DNA 为220bp ,鉴别出三种ER 基因型。4 例为Pvu Ⅱ纯合子220bp 型;27 型为杂合子220/186bp 型,占82 % ;仅2 例为纯合子186bp 型。ER 基因的RFLP 与ER 表达及上述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 P > 0-05) 。结论:在子宫内膜癌中存在着ER 的Pvu Ⅱ基因多态性,并提示子宫内膜癌ER 基因为杂合子型者,肿瘤的病理组织学分化好,通常无血管及宫颈侵犯。  相似文献   
887.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 C E、 E P 化疗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1996 年1 月~1998 年10 月应用小细胞肺癌病人89 例,应用 C E、 E P、 T P 方案治疗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局限期37 例(416 % ) ,广泛期52 例(584 % ) 。初治19 例(663 % ) ,复治30 例(337 % ) 。化疗2 周以上者作疗效评价,89 例中有84 例可评价。全组总有效率( C R + P R) 762 % , 其中局限期、广泛期病例分别为895 % 、652 % ( P< 001) ,初、复治病例分别为831 % 、600 % ( P< 0025) 。 C E、 E P、 T P 各组疗效分别为707 % 、795 % 、75 % ( P> 01) 。结论:各组化疗方案对小细胞肺癌均有较高的缓解率,特别是局限期或初治病例,但前两组方案对广泛期或复治病例疗效较差。 Taxol 联合 D D P 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较高。  相似文献   
888.
结节性硬化(tuberoussclerosiscomplex,TSC)是一种少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常同时发生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 giomyolipoma,AML),而肾AML患者也有一部分伴有TSC。国内肾AML患者中伴TSC者仅占3.9%,远低于国外[1]。伴TSC的肾AML更具危险性,治疗也有所不同。我科10年来共收治肾AML患  相似文献   
889.
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探讨了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的凋亡异常和影响其凋亡的因素如凋亡基因和细胞因子等,并简要阐述了与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有关的信号转导途径,了解此方面内容的研究进展必将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和新药开发。  相似文献   
890.
正2018年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LACC研究)结果[1],因其得出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回顾性研究结果不同,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和热议。这项研究由美国顶级癌症治疗中心——MD安德森癌症中心牵头,全球共33家医疗机构参与,中国也有三家医疗机构参加其中,都是宫颈癌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开展比较好的三甲医院。从2008年6月至2017年6月共631名IA和IB1期宫颈癌患者入组并被随机分配到微创组(包括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下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