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83篇 |
免费 | 304篇 |
国内免费 | 12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儿科学 | 51篇 |
妇产科学 | 23篇 |
基础医学 | 165篇 |
口腔科学 | 58篇 |
临床医学 | 621篇 |
内科学 | 277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70篇 |
特种医学 | 100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237篇 |
综合类 | 1004篇 |
预防医学 | 470篇 |
眼科学 | 35篇 |
药学 | 409篇 |
11篇 | |
中国医学 | 451篇 |
肿瘤学 | 9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5篇 |
2023年 | 194篇 |
2022年 | 267篇 |
2021年 | 279篇 |
2020年 | 207篇 |
2019年 | 183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270篇 |
2013年 | 215篇 |
2012年 | 171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65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34篇 |
2006年 | 130篇 |
2005年 | 122篇 |
2004年 | 105篇 |
2003年 | 80篇 |
2002年 | 57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50篇 |
1999年 | 60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44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20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派特灵治疗中期妊娠妇女外阴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6例中期妊娠妇女外阴,肛周尖锐湿疣,给予派特灵外涂于疣体及周围2mm处,每日两次,连用4d,其疣体脱落愈合为一疗程,必要时重复治疗,待其完全脱落后,取派特灵1∶50稀释溶液敷原疣体部及周围10min,每日一次,连用2-3个月。结果派特灵1-4个疗程赘生物全部脱落。随访3-6个月,无1例复发。派特灵治疗中期妊娠妇女外阴部尖锐湿疣,能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构建介导小鼠B7-1 基因RNAi 的慢病毒载体,研究其对L929 细胞表面B7-1 分子表达的沉默效应。方法:从小鼠B7-1 基因编码区选择3 段RNA 干扰靶序列,制备转录双发夹RNA 的前体DNA,并克隆至慢病毒穿梭质粒,构建B7-1 的RNAi 慢病毒穿梭载体,测序鉴定。将重组质粒及辅助质粒共转染293T 细胞产生慢病毒,经超速离心获得浓缩慢病毒颗粒。通过测定293T 细胞GFP 表达水平确定病毒滴度,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效率以及对细胞表面B7-1 的干扰效率。病毒感染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及克隆培养获得小鼠B7-1 基因RNAi 慢病毒稳定感染的L929 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中GFP 及B7-1 分子表达的状况;将感染细胞与分离的小鼠脾脏T 细胞混合培养,分析B7-1 稳定沉默细胞刺激T 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成功了构建小鼠B7-1 基因RNA 干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获得了滴度达(3 ~ 5) 108 TU/ ml 的浓缩重组慢病毒,重组慢病毒可有效感染L929 细胞介导GFP 表达以及沉默其表面的B7-1。经筛选获得慢病毒稳定感染的L929 细胞,该细胞表面B7-1分子表达受到抑制,刺激T 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下降(P<0.05)。结论:构建了能够高效感染及沉默小鼠B7-1 分子的RNAi 慢病毒载体,该载体可稳定沉默L929 细胞表面B7-1 分子表达,抑制B7-1/ CD28 信号诱导的T 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探讨检测自身免疫性脑病(AE)患儿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36例AE患儿和23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中γδT细胞、CD3+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进行检测;同时分析AE患儿治疗前后的上述细胞变化情况.结果 AE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和CD3+淋巴细胞分别为17.54%±2.65%、66.57%±5.0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47%±2.39%,P<0.01,61.49%±3.87%,P<0.05);而CD4+/CD8+比值为1.05±0.27,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43±0.28,P<0.05).AE患儿治疗后γδT细胞为9.12%±3.24%,较治疗前17.54%±2.65%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67,P<0.01).结论 AE患儿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变化与病情有关,γδT细胞检测可作为AE治疗的一项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GⅡ-4型诺如病毒深圳分离株SZ2010422全基因组序列,了解其分子结构特点及进化特性.方法 根据New Orleans参考株全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分段扩增诺如病毒全基因组,经分子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衣壳区氨基酸位点分析.结果 GⅡ-4型诺如病毒深圳SZ2010422株病毒基因组全长7559 bp,病毒基因组分三个开放阅读框(ORFs),ORF1、ORF2及ORF3长度分别为5100 bp、1623 bp和807 bp,ORF1与ORF2之间有19个核苷酸重叠.深圳株SZ2010422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株GⅡ-4型New Orleans变异株同源性最高,全长同源性为99.3%,ORFI、ORF2、ORF3同源性分别为99.5%、99.2%和98.6%.根据系统进化分析,深圳SZ2010422株属于GⅡ-4 New Orleans变异株.通过对衣壳区氨基酸比对,New Orleans变异株位点变化情况为:aa310N或K→S,aa341D→N,aa359T→S,aa396H→P,aa460H→Y.结论 诺如病毒深圳株SZ2010422属于GⅡ-4型New Orleans变异株.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2017至2020年我国诺如病毒流行株GⅡ.4 Sydney[P31]基因型的基因组以及变异情况。方法:利用通用引物初步建立GⅡ组诺如病毒基因组扩增方法,扩增GⅡ.4 Sydney[P31]株基因组,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基因组测序,对GⅡ.4 Sydney[P31]株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和关键位点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念珠菌抗原对侵袭性念珠菌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4月至2019年9月本院诊治的怀疑为侵袭性念珠菌肺炎、侵袭性曲霉菌肺炎、非真菌感染病例253例,使用我们与军事医学研究院共同研发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检测血液中念珠菌抗原。结果本研究共测定临床血液标本253例,其中诊断为侵袭性肺念珠菌感染的有30例,非真菌感染患者213例,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10例。胶体金法检测念珠菌的灵敏度为87%,特异性为93%,阳性预测值为63%,阴性预测值为98%。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于侵袭性肺念珠菌肺炎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且具有快速、方便等特点,能够用于临床念珠菌肺炎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9.
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多态性与心肌梗塞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572C/G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易感性的关系、对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初步对该位点基因变异进行功能性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32例MI患者和260名正常对照者IL6基因-572C/G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观察了该基因多态性对冠脉病变程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产生IL6能力的影响。结果中国汉族人群存在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两组人群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I组CG+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息MI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1.68倍(95%CI:1.17—2.41,P〈0.01);-572C/G多态性在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携带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24h PBMC产生IL6的能力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IL6基因-572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MI的易感因子,这可能与携带该等位基因的人群存在IL6水平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研究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Posteriorchamberintraocularlens,PC IOL)术后体液免疫反应 (HI)的变化 ,探讨人工晶体与体液免疫反应变化及术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家兔 4 8只 ,随机分为A、B 2组 ,每组 2 4只。A组行右眼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B组行右眼透明晶体超声乳化吸除。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 7、14、2 1、2 8、35天采血测定IgG、IgM、CH50 、C3、Circulatingimmunecomplex (CIC) ,并观察临床指征———睫状充血、房水浑浊程度的变化。结果 A、B 2组术后IgG、IgM、CIC均升高 ,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H50 、C3均降低 ,2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A组术后眼内反应明显较B组重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人工晶体 (PMMA)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眼内植入安全。术后早期眼内炎症主要是由人工晶体异物性刺激及手术机械性损伤引起 ,HI的变化可能与迟发性葡萄膜炎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