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1篇 |
免费 | 12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61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14篇 |
综合类 | 55篇 |
预防医学 | 20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2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4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8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52.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血管抑制因子Vasostatin对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bFGF刺激增殖,体外培养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至4代,分别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并采用MTT法、^3H-TdR法检测2、4、6d时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对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是否诱导细胞凋亡进行了探讨。结果 MTT法、^3H-TdR两种方法均显示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以质量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bFGF刺激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加入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后,G0/G1期无明显的亚二倍体核形峰出现,其不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细胞增殖的。结论 重组人Vasostatin蛋白在体外具有抑制bF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血管新生抑制剂。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分析2010年中文核心期刊医院健康教育文献,来了解我国目前医院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状况,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医院健康教育文献的研究内容和评价指标。结果 43.8%进行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82.5%叙述了健康教育的内容,73.7%进行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各种研究选用一种或多种指标进行评价,选用的较多的评价指标是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疾病的疗效指标以及对健康教育服务的满意度。结论各级医院已可以针对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或其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并且更加注重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但评价指标较局限,且缺乏统一标准,因此应尽快建立科学的、综合性的医院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4.
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早期诊断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日本血吸虫童虫早期诊断抗原及其表位.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可溶性童虫抗原(SSA),经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后分别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后10、21、42天兔血清进行酶联免疫印迹试验(EITB),筛选出能被早期感染血清所识别的抗原组分.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21天血清从噬菌体12随机肽库中筛选、富集、纯化、扩增与早期感染兔血清有高亲和力的噬菌体克隆,经动物实验初步评估其对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早期诊断效果.结果SDS-PAGE显示SSA的总条带数多于可溶性成虫抗原(SAWA),但大多为共同抗原.EITB结果显示SSA共出现12条早期反应抗原带,其中97 kDa和47 kDa抗原分子只能被感染后10天兔血清特异性识别;SAWA仅出现7条反应带,未显示只能被感染后10天兔血清识别的期特异性抗原分子.挑选出3个与感染后21天兔血清具有高亲和力的单克隆噬菌体,混合后分别用于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10、21 d鼠血清中IgG特异性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8%和64.4%.结论SSA中的97 kDa和44 kDa抗原分子及3个噬菌体随机12肽抗原模拟表位可能具有日本血吸虫感染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5.
本文总结了该院10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211例的经验,非手术、手术组的死亡率分别为4.54%、3.96%。其中44例进行急诊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成功率为90.9%,8例同时作置管外引流术,均于6小时内纠正休克。讨论中对图像诊断的分类方法以及非手术与手术治疗适应症的选择和时机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6.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近年来免疫治疗的应用极大改善了NSCLC的预后,但NSCLC的治疗依然存在巨大挑战。免疫微环境在NSCLC发展、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高分辨率分析,在揭示免疫微环境中的细胞类型、细胞演变轨迹、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间相互调节中有重要价值。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有望发现更多有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在NSCLC免疫微环境中的重要研究及最新成果,旨在探讨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NSCLC免疫微环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对比分析三种方法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0例流产不全伴有少量阴道出血的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激素组(口服激素)、微管组(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吸宫)及传统组(用传统金属器械行刮宫术),比较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情况及治疗后并发症。结果激素组患者治疗后7d、14d、21d、28d子宫内膜厚于微管组和传统组,阴道出血时间和月经复潮时间显著短于微管组和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患者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治疗人工流产不全是一种安全的、完全流产成功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