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089篇 |
免费 | 1240篇 |
国内免费 | 7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8篇 |
儿科学 | 396篇 |
妇产科学 | 157篇 |
基础医学 | 1146篇 |
口腔科学 | 345篇 |
临床医学 | 3620篇 |
内科学 | 1709篇 |
皮肤病学 | 155篇 |
神经病学 | 470篇 |
特种医学 | 79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0篇 |
外科学 | 1783篇 |
综合类 | 7190篇 |
预防医学 | 2816篇 |
眼科学 | 292篇 |
药学 | 2634篇 |
52篇 | |
中国医学 | 2494篇 |
肿瘤学 | 8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516篇 |
2022年 | 551篇 |
2021年 | 691篇 |
2020年 | 515篇 |
2019年 | 489篇 |
2018年 | 583篇 |
2017年 | 328篇 |
2016年 | 442篇 |
2015年 | 500篇 |
2014年 | 1322篇 |
2013年 | 959篇 |
2012年 | 1003篇 |
2011年 | 1144篇 |
2010年 | 1087篇 |
2009年 | 1163篇 |
2008年 | 1097篇 |
2007年 | 1160篇 |
2006年 | 1087篇 |
2005年 | 1176篇 |
2004年 | 1071篇 |
2003年 | 1005篇 |
2002年 | 728篇 |
2001年 | 790篇 |
2000年 | 760篇 |
1999年 | 821篇 |
1998年 | 749篇 |
1997年 | 782篇 |
1996年 | 683篇 |
1995年 | 624篇 |
1994年 | 529篇 |
1993年 | 410篇 |
1992年 | 355篇 |
1991年 | 361篇 |
1990年 | 287篇 |
1989年 | 243篇 |
1988年 | 143篇 |
1987年 | 116篇 |
1986年 | 104篇 |
1985年 | 100篇 |
1984年 | 90篇 |
1983年 | 96篇 |
1982年 | 71篇 |
1981年 | 45篇 |
1980年 | 38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4篇 |
1963年 | 11篇 |
1959年 | 15篇 |
1958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ADC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扩散成像及ADC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肝脏占位性病变96例均进行MRI常规扫描及DWI,测出ADC值.以恶性肿瘤ADC值单侧上界的95%可信区间为界限判断肿瘤的良恶性,进行分析.结果 肝囊肿和血管瘤ADC值均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转移瘤(P<0.01),以ADC=1.83×10-3mm2/s为标准,大于1.83为良性,小于1.83为恶性.结论 MR扩散成像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实验中于骨科选择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52例,经诊断后均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同时采取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配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前者应用西医疗法,后者则需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其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探讨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后上肢痉挛和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364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1例)和康复组(183例),康复组接受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床旁康复介入、恢复期在康复专科病房进行、后期定期康复家访指导;对照组未接受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仅予以康复指导,并定期随访。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1、3和6个月时,对2组患者患侧上肢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上肢部分)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入组时,对照组和康复组患者肌肉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22.7%和23.5%;入组后6个月,对照组和康复组痉挛发生率分别为59.7%和43.2%,且对照组处于MAS 1+级和2级患者数量(50/181)明显高于康复组(25/183)。无论在哪个阶段,2组MAS 0级患者数量均占很大比例。入组后6个月,2组患者的MAS分布和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明显提高(P<0.01);入组后1、3和6个月时,康复组Fugl-Meyer评分分别为(24.71±19.80)、(39.83±19.50)和(48.87±18.25)分,对照组分别为(17.13±16.46)、(24.87±18.36)和(30.68±19.41)分,康复组各时间点评分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 结论规范的三级康复治疗有助于减轻脑出血后患者的上肢痉挛程度和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84.
患者男,26岁。以肝硬化、腹水入内科病房,并因阴囊皮肤溃疡请皮肤科会诊。追问病史,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呕吐,伴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曾在当地医院做肝CT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腹水,抽出腹水2000mL后转入我院。既往间歇性口腔粘膜溃疡3年,阴囊皮肤溃疡1年,并于4个月前出现不规则低热,未曾诊治。入我院以来,每次静脉输液后,于穿刺部位出现红色丘疹。体检:神清,消瘦,精神萎糜,语言无力,活动受限。眼科检查无异常。腹部明显膨隆,肝剑下4.5cm、助下2.8cm,腹水征阳性,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皮肤科检查:口腔粘膜见少… 相似文献
985.
