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肢体淋巴水肿MR淋巴造影与病理对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肢体水肿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MR淋巴造影影像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探讨MR淋巴造影在肢体淋巴水肿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用改良的Danese手术方法在13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肢一侧形成淋巴水肿模型,另一侧作为对照。在每只大白兔双侧后肢足背部趾蹼处注射0.2ml欧乃影,于淋巴水肿演变过程的不同时期进行三维MR淋巴造影。取肢体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MR淋巴造影能准确地确定淋巴管阻塞的部位,反映淋巴管形态、功能的状况。肢体淋巴水肿的不同时期,由于其病理基础不同,产生不同的MR淋巴造影表现。结论间质MR淋巴造影可以在解剖背景下敏感而又可靠地显示各期肢体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22.
23.
24.
IVIMMRI评估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使用IVIMMRI研究宫颈癌的组织学特性,并探讨IVIMMRI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经病理证实为中晚期(≥Ⅱb期)宫颈癌患者分别于放化疗前、治疗后2周、4周及结束时行盆腔MRI扫描,包括T2WI、IVIM (14个b值,范围0~1 000 s/mm2)及T1增强扫描。IVIMMRI数据使用双指数模型分析获得纯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使用单指数模型测量ADC值。分别测量各检查点肿瘤IVIMMRI相关参数,分析其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治疗结束时比治疗前ADC值、D值、f值均下降,分别为0.96×10-3 mm2/s∶1.77×10-3 mm2/s (P=0.000)、0.76×10-3 mm2/s∶1.34±0.12×10-3 mm2/s (P=0.000)、0.14%∶0.24%(P=0.012);治疗后第2周3个参数值明显升高(所有P=0.000),一直持续至治疗结束。D*值在治疗结束时呈下降趋势。结论 IVIMMRI可以监测宫颈癌放化疗过程中动态变化,并可早期反应其变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增强cT与含弥散加权成像(DWI)的磁共振(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间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的41例胃癌患者,术前分别予增强CT和MR检查(包含DWI、T2WI和动态增强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癌灶进行检测和T分期.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与MR的T分期准确率以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含DWI的MR对胃癌患者总体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8%(36/41),明显高于增强cT65.9%(27/41)的诊断准确率(P=0.004)。MR诊断的观察者问一致性(Kappa=O.813)优于增强cT诊断(Kappa=0.603)。结论含DWI的MR成像对胃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增强CT显著提高,有望于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6.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手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首选治疗方式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0~31%,常规切除的淋巴结中90%并无肿瘤转移[1].  相似文献   
27.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手术是早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首选治疗方式是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早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率为0~31%,常规切除的淋巴结中90%并无肿瘤转移[1].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兔放射性骨损伤模型,动态观察受照射骨髓的影像学变化,探讨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对放射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用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6只制作下肢放射性骨损伤模型,采用直线加速器X射线30 Gy体外单侧单次照射兔后肢全长,于照射后1、2、4、6、8、12、18周行宝石能谱CT扫描.采用物质分离技术定量测定髓腔内脂质及水含量,定期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兔股骨及胫骨上段照射后1周髓腔内脂含量显著升高,2~4周逐步下降,4~8周趋于平稳,8~18周呈显著升高趋势.相应地,髓腔内水含量第1周显著下降,第2周明显升高,2~12周趋于平稳,稍有下降,12~18周后呈逐步下降趋势.能谱CT测量结果与病理学表现相吻合.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兔放射性骨损伤模型,CT能谱成像能够定量测定髓腔内脂水含量,可用于放射性骨损伤的早期监测及随访.  相似文献   
29.
MRI对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MRI对侵袭性纤维瘤病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及术中所见,并对4例大体病理标本进行组织大切片和特殊染色.结果:T1WI呈等信号5例,稍低信号6例,T2WI均呈稍高信号,内见星芒状、条索状低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边界不清10例,边缘呈爪状生长;边缘清晰1例,可见假包膜.术中见7例与邻近血管粘连,4例累及邻近神经.结论:侵袭性纤维瘤病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MRI可反映侵袭性纤维瘤病的组织学特点,并能显示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可作为诊断侵袭性纤维瘤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