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46篇 |
内科学 | 13篇 |
外科学 | 5篇 |
综合类 | 22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4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索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 ( RRAL)的治疗。方法 :应用米托蒽醌 ( 3 d)和 VP1 6( 5 d)再诱导治疗 RRAL 2 7例 ,在化疗的第 7天 ,根据原始细胞下降指数 ,决定是否再增加米托蒽醌。结果 :15 / 2 7例 CR,CRR5 5 .6% ;6/ 2 7例 PR,占 2 2 .2 % ,总有效率 77.8%。CR的 15例中 ,一疗程 CRR占 93 .3 %。结论 :以米托蒽醌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 RRAL副作用轻 ,对 M3 复发者仍有效 ,是值得采纳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92.
出血是任何手术和有创检查术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外科手术的异常出血发生率为0.05%~12%。现今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为有效地预防或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异常出血,已常规在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出血风险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有部分患者因检测出止血功能异常而在术前得以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93.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而急性白血病的肺部病变在临床是经常遇见的。这些病变可以是其恶性疾病本身在肺部引起的浸润;也可以在疾病的进展和治疗过程(特别是抗白血病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中,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而产生其它继发病变;或者由于细胞毒药物对肺部的直接损害。它们往往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有时甚至可以成为患者致死原因。现报道2例已达完全缓解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因其肺部病变的存在,突然大咯血窒息死亡。并就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94.
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Ⅵ)作为血小板胶原受体,主要参与血小板与胶原粘附后的信号转导和血小板活化过程,并最终引起血小板聚集和促凝活性表达。GPVI的研究已受重视并有望成为抗栓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就GPⅥ有关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L)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方法:对我院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557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18例,女239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8.45±8.63岁。结果:各组手术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0),MPCNL组手术时间66.45±12.23 min最长,URL组35.60±8.96 min和ESWL组32.36±7.31 min较短,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86);MPCNL术成功率97.79%(311/318),手术后1周内结石清除率88.42%(275/311),术后1-2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97.10%(302/311);URL术成功率85.95%(153/178),URL手术后1周内结石清除率74.50%(114/153),术后1-2个月复查结石清除率为82.35%(126/153);ESWL术成功率83.72%(72/86),术后1周内结石清除率16.66%(12/72),术后1-2个月结石清除率为50.00%(36/72);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MPCNL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00,P=0.000),URL和ESWL无统计学差异(P=0.318)。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取石成功率高,结石残留率低,URL成功率较低,结石残留率高,ESWL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但对于较大及复杂性结石疗效较差,MPCNL明显优于URL和ESWL,有条件医院应作为首选,对于位置偏低比较固定的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考虑URL,对于单发结石(直径小于1.5cm),或多个小结石可以尝试ESWL。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比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URL)与微创经皮肾经取石(MPCN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二科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16例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URL组与MPCNL组,每组58例,分别给予URL与MPCNL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6.21±12.34) min vs (47.13±11.96) min]及术中出血量[(7.72±2.71) mL vs (8.42±2.66)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27.6%(16/58)和82.8%(48/58),均显著低于MPCNL组的96.6%和10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URL组与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3/58)和6.9%(4/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CNL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治疗中能获得更高的结石清除率,可作为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7.
急性白血病血浆GMP—140和vWF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法测定3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发现,初治和复发患者血浆GMP-140、vWF浓度较正常对照显著升高,完全缓解后明显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浆GMP-140与vWF浓度地显著正相关,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与血浆GMP-140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结果提示,急性白血病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8.
CD(45)单抗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CD(45)设门在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方法:采用CD(45)单抗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对32名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及5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的细胞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淋巴细胞门内,正常对照组相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组CD(45)-FITC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平均荧光道数值分别为(±s):(99.1±0.5)%对(85.2±4.3)%(P<0.05)和31.66±8.47对2.46±1.07(P<0.001);CD45-PE为(99.3±0.7)%对(90.2±6.6)%(P<0.05)和106.99±25.94对13.86±9.51(P<0.001)。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原始幼稚细胞与外周血白细胞1:1000混合稀释后,CD(45)/SSC参数图上,可清楚地对原始幼稚细胞设门。结论:利用CD45设门方法,能简单、快速、准确地识别混在外周血中的少量原始幼稚细胞,敏感度高达10-3。 相似文献
99.
本研究应用快速而敏感的ELISA法检测血友病A患者血浆抗因子Ⅷ同种抗体,并探讨其与因子ⅧC区的关系.收集140例血友病A患者样本,其中重型(FⅧ∶C<1%)84例,中型(FⅧ∶C 1-5%)34例,轻型(FⅧ∶C>5%)22例;患者均已经过因子Ⅷ替代治疗.正常对照样本80例.以本室制备的抗因子Ⅷ单克隆抗体包被酶标板,封闭后加入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洗涤后加入待测稀释血浆,再次洗涤后加入HRP标记的羊抗人IgG,OPD显色,记录A490,以正常人血浆为对照,样本A490大于正常人对照3 SD定义为因子Ⅷ抗体阳性.以抗His抗体包被酶标板,封闭后加入本室制备的rFⅧ-C1C2区蛋白,洗涤后加入待测稀释血浆,再次洗涤后加入HRP标记的羊抗人IgG,OPD显色,记录A490,以正常人血浆为对照,样本A490大于正常人对照3 SD定义阳性.结果表明,通过ELISA法检测,56例(40%)血友病A患者血浆抗因子Ⅷ同种抗体阳性,其中46例(82.1%)因子Ⅷ同种抗体阳性的血浆样本中存在与因子ⅧC1C2结合的同种抗体.结论:因子ⅧC功能区是中国血友病A患者因子Ⅷ同种抗体的主要结合部位之一.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确诊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7年7月至2015年7月于解放军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522例ITP患者中,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感染组(n=47);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年内继发与未继发感染者例数比为1∶1.4的比例,抽取诊断后1年内未继发感染的67例ITP患者纳入非感染组(n=67).将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及临床经验,将相关临床指标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影响因素对ITP患者1年内继发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①2组ITP患者年龄、合并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9、x2=11.400;P<0.001).②感染组ITP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为(1.5±0.2)×109/L,低于非感染组的(1.6±0.1)×109/L,而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分别为(19.6±5.1)mg/L和(286.6±15.7)U/L,均高于非感染组的(4.0±2.1)mg/L和(232.3±11.8)U/L,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t=-0.369、2.792和2.828,P<0.05).③感染组接受脾切除、利妥昔单抗治疗患者分别为7例和4例,高于非感染组的1例和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603、5.909,P<0.05).④2组ITP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57,P=0.016).⑤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74,95%CI:1.025~1.125),LDH水平(OR=1.021,95%CI:1.006~1.035),脾切除(OR=12.423,95%CI:1.252~123.245)是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LC(OR=0.051,95%CI:0.011~0.243)是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⑥ROC分析结果示: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最佳年龄界值为47.5岁,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其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6%和61.2%;最佳ALC临界值为0.957×109/L,AUC为0.631,其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85.1%和46.8%;最佳LDH临界值为183.5 U/L,AUC为0.673,其预测ITP患者继发感染的特异度、敏感度分别为35.1%和92.9%.结论 年龄、LDH水平及脾切除是ITP患者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ALC是ITP患者诊断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上述因素均可较好地预测ITP患者确诊后1年内继发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