目的探讨颞肌下、颞肌外钛网修补额颞部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额颞部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这32例颅骨缺损口才中,采用颞肌下钛网修补术20例、颞肌外钛网修补术12例。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颞肌下组分别为(2.0±0.3)h、(170±40)ml和15.0%(3/20),颞肌外修补组则分别为(1.5±0.2)h、(80±30)ml和83.3%(10/12);两两相较,均相差显著(P<0.05)。结论额颞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颞肌下钛网修补术优于颞肌外钛网修补术。 相似文献
986.
目的 探讨择期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07年12月至2015年12月择期开颅手术的2 000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0例。随机抽取同期择期开颅手术后无颅内感染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脑脊液漏、术后置管保留时间≥3 d、手术持续时间≥4 h、颅后窝手术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择期开颅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置管保留时间长、手术持续时间长以及颅后窝手术的病人,应注意防治术后发生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使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及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的精神症状调查问卷,共收集135例"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患者,并根据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是否与心境相协调进一步分成两组(非典型组59例和典型组76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的异同。结果在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中,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占43.7%、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占56.3%,非典型躁狂发作在起病形式、病程特点、病前社会功能、病前性格、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与典型躁狂发作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典型组在起病形式上以急性起病者居多,病程多表现为间歇性病程,病前社会功能良好,性格以外向者居多,多以情感症状为首发症状及近期疗效相对较好。结论伴有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典型躁狂发作和伴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的非典型躁狂发作在临床上均极为常见,非典型躁狂发作为躁狂发作的一个特殊的亚型,我们应对其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988.
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附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89.
目的:研究全蝎醇提物(Ethanol Extracts of Scorpion,EES)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持续状态(Lithium chloride-pilocarpine-induced status epilepticus,LiCl-Pilo SE)模型鼠SE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156只大鼠除6只为正常对照外,其余均建立LiCl-Pilo SE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丙戊酸钠(VPA)干预组(30只)和EES低(EESL,30只)、中(EESM,30只)和高(EESH,30只)干预组,各组再分为SE后6h、24h、48h、72h和7d 5个亚组,每亚组6只。使用TUNEL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各亚组海马TUNEL阳性细胞及caspase-3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正常大鼠海马未见TUNEL阳性细胞,但可见极少量的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SE后6h各组致痫大鼠海马均可见部分TUNEL阳性细胞和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出现,主要分布在CA1区和CA3区,其中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72h达高峰,而VPA、EESM和EESH干预组高峰提前到SE后48h,各组caspase-3阳性表达细胞均于SE后48h达高峰。经VPA和EES干预后各观察时点TUNEL和caspase-3阳性细胞数除EESL组个别时点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均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其中VPA与EESH组减少最多,EESM组次之,EESL组减少最少,而VPA与EESH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ES能防止 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并呈明显量-效关系,高剂量效果好。对Caspase-3表达的抑制可能是EES抗SE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0.
脑梗死相关白质疏松患者磁共振波谱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表现特点,以及白质疏松的磁共振波谱与认知功能的关系,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识别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1例脑梗死伴白质疏松患者及21例非白质疏松者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画钟试验测试、Fuld物体记忆测验(FOM)、快速词汇测验(RVR)及WAIS数字广度测验;同时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及双侧额叶白质的磁共振波谱(MRS)检查,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及胆碱(Cho)的浓度。分析白质疏松的MRS表现特点及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重度脑白质疏松组Cho/Cr值明显高于无、轻及中度疏松组;Cho/Cr值与白质疏松程度呈正相关;左侧额叶白质NAA/Cr值与MMSE评分及画钟试验评分正相关;右侧Cho/Cr值与WAIS数字广度测验评分负相关。结论双侧额叶白质区MRS改变主要为Cho/Cr值升高,并且与白质疏松程度正相关。血管性认知障碍与双额叶白质区神经纤维损害不一定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